心理學:一個人有沒有本事,看這三點就夠了,你是哪種?
心理學:一個人有沒有本事,看這三點就夠了,你是哪種?
1,做事是否坦蕩。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本質雖說的是君子與小人,但表現的最大不同是狀態和神情。與人交往,狀態和神情在很大程度上,比你的語言更讓人信服。
所以與人交往,察言、察語都不如觀察觀其神態。語言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刻畫準備之後的表達,背後的真實想法,需要細微的觀察才能有所發現。
出自《華胥引》的一句話:「有時候,我們需要用些文雅的語言來掩飾些禽獸的想法,好叫他人無法拒絕。」
2,做人是否孝順。
魯迅曾說:「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關於孝順,不止是金錢的付出和長期的陪伴,還有言語間的神態,能否做到尊敬,才是內心對父母真正的愛。
《論語》寫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做到有耐心,你還指望對毫無關係的你有耐心嗎?一個對父母都不真心的人,更何況對外人。父母的生養,便是子女一生要還的恩,所以與人交往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孝順。
一個有孝心的人,內心才能真正有愛,才能對其他人感同身受,才能體會什麼是「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什麼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能否遵守承諾。
《詩》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最初的愛情都是美好的,面對美好的愛情愛情、面對心愛的人,總想給對方最好的未來,便脫口而出,做出承諾。
對於最初的承諾,也許只是對方發出的一種感慨,也許是當時的一種心情,卻不表示一定要做到,所以姑娘們,一定不能當真,一旦你當真的,日後便只有失望和悔恨。對愛人的失望,對自己無知的悔恨。
其實,對方在開始時做出的承諾,也並不是一種欺騙,在當時的情況下確實是想做到,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愛情在變淡,慢慢沒有當初的衝動,但留下的,確實需要更多用心經營的生活的溫暖。
如果只抱著當時的承諾不放,傷害的不僅是自己,更是破壞了當初的真心,何必呢!放開過去的承諾,放下將來可能出現的危機,唯有當下的生活,是真實存在的;唯有當下的行動,是可以決定未來,甚至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機會。
《青慕集》說:「愛情,太認真就容易輸,不認真又難成功。這樣的度真的很難拿捏平衡」,但是如果能把握好自己的生活,在愛情里,永遠擁有初見的魅力,又何曾懼怕失敗。愛情來或不來,都不要丟了曾經的自己。不然真的變成了「對愛太認真,被人玩到深。」
※人到五十,這四個習慣不能有,最影響福報!
※做人要明白:一個人,能做到這四「斷」,方能事業有成,人生順利
TAG:青衫小紳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