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古鳥長趾「釣」蟲兒

古鳥長趾「釣」蟲兒

古鳥長趾「釣」蟲兒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陳光琥珀鳥復原圖 張宗達繪

本報訊 在緬甸出土的一塊琥珀中,中外科研團隊發現了一隻保存相對完好的古鳥類的腳。這隻鳥的第三腳趾出奇的長,近乎是第二趾的兩倍,這種腳無論在滅絕鳥類還是現代鳥類中均為第一次被觀察到。相關論文7月11日刊登於《當代生物學》。研究人員猜測,這隻鳥可能利用它的長腳趾鉤出樹榦里的蟲子來食用。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論文第一作者邢立達及同事和合作者,用微CT掃描了這顆白堊紀時期的琥珀,並重建了鳥足的三維形態。他們發現此鳥的第三趾長約9.8毫米,比其他腳部結構長得多:比第二趾長41%,比跗跖骨長20%。研究人員同時測量了62種現代鳥類與20種白堊紀古鳥類的足部比例,沒有發現任何其他鳥類有如此的骨骼形態。

為向發現化石的陳光先生致敬,該研究團隊將標本定為新屬新種,並命名陳光琥珀鳥。

琥珀鳥屬於反鳥類的一個分支。反鳥類是中生代時期地球上數量與種類最豐富的古鳥類。科學家認為這一原始生物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中,與恐龍等動物一起滅絕了。

為何琥珀鳥會演化出這麼長的第三趾仍然是一個謎。現存動物中,唯一有類似比例的只有馬達加斯加的一種原猴類——指猴。指猴用它的指頭敲擊樹榦尋找食物,並用它長長的第三指深入樹皮中將蛀蟲摳取出來吞食。因此,研究人員猜測,古鳥類也許與現存鳥類有非常不一樣的行為習性。

「琥珀鳥是當地首次發現的亞成或成年古鳥類個體。」參與該研究的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鄒晶梅表示,「其足部特徵暗示這是一種樹棲鳥。」

下一步,研究人員希望能夠分析琥珀鳥羽毛中的蛋白質和色素體。這塊化石在開採過程中意外斷裂,所以有一部分羽毛暴露在琥珀表面。對於羽毛的深入研究可以進一步了解琥珀鳥的習性與對環境的適應程度,比如它的羽毛是否已進化出可以與樹林環境融為一體的偽裝花紋。

據悉,這塊含有鳥足化石的琥珀約3.5厘米長,5.5克重,在2014年前後出土於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1億年前這裡曾經長滿了會產生黏稠樹脂的植物。科學家估算這裡的琥珀多形成於9900萬年前的白堊紀。

(唐鳳 崔雪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對涉性侵違法犯罪人員進行「從業限制」
25年前公訴的刑訊致死案:兩民警至去世未受審,受害方索賠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