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三個層的黑洞是什麼樣的,它如何撕裂遙遠星系中的恆星?
黑洞對於很多人來說,它們都是宇宙中最迷人的物體之一,千萬不要被這個名字所欺騙,它自然不會是一個空洞。相反,黑洞是一個強大的引力場,看似沒有任何東西,但該區域里卻有大量物質,只要距離達到足夠的範圍,如此密集而龐大的它,會讓光線也無法逃脫。大多數黑洞都是由超新星爆炸中死亡的大型恆星的殘餘物所形成的,簡而言之,大型恆星的結束往往意味著黑洞的開端;而恆星之間的碰撞也可能會導致更大黑洞的產生,當黑洞和中子星碰撞時會產生強大的爆炸,從而產生另一個黑洞。那麼,黑洞到底是什麼,是否也有自己的分類標籤?
黑洞的標準定義和分類方式
長久以來,黑洞激發了人們的想像力和挑戰力。科學家們將理論和觀察結合,現在終於對這些物體及其形成方式有了更多了解,甚至包括它們如何影響周圍環境。 黑洞就像一個非常密集的物質袋,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龐大質量和微小的體積,並使得時空結構大大扭曲。從流浪的恆星到光線的光子,任何過於接近的東西都會被它捕獲。這其中的大多數黑洞,都是大質量恆星的凝聚殘餘物,其坍塌的核心存在於爆炸性超新星之後。然而,黑洞家族也有幾個分支,從與人類細胞相同的微小結構到成長為強大的巨人,可以比太陽大數十億倍。根據黑洞的形成時間和形成原因,它被分為了原始黑洞、中質黑洞、恆星質量黑洞,以及超大質量黑洞。
在現代天體物理學中有一個重要領域,那就是確定超大質量黑洞形成原因和質量來源。原始黑洞由早期宇宙原始物質凝結而成,誕生於大爆炸後不久。雖然可能存在質量較大的原始黑洞,但它們中的大多數都非常微小;而質量範圍在恆星和超大質量黑洞之間的黑洞,則被稱為中質黑洞,顧名思義是一種是中等質量的黑洞,相當於數百至數十萬個太陽的質量,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它們的蹤跡;恆星質量黑洞是最常見的黑洞,它是超新星的結果,意味著巨星的災難性死亡。其中大多恆星質量黑洞的質量能達到太陽的5到10倍,其中會有個別黑洞質量能夠高達太陽的100倍左右;而超大質量黑洞則往往位於星系的中心,並且具有數百萬、乃至數十億太陽質量的質量。
具有三個「層」的黑洞是什麼樣的
黑洞從裡到外分別是奇點、內部事件視界和外部。奇點指的是物體質量所在黑洞的內部區域,它是集中黑洞質量時空中的單點;而事件視界則位於黑洞口周圍的邊界,只要有粒子穿過這個區域便無法離開,並且該範圍內的重力是處於恆定狀態的。雖然科學家們無法直接看到黑洞,但卻可以看到宇宙中的其他恆星等物體:當灰層和氣體被吸入到緻密的生物體,便會散發出強大的輻射。即使當物質被拉向黑洞的時候是從事件視界中跳出來並被向外推,科學家們依然可以根據其產生的明亮的材料射流,遠距離觀看這些強大的噴氣機。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探索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終於對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射手座A *進行了觀察,在它周圍有一股涼爽的氣體光環。由於它比預期的更加安靜,研究人員才得以前所未有地對黑洞周圍的環境進行了觀察,而該探索過程中所使用的事件地平線望遠鏡,是一個由八個地面射電望遠鏡組成的行星規模陣列,通過國際合作拍攝了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及其陰影。儘管科學家們逐漸理解了黑洞基本的形成過程,但關於黑洞仍有一個困擾已久的謎團,它們似乎存在於兩個完全不同的尺度上。
