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14億中國人都看過他的畫!這位人民藝術家,走了

14億中國人都看過他的畫!這位人民藝術家,走了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卞英豪

或許此前鮮有聽說他的大名,但身為中國人的你,一定欣賞過他的作品;

或許你未曾聽過他的生平,但作為普通百姓的你,一定會對他肅然起敬;

他的作品價值已然上億,可他仍然戴著一頂破帽,穿著樸素,甚至「一身土味」,他年少成名,畫壇泰斗,譽滿一身。然終其一生,始終熱愛的是黃土地上的農民。

2019年7月7日,黃土畫派創始人劉文西病逝,享年86歲。泥土香,千秋芳,半緣黃土半緣君。先生「頭七」,謹以此文,悼念這位長眠黃土坡的人民藝術家——劉文西。

彌留之際仍在作畫的人民藝術家

「劉老師是帶病硬撐著畫完這幅畫的,之後精疲力竭,連落款的精力都沒有了。」西安美術學院副院長姜怡翔回憶起病逝前的劉文西,不由得淚如雨下。「劉老師早已與繪畫融為一體,不能畫畫,也就沒有生命了。」

據姜怡翔介紹,劉文西在彌留之際,依然堅持要完成這幅作品。因為,他想以一位普通畫家的身份,報名參評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此前的十二屆,他一次不落。「他從不在意是否入選,是否得獎。只是想給黨和人民彙報,他還在工作,他還能畫畫!」

這或許是劉文西生前最後的作品,和每一位普通畫家一樣,他的作品需要經過投稿,評審,展覽等多個步驟才能入選。作品已然完成,可在落款時,劉文西卻住進了醫院,再也沒有醒來。

劉文西最後的願望是讓文壇巨擘,也是他的「忘年交」賈平凹,完成落款。據華商報報道稱,陝西省作協主席賈平凹已經完成了老人的遺願。「我向他學習對藝術的真誠,向他學習堅韌不拔的勁頭。他是我學習的一面鏡子。」 賈平凹說道。

畫壇文壇,各地百姓,千人送別

劉文西走得很安靜,也很突然。被他對藝術的執著所感動,被他超脫的風骨所吸引的,也遠遠不止賈平凹一人。

「延河神魂寫革命風骨,黃土氣韻鑄人民情懷。」7月11日,劉文西遺體告別儀式在西安市殯儀館舉行,現場數千民眾前往送別。

人群中,有白髮蒼蒼的學者,有稚氣未脫的青年才俊,有「黃土高原上的百靈鳥」歌唱家貟恩鳳,也有黃土高坡的平凡農民。陝西省委,國家畫協,收藏家,愛好者,政界、商家、學者各界齊聚送別老人。

「人民藝術家畫人民,人民愛人民藝術家。」一位從浙江遠道而來的藝術愛好者在劉文西追思會上留下了一句話。「他是一座豐碑,是人民的豐碑、藝術的豐碑。」一位從成都驅車趕來的市民如是說道。

作為老一輩藝術家,劉文西早已「桃李滿天下」,西安美術學院,西安中國畫院的領軍人物,黃土畫派的研究者,幾乎都是他的弟子或是「忘年之交」。

「劉老師70多歲時,照樣帶著我們爬坡、爬山寫生,手中隨時拿著紙和筆畫速寫。當地百姓對他非常熟悉,年輕人叫他劉爺爺,年紀相仿的叫他兄弟,他和人民完全地融為了一體。」

劉文西的弟子,畫家張先仁向記者回憶道,「劉老師之所以在全國乃至全球都有影響力,就是因為他紮根人民,兢兢業業,堅持創作,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

14億中國人或許都看過他的畫!

影響力如此深遠的劉文西,在社交媒體時代,鮮少見諸報端。他的作品也很少被炒作,他自己更是從來與流量無緣。這般樸實無華的他,緣何讓藝術界備加青睞,又深得百姓愛戴?

雖然,劉文西先生一生低調,但他的作品,卻早已深入14億中國百姓心中。這個說法有些戲謔,但並不誇張。劉文西最廣為人知的作品,當屬第五套人民幣上的毛主席畫像。目前市面流通的5元、10元、50元、100元上的毛澤東頭像,全部出自劉文西之手。

1997年,劉文西先生受邀為第五套人民幣作畫。照著一張只有撲克牌大小的毛主席照片,年過六旬的劉文西反覆雕琢了20多個日夜,用放大鏡看了又看,用畫筆畫了又畫,最終完成了這一系列「傳世之作」。

「大家仔細看會發現,100元人民幣的畫像和別的不同,這也是我最滿意的一幅。」劉文西表示。

劉文西對毛主席的刻畫其實得名已久。1960年,《人民日報》發表了當時只有24歲的劉文西的作品《毛主席與牧羊人》。

畫面中的老農,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和激動,在主席面前無拘無束,侃侃而談;而主席面帶微笑、神情專註地傾聽著老農的絮語,就連指間的煙灰都忘了彈。

