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正在「逃離」婚姻 別讓他們再逃離工作了!
成功是人生的全部定義嗎?
少年的時候我問過自己這個問題,當時我覺得要是能當一個醫生,這輩子就算很成功了;等我步入社會的時候,當一切生存只能靠自己的時候,我又問了自己這個問題,那時候我覺得大概這輩子賺一千萬就可以衣錦還鄉了,那時候的我大概是成功的;當我該到談婚論嫁時,那時候我才發現,1000萬大概只能是北上深的一套房子,它不僅不能和成功劃等號,而且可能只是這個城市的一張紮根的入場券。大概到這個時候,我才意識到,成功遠不是人生追求的終極意義。因為它就像一個俄羅斯套娃,揭開一層還有一層。
努力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但生活不是努力的全部
近些年,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趁著年輕要多吃苦,這樣等老了之後才可以不吃苦」。那麼年輕多吃苦,老了就真的可以不吃苦嗎?沒人會打這個包票,也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
我的一位朋友曾經是很拼的一個人,剛畢業那會,隻身來到深圳。他一直認為只要努力就可以改變目前的現狀,並且他也是這個信念的堅定執行者。
為了所謂的「成功」,他什麼苦都吃過,作為一個普通大學畢業的大學生,他的職業生涯是從工廠開始的。在工廠中他是一個講師,他的任務是全國各地出差,向各地的經銷商團隊兜售所謂的「成功經驗」,即使他從來都沒成功過。
那時候,對於一個月幾千塊的工資和沒有定性的工作環境,他表現出了超越一般大學生的毅力,甚至他能忍受員工宿舍三十五六度的高溫,以及半夜在身上不斷爬行的蟑螂。
在做了三個月的時候他發現,可能自己努力錯了方向。因為讓一個從來沒有成功的人向別人兜售成功,他是不忍心的。於是第一份工作就這樣結束了。
成年人的世界除了現實,還有就是金錢。在待業一段時間之後他發現,不管夢想有多麼美好,填飽肚子以及準備好下個月房租才是人生的歸途。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掙扎,他摒棄了天真的想法,開始從基層記者做起,一步一個腳印。
三四年之後,他的薪資比起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漲了十倍。代價就是他變得越來越忙,寫不完的稿件以及平衡不了的現實生活,沒有時間看書、沒有時間聽一場演唱會、甚至沒有完整的時間看一部電影。雖然說比起三年前情況要好上很多,也買了房子,但是同三年前比,他更加迷茫了,以至於每過一段時間他就會徘徊在堅持與放棄邊緣。
年輕人正在「逃離」婚姻
低慾望社會是日本的一種現象,近些年來大有向周邊國家蔓延的趨勢。根據韓國統計廳數據顯示,目前20至29歲的韓國人中,未婚率達到了91.3%。30至39歲的韓國人當中,未婚率達到了36.3%。
不僅是韓國人,我們發現最近幾年我們的未婚率和離婚率都在上升。關於不想結婚的原因,很多年輕人都表示,不想那麼累。
最近我們討論比較多的996現象,在年輕人當中是非常普遍的,尤其在一線城市。我的那位朋友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除了每天寫稿和的路上奔波,他幾乎沒有任何私人時間,所以就更不用說談對象了,因為他可能連最起碼的陪伴都做不到。
第二是,這幾年高企的房價成為年輕人結婚路上的一堵牆。俗話說「高房價」是最好的避孕藥。如果在三四線城市,那麼房價不是那麼高,結婚還相對容易一些。如果在一線城市,那麼就只能是「六個錢包」的故事,且只能是一個首付。
我曾經在不同的場合看過多起因為房產證上要加一個名字而勞燕分飛的情侶;男方以及家庭傾其所有在一線城市買了房子,對於男性來說這一套房子可能就是他的全部,此時很多女生要求加上她的名字,很大一部分男性就覺得不能理解了。
曾經有一位經濟學家說過,當兩個人在一起經濟條件更為寬鬆時,彼此才會選擇結婚。但是現實的情況大部分都是相反的,現在的婚姻成本太高,而離婚代價又太低。而且有時候很多男性養活自己一個都很困難,就更不用說一個家庭了。
所以,很多時候,不是年輕人不努力,而是一開始就需要很高的條件,他們費盡一切都夠不著的時候,就只能選擇放棄。
2000年以後日本很多企業都開始推崇「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方式,而今天的我們還在討論996的必要性。經濟發展固然很重要,但是人就應該有人的屬性,我們的生活不僅僅只有事業,更多的還是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