在宇宙中,這些「恆星質量」級別的黑洞,一般是太陽質量的10到24倍左右。當另一顆恆星靠近它時,周圍的物質都會被黑洞的引力所吸引,並在這個過程中產生X射線。並且,科學家估計,僅銀河系就有多達一千萬到十億個這樣的黑洞,但它們孤立的存在卻導致了無法探測到。而被稱為「超大質量」黑洞的巨人,幾乎都位於所有大型星系的中心,包括我們自己的銀河系。附近恆星和天然氣體的變化,都可供天文學家觀察這些黑洞。而形成這些超大質量黑洞的一種可能機制,便是緊湊星團中恆星碰撞的鏈式反應,該過程可以導致極大質量恆星的積累,而後坍縮形成中質黑洞,當星團下沉到星系的中心,中間質量黑洞發生合併後形成超大質量黑洞。
黑洞活動的關鍵可能是磁場
在科學家們對天鵝座A核心的定義中,包括塵土飛揚的圓環狀環境被稱為圓環,以及從中心發射的噴氣式飛機,磁場捕獲環面中的灰塵。通過將灰塵限制在環面,並和黑洞保持足夠接近的距離以便被吞噬,這些磁場可以幫助隱藏銀河系核心中的黑洞。天鵝座A兩個相互疊加的圖像,顯示了星系噴射的無線電輻射。在像我們銀河系一樣的靜止星系中,是沒有這樣的噴流的,這大概與磁場有關。簡而言之,通過SOFIA的探測數據可以表明,在活動星系 Cygnus A 的中心附近,磁場在捕獲並限制灰塵的同時,還會將物質輸送到其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中。
雖然眾所周知,即使是天文科學家也難以直接觀察到天體磁場,但卻可以通過偏振光來研究星系中的磁場。雖然光學波長太短,無線電波太長,無法直接觀察環面。但SOFIA觀測到的紅外波長卻恰到好處,可以讓科學家們直接瞄準、並隔離塵埃環。SOFIA的高解析度機載寬頻相機(HAWC ),對定向塵埃顆粒的紅外發射具有極高的敏感性。科學家們也通過事實證明,它地殼觀察到了塵埃環狀物在主動星系現象中的作用,這是研究磁場和測試統一模型基本預測的有力技術。隨後,研究人員又將這些結果與之前的檔案數據相結合,意外發現這個強大的活躍星系,及其標誌性的大型噴氣式飛機,使用強磁場的超大質量黑洞,能夠限制朦朧的環狀天線。
黑洞如何撕裂遙遠星系中的恆星
黑洞有兩個最基本屬性,關於它的質量和旋轉。相對而言,天文學家更容易確定黑洞的質量,但要準確知道它的旋轉卻是極其困難的。科學家需要觀察其X射線亮度的速度和規律變化,以確定了恆星質量黑洞的旋轉速率。2014年11月,首次發現ASASSN-14li為光學爆發,並使多個望遠鏡研究了黑洞如何撕裂遙遠星系中的恆星。傳統上難以測量的屬性,便是恆星碎片向黑洞旋轉時發出的X射線,而後,科學家們更是利用這次「潮汐破壞」事件,測量了黑洞的旋轉。在下圖中,顯示的是一顆超大質量黑洞的周圍區域,一顆恆星由於離得太近,而被黑洞極端的引力所破壞。
被拉成的X射線的明亮圓盤,是這顆恆星的一些殘骸,在這個邊界之外,包括光在內的任何東西都無法逃脫。它們會在那裡繞過黑洞,然後經過「 事件地平線 」,細長的光斑描繪了光碟中的明亮區域,這導致了光源的X射線亮度規則性地變化。ASASSN-14li的潮汐破壞很有趣,允許科學家們估計黑洞的旋轉速率,而該黑洞周圍的事件視界,大約達到了地球直徑的300倍,其每兩分鐘旋轉一次的運動,則意味著黑洞旋轉的速度至少是光速的一半。這些結果意義,就在於更加激勵科學家們願意花更多的時間,以觀察未來的潮汐破壞事件,從而尋找類似其X射線亮度的規律性變化。
※6月第1個颱風24小時警戒線生成?計算機:如命名或是短命颱風
※厄爾尼諾或已結束!拉尼娜要來?日本氣象廳:不會出現概率60%
TAG:環球科學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