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北宋才子的一首詩,僅僅28個字,卻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北宋才子的一首詩,僅僅28個字,卻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立春過後都有一段雨季,不僅春寒料峭,而且細雨綿綿,感覺冷氣森森,分外壓抑。直到降下一場酣暢淋漓的大雨,或是飄上一場鵝毛大雪,才會見到久違的陽光。雨季過後,空氣格外清新,雖然小路上落英繽紛,鳥兒卻歡聲笑語,人們也振奮精神,出外踏青賞游。北宋就有一位才子,雨後觀景,創作了一首傳世的好詩。

雨後池上

宋代:劉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

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劉攽,北宋史學家,字貢夫,號公非,慶曆進士,歷任曹州、兗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書舍人。他一生潛心史學,治學嚴謹,曾幫助司馬光纂修《資治通鑒》,充任副主編,負責漢史部分,著有《東漢刊誤》等。這首詩展現了一幅雨後池塘圖,給人一種完美的藝術享受。

久雨初晴,金色的陽光穿過密布的陰雲,灑在碧綠的池面上。詩人公務繁忙,加上前一陣子天氣也不好,很久都沒有出門悠閑地散步了。微風拂過,漣漪蕩漾,詩人興緻勃勃地沿著池塘踱步,桃花正含苞欲放,岸邊的柳枝柔柔地在風中飄蕩,水中的倒影也婆娑起舞。「一雨池塘水面平」, 首句展示了雨後池上春景的靜態之美,並交代了時節特徵。

起句並沒有讓讀者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雖然平淡,卻為次句做了鋪墊。「淡磨明鏡照檐楹」,意思是說,雨落池塘後,平平的水面如同打磨過的明鏡一般,倒映著塘邊的屋檐和柱子。「淡磨」二字,值得玩味,詩人也一定反覆推敲過,讓讀者感覺春雨後的池塘異常寧靜,也無比的清澈。擬人手法的應用,更容易體驗到春雨滋潤萬物的過程,給人一種十分親切的感覺。

詩人讚美春景的同時,也把疲倦和愁悶都忘得一乾二淨。繼續遠眺,更是美不勝收。後兩句又動態地刻畫了雨後池塘的柔美。「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這兩句的大意是,忽然颳起一陣東風,吹的楊柳隨風起舞,樹葉上的雨點滴落到池塘里的荷葉上,又發出了萬點聲響。蕩漾的東風、婆娑的垂楊、荷心的萬點聲,都有一種流動的韻致和盎然的生意,不僅別有一番情趣,而且語勢節奏也由平緩而轉向急促,產生了動態之美。

詩人非常精於語言的組織,寫法上不僅採用比喻、擬人的技巧,而且動靜結合,虛實相生。靜態時,水面平,如明鏡,而且能照檐楹;動態時,垂楊舞、萬點聲,描寫生動。作者用了一個「忽」字和一個「更」字,不僅造成了一種突兀之勢,也捕捉到了雨後池塘的瞬間之美。全文短短四句話,組成了一幅形聲兼備的藝術畫卷。

北宋才子的一首詩,僅僅28個字,卻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詩人把自己在雨後稍縱即逝的感受記錄下來,反映了剎那間的意念和感覺,不僅生動逼真,而且加上了詩人的主觀想像,更顯得如同畫境,雋永細膩,令人咀嚼不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兩首南歌子,蘇東坡虛實交融,李清照娓娓道來,卻同樣的精彩
十首歸路的古詩詞,天涯芳草迷歸路,病葉還禁一夜霜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