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發現一封遺書,內容重塑歷史:唐玄宗才是毀滅盛唐的罪魁禍首
公元755年12月16日,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突然發動叛變。20萬河北鐵騎橫掃中原,攻克二京,唐玄宗被迫逃亡蜀地。最終,這場可怕的叛亂持續了八年,給中國帶來了極大的破壞,給人民造成了令人瞠目結舌的死傷。即使叛亂平定,河北藩鎮也猶如一顆毒瘤,困擾了中國長達數百年。由此安史之亂,也被學者們稱為華夏古文明的轉折點,標誌著中國封建文明從鼎盛轉向了衰落。
安史之亂之前,唐朝正處於鼎盛時期,無論是經濟、人口還是軍事,都達到了難以超越的頂峰。然而兵多將廣、國土廣大的大唐,為何會慘敗於區區20萬河北叛軍之手?這是一個十分值得探討的問題。
上個世紀,甘肅敦煌發現一批珍貴的文書。由於當時正值晚清,清政府完全意識不到這些文書的價值,導致大量國寶級的文字資料流失海外。其中有一大批流入法國,藏於巴黎國立圖書館之中。
其中,一封早已失傳的遺書引起了學者們的深切注意,它便是《封常清謝死表聞》。這篇文章補全了天寶末年安史之亂的歷史,也有助於讓我們明瞭,為何人數佔據優勢的唐軍,會敗給安祿山的三鎮雄兵。
封常清,蒲州猗氏( 今山西省臨猗縣) 人,唐朝名將,他識文斷字且頗有智謀,成為安西節度使——夫蒙靈察的一員幹將。
不久後,封常清又投到安西副節度使——高仙芝門下,成為他的一員侍從。其後,封常清跟隨高仙芝在西域南征北戰,屢立功勞。他逐漸由一員小小的稗將,升格為獨當一面的節度使。老上司高仙芝轉任河西節度使後,封常清繼任為西域節度使,並獨自出征大勃律,獲得了巨大勝利。
安史之亂時,朝廷緊急向西域、河西求援,於是封常清和高仙芝遂率安西、河西精銳趕赴京師,抵抗安祿山的進攻。由於軍隊人數不足,封常清在洛陽緊急徵集了6萬士兵。然而這些士兵不過是一些從沒經過戰場考驗的市民,根本不是安祿山河北鐵騎的對手。最終,封常清擋不住叛軍的進攻,洛陽就此丟失。
封常清殘軍與高仙芝部會師後,立即決定退保潼關,畢竟叛軍士氣正盛、鋒銳難當。從當時局勢來看,這一決策是相當合理與明智的。當時,安祿山的叛軍雖然屢戰屢勝,但所面臨的局勢卻不容樂觀。
首先,安祿山的大本營——河北非常不穩,親唐的地方守吏在顏真卿兄弟的帶領下,不斷與叛軍血戰;其次,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和河東節度使李光弼在嘉山大破史思明部,切斷了河北與洛陽的聯繫。封常清、高仙芝只要能利用潼關天險拖延叛軍前進的步伐,郭、李二人就能直取叛軍老巢范陽,失去後方支援的安祿山部只能不攻自破。
對於這一點,封常清、高仙芝明白,郭子儀、李光弼明白,卧病在家的哥舒翰明白,甚至連站在敵對一方的安祿山、史思明也明白。然而可惜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卻不明白。他擯棄了封、高二人的正確策略,卻選擇了一條必敗的道路——殺出潼關與叛軍決戰。
邊令誠,宦官,是唐玄宗派到封、高二人身邊的監軍,此人性格姦邪、剛愎自用,與兩人關係極差。他見封常清戰敗,於是立即向唐玄宗進獻讒言:
「常清以賊搖眾,而仙芝棄陝地數百里,又盜減軍士糧賜。」
當時,唐玄宗惱怒於洛陽丟失,希望封常清和高仙芝能夠立即收復東都。然而封常清與高仙芝卻抗旨不遵,拒不肯出潼關,這讓老而昏聵的唐玄宗更加怒不可遏。於是他立即聽信了邊令誠的一面之詞,誅殺了封常清和高仙芝。
在臨死前,封常清憂心國家,於是向唐玄宗呈交一封《謝死表》。在表中他仔細分析戰局,希望皇帝能對整體局勢有一個清晰認識,他說:
「臣之死後,望陛下不輕此賊,無忘臣言。即冀社稷復安,逆胡覆敗,臣之[願]足兵( 矣) 。仰天飲鴆,向日封表,願為尸諫之臣,死作聖朝之鬼。若歿有知,必擬結草軍前,迴風陣上,列王師之旗鼓,平寇賊之戈鋋。生死酬恩,不任感激。臣常清無任,永辭聖代,悲戀之志。」
在表中,封常清明知必死無疑,卻仍然冒死「尸諫」,希望以自己的性命和鮮血讓唐玄宗明白,絕不可出潼關與叛軍決戰。千載之下,讀到這樣字字泣血、披肝瀝膽的文字,仍然令人震撼不已。
然而可惜的是,唐玄宗沒有看到這張謝死表,封常清和高仙芝被無情誅殺。臨陣處死大將,乃是兵家大忌。無奈之下,唐玄宗被迫起用在家中休養的哥舒翰。在唐玄宗的一再強迫下,哥舒翰在大哭一場後,被迫出潼關與叛軍決戰。結果在六月八日陷入叛軍的埋伏,王師一敗塗地,安祿山帶兵殺入關中,唐玄宗被迫逃亡蜀地。
在安史之亂中,偉大的盛唐一去不復返,中原地區白骨遍野,關中滿目瘡痍。藩鎮割據、吐蕃南詔的內侵,成為困擾唐朝百年的痼疾。更可怕的是,曾經包容開放的唐人也變得不再自信,氣質不再昂揚。而這一切,都是唐玄宗瞎指揮的結果。如果說安祿山結束盛唐的導火索,唐玄宗就是最直接的幫凶。若他聽從封常清的進諫,又何以至此呢?
※韓國有一本古籍,解開一歷史之謎:難怪朱元璋不將朱棣立為太子
TAG:陶陶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