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滸之戰」決定了明朝命運,優勢巨大的明軍,為何被輕易擊潰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明朝一品大員「龍虎將軍」努爾哈赤稱帝,建國後金,一個新的民族滿族從此崛起,並成為一支不可遏止的政治力量,明在遼東的勢力被不斷削弱,然而由於萬曆皇帝不理朝政,明軍也沒什麼反應。一直到到萬曆四十六年四月,努爾哈赤一舉攻陷遼東重鎮撫順,明廷震驚,這才意識到「遼左覆軍隕將,虜勢益張,邊事危急」。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正月,明廷任命楊鎬為兵部侍郎經略遼東,從全國各地調集精兵約9萬,加上女真葉赫部和朝鮮助陣的兵力共約11萬,對外號稱47萬大軍,以後金都城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西)為目標,兵發四路,分進合擊,企圖一舉殲敵。但是明廷對遼東的形勢缺乏正確判斷,高估自己小看後金,叫囂著「旬日即可破敵」,然而僅僅在五天之內,就被努爾哈赤各個擊破,史稱「薩爾滸之戰」。
明軍11萬,後金八旗軍6萬,按說明軍人數佔盡優勢,而且裝備了大量的槍炮火銃,對付八旗軍應該綽綽有餘,佔據優勢,最終卻慘敗,這是什麼原因?許多人把戰敗的原因歸結為主帥楊鎬的無能,兵分四路,造成了本來人數佔優勢的明軍在分兵之後,反而人數不足,最後被努爾哈赤率領的八旗軍各個擊破,導致慘敗。難道真是因為楊鎬等將領太蠢嗎?其實不然。
四路大軍的統帥都是當時的名將。南路大軍統帥為遼東總兵李如柏,其父李成梁是與戚繼光齊名的名將,其兄李如松在抗日援朝戰爭中戰功赫赫。李如柏率領的正是他父兄所留遼東軍老班底,絕對是精銳力量;東路軍是由號稱「晚明第一猛將」的劉綎率領,劉綎善於衝鋒陷陣,在朝鮮戰爭和平定西南少數民族叛亂中,所向無敵,戰功赫赫。
西路軍統帥為山海關總兵杜松,他與蒙古交戰大小百餘戰無一敗績。最後一路為開原總兵馬林,其部多為明軍遼東鎮精銳即火槍騎兵。最高統帥楊鎬也是久經沙場的宿將,經歷過與蒙古和日軍的歷練,也是牛人一個。可以說明政府為了解決後金拿出了當時那拿出的最強陣容,然而紙面上的優勢不代表最終的實力。
遼東總兵李如柏、山海關總兵杜松、猛將劉綎等資歷都很高,楊鎬無法完全指揮得動他們。更要命的是,這些牛人估計沒有一個看得起努爾哈赤的,認為不過是一個「奴酋」罷了,犯了兵家大忌——輕敵。而且此時的大明根本不了解女真,唯一真正了解女真的李成梁已經去世,反之努爾哈赤對明朝朝廷的腐敗無能,軍事架構的臃腫,卻是極其了解的。
從戰略上看,明朝一開始就就輸了。早在戰前,女真就部署了大量間諜、對整個戰場動態可謂了如指掌,四路軍中的主力杜松一路進軍最快,本想通過兵貴神速打努爾哈赤一個措手不及。結果部隊剛剛出動,努爾哈赤那邊已經掌握了一切。杜松進軍的路線是最好走的,但也是最先悲劇的。努爾哈赤憑藉其騎兵靈活機動的優勢,集中兵力在薩爾滸地區將杜松部擊潰,杜松戰死。
假如杜松這一路能夠抵擋努爾哈赤幾天,或者拖住女真,其他兩路一定會圍殲努爾哈赤。但杜松當天全線潰敗,明軍的四路圍剿計劃就此破產。擊敗杜松後,努爾哈赤迅速對紮營在尚間崖和裴芬山的北路軍馬林部展開攻擊,將其擊潰。指揮全軍的楊鎬得知四路大軍兩路潰敗。急令其他兩路撤軍但為時已晚:東路劉綎被間諜欺騙,在薩爾滸潰敗,李如柏所率南路大軍未接戰,聽聞其他幾路兵敗,倉皇撤回。至此,薩爾滸之戰以明軍大敗而告終。
短短五天,11萬明軍精銳被擊敗,戰損4萬5千多人,各級將官戰死3百多人,失去2萬隻火槍和近3萬匹騾馬,後金軍卻傷亡不大,堪稱狼入羊群般的屠戮,何至於此?
一、明末,遼東明軍已腐朽不堪,明廷只好「以傾國之兵,雲集遼瀋,又招合朝鮮、葉赫」,可這些兵卻同樣腐朽,「伏地哀號,不願出關,哭而求調」,尚未開戰就已經被嚇破了膽,談何取勝?
二、明軍裝備的武器多為「三眼銃」,雖然是熱兵器,但是射程近、精度差,裝填費事,三槍打完之後,就只能當鎚子用了,還不如後金軍裝備的射程遠、殺傷力大、方便快捷的強弓。
三、明軍在諜報方面吃了大虧,當時明朝內部許多內奸都在向努爾哈赤提供情報,明軍一切動向都被敵人知曉,談何取勝?
四、明軍配合不力,各路大軍交通條件並不相同,山路遙遠、地形複雜,無法同時到達攻擊位置,戰前楊鎬還搞了個「擒奴賞格」的政策,這種激勵政策初期確實對士氣有一定的激勵作用,但杜松部的冒進也難逃搶功之嫌,被努爾哈赤抓住機會各個擊破。
軍備廢弛、中樞無人、將帥離心、戰略無知、指揮無能、戰術低劣......薩爾滸的失敗,是一個腐朽落後的老大帝國和一個冉冉升起的強大部族之間的決戰,明軍從開始就怯戰,準備不足,一步錯步步錯,應該以優勢兵力一點一點平行推進,不給努爾哈赤單獨消滅哪一支軍隊的機會,慢慢打到後金老窩,永遠消除後患。
(參考資料:《明史》、《清史稿》等)
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點一下關注!如有錯誤,還請指正!歡迎大家留言互動,我在評論區等著您!
※晚清十大高手之一,冒死營救譚嗣同的大刀王五,到底怎麼死的?
※郭沫若為何一定要挖明皇陵?看看他祖上叫啥,你就明白了!
TAG:歷史秘聞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