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癌症,抑鬱症,心血管疾病……這些慢性病竟然都和它有關?

癌症,抑鬱症,心血管疾病……這些慢性病竟然都和它有關?

當今社會,大多數人減肥是因為「胖子不好看」。然而,肥胖毀掉的可不僅僅是顏值。

很多人都忽略了肥胖本身就是一種疾病。它不光會使人的預期壽命平均減少6—7年,還會導致一系列其他疾病。研究表明,肥胖可導致代謝紊亂,並使機體處於慢性炎癥狀態,而慢性炎症會進一步促使代謝併發症的發生。

圖 | 圖蟲

炎症就是人們所說的「發炎」,是我們的免疫系統對外界刺激的健康防禦反應。但如果致炎因子持續存在並且損傷組織,炎症失控成為慢性炎症,就可能導致很多健康問題,例如糖尿病。

可以說,慢性炎症就像一張無形的大網,潛伏在我們的身體里,逐漸破壞我們的器官,造成各種各樣的疾病。

肥胖帶來的壓力,免疫系統撐不住了

當我們吃東西的時候,能量和營養物質迅速進入體內,經過加工併產生大量副產物。隨後,有用的功能性產物迅速分布到各個器官並被代謝。在這一過程中,許多細胞和組織需要儲存營養物質,並處理有害的中間產物。

然而在現代生活中,很多人的能量攝入都遠遠超過了需求,由此給細胞和組織帶來長期的代謝壓力。舉例來說,胰腺每天都要分泌四五百毫升的酶,來調控我們每一頓飯所攝入的能量。如果胰腺處於長期壓力之下,就有可能出現故障。

在這樣的壓力下,如果我們一直持續進食但缺乏鍛煉,體內就會積累過多的脂肪。而這些脂肪可不好對付,它們很可能促進慢性炎症。

脂肪細胞 | 圖蟲

已經有臨床研究表明,當我們的體重增加時,和免疫細胞結合在一起的脂肪組織會釋放出警示信號,招募免疫系統的前線——白細胞。哈佛大學遺傳學和新陳代謝教授G?khan S. Hotamisligil表示:「脂肪細胞幾乎就像原始的免疫細胞,當它遇到麻煩時可以向免疫細胞求助。但如果壓力持續下去,它們就會變得有害。」

科學家們還發現,脂肪細胞的物理結構也和炎症反應有關。脂肪細胞體積的90%是甘油三酯,因此這種臃腫的細胞很容易受到壓力,從而爆裂和死亡。當儲存的脂質過載時,脂肪細胞開始失去其功能和結構完整性。對周圍的組織來說,溢出的脂肪就相當於有毒物質,此時免疫系統會被激活,幫助清理這些物質。但從長遠來看,代謝和免疫系統之間的這種互動關係,是極其有害的。

因此,肥胖個體長期生活在慢性壓力和炎癥狀態之下。這種因慢性能量超負荷而產生的異常免疫反應,無疑是對健康的一大威脅。

還有什麼疾病和慢性炎症有關?

事實上,炎症反應的出現應該是一件好事,它代表著我們的免疫系統在正常工作。但是持續存在的慢性炎症,卻可能成為很多身體及精神疾病的根源。

保羅·里克爾和彼得·利比 | Jim Harrison

2017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臨床結果表明,抗炎葯卡納單抗(Canakinumab)可以降低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這項包含了10061例本的III期臨床試驗首次證實,150毫克劑量的卡納單抗可將血管疾病的發病幾率降低15%。研究人員進一步的試驗結果表明,卡納單抗使肺癌死亡率下降了77%,關節炎和痛風的發病率也顯著下降。

這項臨床試驗改變了人們對炎症的看法。該研究的作者保羅·里克爾(Paul Ridker)和彼得·利比(Peter Libby),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懷疑炎症在心血管疾病中起作用。當時的普遍觀念認為,動脈粥樣硬化是由於循環脂肪(包括膽固醇)在患者的動脈中積聚導致的,但沒有人知道斑塊形成的原因或方式。