毛主席看了這幅作品之後,也忍不住誇讚道:「文西畫我很像,他是一位青年畫家。」

當時的葉劍英元帥也看到了這幅畫。他表示,畫作描繪的很像延安時期的毛主席。「葉帥看了後,非常喜歡,我又特意給他複製了一幅!」劉文西回憶道。

令人感慨的是,畫出最美毛主席像的劉文西,一生卻從未見過毛主席。這也成了他畢生的一大遺憾。

除了惟妙惟肖的毛主席,劉文西最為人稱道的當屬他對黃土高原的那份至愛。

在浩瀚而渾厚的黃土高原上,劉文西與陝北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重點突出了陝北人民的特有個性和氣質,以及陝北的革命歷史和風土人情。由於獨道的面貌和風采,繼長安畫派後,劉文西在中國畫壇創造出來獨樹一幟的黃土畫派。

劉文西作品《陝北老鄉》

「紮根於黃土地、崛起於黃土地、輝煌於黃土地!」如今,劉文西的黃土畫派使得黃土地成為中國人物畫中一個永恆的藝術圖騰,更是深刻地影響著當代中國畫壇。他所提出的「向生活學習,向人民學習,向傳統學習,向世界藝術學習,向時代學習」的理念並不會因為巨匠的隕落而消逝。

劉文西作品《祖孫四代》

熱愛黃土的他 卻是一個地道的南方人

紮根於黃土地的劉文西,其實是一個地道的南方人。1933年,劉文西出生於浙江嵊州市長樂鎮。

若干年後,劉文西回憶起1946年在當地陽山中學讀書時的場景。當時,他第一次聽到美術老師說到有個畫家叫「達芬奇」。彼時的「達芬奇」被譯作「達文西」。年輕的劉文西便想:我們都是「文西」,他能成為大畫家,我為什麼不行呢?

1950年,劉文西在上海進入陶行知先生創辦的「育才學校」學習美術,1953年入浙江美術學學習,1958年畢業後,劉文西來到西安美院工作,至今從未離開。由此,他也與這篇黃土地結下了不解之緣。

「畫人物一定要和人物熟悉。陝北我待的時間最長,我了解這裡,也熱愛這裡。」南方人劉文西與黃土的結緣是美妙的巧合也是一種必然。「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很多很多可以畫,兩輩子都畫不完。但浮光掠影地去畫,沒用的。要對陝北人非常深入地了解,和他們做朋友,你才能把他們畫活。」

已年屆古稀的趙國康老人正是劉文西在這片土地上所交的朋友。據他回憶稱,當年劉文西經常參與民間的書畫交流,為那些來自田間地頭、工廠車間的書畫愛好者普及美術知識,指點他們繪畫創作。

近10多年來,只要身體允許,劉文西幾乎年年都要到陝北過大年、寫生。每次來陝北,他都能叫得出許多老鄉的名字,記得老鄉家有幾口人。老鄉們見了他,更是興奮地喊:「那個在錢上面畫毛主席的畫家又來了!」

藝為人民,傳神阿堵!

1991年,《人民藝術雜誌》中為劉文西記錄了一組數據:

三十年來,他到陝北去了四十多次;三十年來,他跑遍了陝北所有的縣;三十年來,他近十次在延安過春節;三十年來,他在陝北結交了幾百個農民朋友;三十年來,他畫了幾千個農民的肖像和上萬張速寫。

在這篇文章中,新中國美術奠基人之一,已故的中國畫研究院原副院長蔡若虹如此評價道這位「晚輩」:「他對農民的熱愛已經在思想感情里深深地紮下了根,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理由可說。」

事實上,此後的劉文也西從來沒有停止「深入人民」的腳步,據不完全統計,劉文西先後100多次深入陝北,走遍了陝北26個縣的山川溝壑。

無論他的畫作價格如何飛漲,無論他的身份如何變化,劉文西永遠戴著一頂破舊的帽子,穿著樸素的中山裝,和黃土地上的農民們有說有笑。「我對西北的艱苦生活心存感激,我熱愛這裡的人民,熱愛這裡的山山水水。這裡是我藝術創作的力量和源泉,也是我生命的依託。」

「文西先生終生獻身於藝術,獻身於西部,獻身於人民和土地。他幾十年如一日,以滿腔的摯愛用藝術竭誠服務人民、奉獻社會。」文化學者肖雲儒將劉文西比作藝術界的一座豐碑。事實上,這座豐碑早已佇立在人民的心中。

「半生青山,半生黃土,藝為人民,傳神阿堵。」世間再無劉文西,而他那高超精湛的畫技,他那份對人民真摯熱忱的情義,將永遠被這片他所深愛的黃土地所銘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相新聞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進一步威脅加征關稅,美墨交涉進展甚微

TAG:縱相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