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明朝滅亡都是哥倫布的錯?

明朝滅亡都是哥倫布的錯?

距今近400年前,在我國歷史上曾經輝煌一時的明朝滅亡了。滅亡的原因眾說紛紜,眾多歷史學家將原因歸結於政治腐敗、吏治黑暗、軍事失利等。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明朝滅亡的原因可能是當時極冷的自然環境,即小冰河期。

而造成明末小冰河期的原因很可能與哥倫布有關。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導致傳染病在美洲大陸肆虐和美洲人口急劇下降,改變了當地的生態系統,使得全球二氧化碳濃度降低了,由此,全球平均溫度也降低了,其結果就是15世紀開始的小冰期。這個小冰期造成全球範圍內的大饑荒,李自成等人很可能就是因為這個揭竿而起,然後明朝就亡了。

接下來,就讓我們了解一下哥倫布引發的這場蝴蝶效應。

人口下降引發的次生演替

1.5萬年至2萬年前,東亞和北歐亞人(印第安人的祖先)最早到達了北美,除了狩獵外,他們也逐漸開始發展農業和城鎮,很多大型、複雜的文明出現在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進一步增加了人口密度。據推測,在1492年前,即哥倫布到達美洲之前,這裡生活著約6千萬人。

歷史學家及考古學家們通過史料和實地考察、航空攝影和遙感技術等方法發現,哥倫布到達前,美洲土地的利用方式多種多樣。例如,在加勒比海的大多數島嶼上,人們在山坡上以類似梯田的方式種植著甘薯、木薯和玉米等作物;居住在今墨西哥地區的人們利用結構精細的灌溉系統種植各類果蔬作物,同時瑪雅人採用刀耕火種(播種前伐去林木,燒去野草,以灰肥田)的農業方式。中美洲和亞馬遜地區也有各種各樣的土地利用方式。當時,整個美洲的人均耕地面積約為1.04公頃。

然而這樣和諧的農耕生活卻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在歐洲人到達美洲後的幾十年里,土著人口出現大幅下降。導致人口下降的原因除了戰爭與屠殺,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病原體。原住民以前完全沒有接觸過這些病菌,它們主要來自於歐洲的馴養家畜,因此原住民對於天花、麻疹、黑死病、瘧疾、白喉等毫無抵抗力。據估計,17世紀末,大約90%以上的原住民死於非命。

人口的大量減少導致農業活動減少,大量的耕地無人使用,因此,在荒廢的土地上,一些植物漸漸長成草原至成為一整片森林。隨著時間的推移,近5600萬公頃的荒廢土地上的生物量逐漸地增加,植株吸收了大量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些植物還有與根系共生的真菌,這些真菌會將來自植物光合作用產物的碳直接轉運到土壤中封存起來,增加了土壤的碳儲量。

二氧化碳下降觸發小冰河期

據推測,16世紀初至17世紀末期間,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下降了百萬分之7至百萬分之10,這相當於陸地表面的碳儲量增加了14.8至21.2億噸。由於二氧化碳吸收地面紅外線長波輻射,阻止和減少地表的熱量損失,對地面起保溫的作用,所以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降低,保溫作用就會減弱,造成氣候變冷。故隨著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帶來氣候的變化,造成了當時的世界各個地區都動蕩不安。

在小冰河期,全球的平均氣溫都降低了,夏天會變得更加乾旱,冬天則奇寒無比,據說那個時候,就連海南島都曾出現過三天的大雪。明末清初的《閱世編》、《庸閑齋筆記》,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災異志》等文獻中也提到了上海、福建、廣東等地區狂降暴雪的現象。而氣溫下降帶來的乾旱,造成了糧食減產,長期饑荒造成了明朝戰亂擴大,並最終走向滅亡。實際上,清朝初期仍處在小冰河期中,不過18世紀,地球漸漸回暖,小冰河期漸漸結束,才有了後來康乾盛世的基礎。

而在同一時期的歐洲,貫穿了16世紀和17世紀的歐洲大饑荒引發各國對於資源的爭奪,歐洲也戰火不斷,於1618年至1648年爆發了三十年戰爭(由神聖羅馬帝國內戰演變而成的一次大規模的歐洲混戰)。荷蘭通過三十年戰爭徹底擺脫了西班牙的控制,壟斷了東南亞的黃金水道,成為了西方列強競相學習的榜樣。歐洲國家不再依附於農業,而是通過海外擴張和商業貿易解決問題。在這期間,由於大饑荒,傳統的農耕模式無法養活足夠多的人口,英國新的資本集中式生產得到充分的發展。

總而言之,小冰河期饑荒為歐洲帶去了戰爭、大規模人口死亡,但也引發了歐洲古典時期向近代的變革,帶來了新的生產關係和擴張的動力。

誰知道這一切都來源於那個叫做哥倫布的義大利人呢!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不是西方資本主義的興起,各國開始經濟競賽,西班牙王室資助哥倫布的探險計劃,可能也不會有後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當我們回溯歷史,所有的事情其實都是環環相扣的。

正如一隻南美洲熱帶雨林中的蝴蝶扇動翅膀會在兩周後引發德克薩斯的一場龍捲風一樣,今天你所做的事情也許會對未來產生很大的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癌症和一般疾病有何不同?聽聽斯坦福科學家怎麼說
用什麼新的眼光來審視小農經濟?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