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並國17,服國38,晉獻公被稱為春秋霸主,為何獨獨打不贏秦國

並國17,服國38,晉獻公被稱為春秋霸主,為何獨獨打不贏秦國

春秋時期,晉國本來並不是什麼強國,軍隊戰鬥力也不強。直到晉獻公繼位。晉獻公治國本領很強,同時知人善用,任用了一大批賢臣。因此晉國發展日新月異,經濟和軍事發展迅速。在軍隊強大以後,晉獻公開始了他的征伐之旅,先後征服大小國家17個,讓38個國家臣服於他,晉國也成為了數一數二的強國。

在順利消滅這些國家之後,晉國又去攻打秦國。兵強馬壯的晉國,原以為會和之前一樣順利,但沒想到這場戰爭足足打了12年,卻還是無法將秦國吞併,甚至連秦國的一塊土地都沒有佔領。當時兩國的差距還時很大的,很難想像12年的時間都沒有擊敗秦國。

這段歷史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晉國這樣的龐然大物為什麼拿秦國毫無辦法呢?後來歷史學家經過分析給出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當時的秦王秦宣公是個明主,知道自己國力不強,一直選擇隱忍,在外交上也是能忍則忍,為秦國謀求了幾十年的和平時間休養生息。第二,秦國百姓面對晉國的入侵異常的團結,對得寸進尺的晉國抗擊熱情高漲,本就是為了自己的國家而戰,比起侵略方的晉國當然更加同仇敵愾。秦宣公也是御駕親征,給晉國迎頭痛擊。第三,秦國本就是以牧馬為生,而且經常與少數民族作戰,女人小孩都能上馬作戰,異常英勇彪悍。在與晉國交手過後獲得了「虎狼之師」的稱號。

在12年戰爭之後,最終以兩家聯姻,結成秦晉之好結束。秦國原本只是個封閉發張不問世事的小國,在此戰後也有了充分的信心,開始加入春秋爭霸的隊伍中去,隨著秦國一代代明君的苦心經營,才有了秦始皇時期的豐厚家底,才能最終統一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白人 的精彩文章:

TAG:明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