利比認為,當膽固醇和細菌在血液循環中引起任何問題時,免疫系統會招募白細胞。而血管內皮細胞上天然存在的黏附分子,可以吸引這些白細胞並將其粘在動脈內層的內皮上。炎症細胞的局部聚集和富含脂肪的碎片堆積形成了阻塞動脈中的斑塊,可以說這些斑塊本身,就是慢性炎症反應的產物

除此之外,許多看似與炎症沒什麼關係的健康問題,也透露出越來越多與炎症的相關性:一系列的研究發現,很多常見的慢性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癌症、關節炎、哮喘、痛風、貧血、帕金森病、多發性硬化症、糖尿病和抑鬱症等,確實都與低度慢性炎症有關

圖 | Kasia Bogdanska

很多基礎臨床和流行病學研究已經證實,炎症是導致癌症的一大危險因素。實際上,約有25%的癌症是由慢性炎症促發的。比如,胃幽門螺旋桿菌的長期慢性感染可能增加胃癌的患病風險,慢性肝炎則可能增加肝癌的患病風險,HPV感染與宮頸癌發病率之間也存在正相關。

慢性炎症還和抑鬱等精神健康問題有關。持續的炎症對大腦的影響主要導致情緒低落、缺乏快感及無法體驗快樂。《美國精神病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約有1/3的抑鬱症患者血液中有較高水平的炎症標誌物。因此,研究炎症如何影響抑鬱,有助於我們找到更好的抑鬱症治療方式。

如何解決慢性炎症?

在日常生活中,慢性炎症的發生與飲食種類和模式息息相關。

一方面,高脂高熱量的垃圾食品可誘發持續性炎症,生活習慣可以影響飲食中營養的攝取和吸收,從而影響身體的炎癥狀態。而從另一方面來看,某些食物也可以減輕炎症,但是很多相關研究還只是初步的數據。因此,這些食物是否有抗炎作用還有待考證。

不過,研究人員目前推薦全面的膳食結構,比如地中海飲食——一種包含橄欖油、蔬菜、水果、魚、海鮮、豆類等食物的飲食模式。研究證實,水果、蔬菜和堅果中的成分有顯著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因此地中海飲食可以降低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風險

地中海飲食 | 圖蟲

運動也能改善慢性炎症。適當運動時,肌肉收縮產生的肌細胞因子,對改善慢性發炎有幫助。此外,運動減少腹部囤積的脂肪,也相應減少了肥胖及肥胖誘發的慢性炎症。適當的運動強度還可以誘發體內保護性蛋白的產生,提高身體對自由基的耐受度,減少炎症造成的破壞。

健康飲食和適當運動的好處多多,但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在於,人們因食物短缺而演化的喜好和這些健康習慣相悖。也就是說,大部分人都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卻無法付諸行動。比如說,人類天生就喜歡含糖、鹽和脂肪的食物,很難抗拒這些食物的誘惑。

因此很多時候,解決慢性炎症可能還得依賴於藥物。目前,科學家們已經將目光從阻止炎症的藥物,轉向新發現的一類免疫信號分子——SPM(specialized pro-resolving mediator)。許多動物模型表明,這些脂肪分子可以逆轉炎症,而非阻止它。阻止炎症需要抑制免疫系統,使機體暴露在危險之下。相反,SPM能與免疫反應協同工作,主動解決炎症。相關的研究已經取得一些進展,例如科學家發現,SPM可能有益於神經退行變性的預防。

但目前來看,我們離新型藥物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而慢性炎症很可能已經潛伏在我們的身體里,因此管住嘴,邁開腿,才是目前更靠譜的應對方式吧。

參考文獻

[1] Raw and Red-Hot: Could inflammation be the cause of myriad chronic conditions? Janathan Shaw, Harvard Magazine the May-June 2019 issue.

[2] Inflammation: depression fans the flames and feasts on the heat. Janice K. Kiecolt-Glaser , Ph.D., Heather M. Derry , M.A., Christopher P. Fagundes , Ph.D.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作者:李雪

編輯:EON、odette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 的精彩文章:

通心粉螺旋面貝殼面,這麼多形狀的意麵,你都會吃嗎?

TAG:果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