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從廚房小白到美食大手,堅持與愛伴她前行

從廚房小白到美食大手,堅持與愛伴她前行

susan彤媽

廚房裡的甜,或許是生活中最能把握的幸福。

——susan彤媽

廚友@susan彤媽(以下稱「彤媽」)有一個夢想,開一家店鋪,一樓有噴香的麵包和可愛的甜品,有幾張木製小桌和淺色沙發,笑聲在那裡升騰。二樓是自己的教室,有熱愛廚房的朋友與自己討論下一款甜品的配方。

從雙手不沾陽春水,到獲得下廚房2018年度十大菜譜獎;從為孩子丈夫學做飯,到為自己的夢想下廚房,彤媽走過的路並不平坦,但這旅途的風光或許是上天最好的贈予。

年度十大菜譜的背後:一千個麻薯的溫情

彤媽的廚房,總是瀰漫著香甜的幸福。

柔軟的甜甜圈、入口即化的蛋白糖、網紅的臟臟蛋糕與蛋糕盒子...彤媽喜歡用雙手創造這各式各樣的甜品。在她看來,廚房裡的甜,或許是生活中最能把握的幸福。

最近的她,分享了幾道專屬夏日的甜。脆皮巧克力冰淇淋雪糕是其中深受歡迎的新品,甚合正被酷暑炙烤的廚友們的心意。沾滿榛子碎的酥脆巧克力殼,香甜順滑的冰淇淋,一口下去,「秒殺夢龍」。這款雪糕是彤爸的最愛,每年夏天彤媽要帶著女兒去外婆家住一個月,為了不讓彤爸斷糧,她都會做好一個月的雪糕塞滿冰箱。

彤媽的菜譜條理清晰、步驟詳細,這背後凝結著她諸多心血。就如研究這款「高仿夢龍」,分清品類便是不簡單的第一步:義大利冰淇淋、美式法式、生蛋版、熟蛋版、無蛋版本,還有不同冰淇淋機的版本。彤媽最終選擇了適合在家製作的兩款熟蛋版,而熟蛋版的關鍵點在於控制煮雞蛋的溫度,低了不衛生,高了影響口感。

不過要說人氣最高的作品,大概就是恐龍蛋麻薯了。這個入選了下廚房2018年十大菜譜的配方也是她反反覆複測試了十幾遍,做了1000多個麻薯後的成果。彤媽第一次做出來的麻薯和石頭無異,連續3次都沒有進步。不服輸的她,開始思索問題所在,從粉的品牌到揉面狀態,一一排查試驗。最終換了粉,改善揉面狀態,終於看到烤箱裡頭的麻薯們紛紛長了個頭,個頭飽滿、外脆內軟有嚼勁。

「當時心裡好激動,於是把心得和具體事宜記錄整理出來,寫下了這個菜譜。」彤媽說,自己壓根沒想到自己會得到十大菜譜。

製作菜譜本身不是件輕鬆的事,一個菜譜通常需要3-5天,圖片加上視頻剪輯,工序繁複。有時候她也想過放棄,但每每想到自己所花費的時間能幫助更多的廚友節省精力,幫助大家少走彎路,便又覺得有了堅持的意義。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學員或是陌生廚友向她提問,她都會文字或語音跟她們解釋清楚,以及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狀況和怎麼解決。

「只是希望,自己一路走來的不易,別人不用再走一遍」。彤媽說,「來了下廚房突然發現自己可以在幫到別人的同時也幫到了自己,自己比以前更自信,更有底氣!」她的想法很簡單,希望在未來有廚友們的地方,一直有她相伴,就像用菜譜里的一字一句,帶給廚友們點滴溫情。

如果再來一次,我還選這條路

彤媽美食版圖裡的百丈高樓,也是從平地而起的。

「自己走進廚房的初衷很簡單,只是為了自己、先生和孩子不用餓肚子。」幾年前,她遠嫁到離家近兩百公里的金華,婚前都是媽媽包辦了廚房,此時父母也愛莫能助,只能彤媽自己硬著頭皮從零學起。

剛開始燒菜,彤媽連先放油還是先放菜都不明白,常常一邊做菜,一邊遠程求助:「老媽這個菜要放酒嗎?是紅酒還是啤酒?」而這樣的成品自然不甚如人意。彤爸也是廚房小白,兩人就這樣將就著吃了一兩年,直到後來彤媽慢慢跟著周邊會做菜的姐妹學習,才慢慢改善了三餐質量。

兩年前開始,彤媽開始對燒菜遊刃有餘了,「以前都是我問媽媽,現在都是媽媽問我,這個切絲還是塊好呢?哪個菜色彩怎麼搭配好呢?」現在她最拿手的是土豆燉牛肉、烤雞翅、烤秋刀魚、生煎包、餅...而這些都是從下廚房上跟著廚友學來的。

偶遇下廚房還為彤媽打開了烘焙世界的大門。看到廚友們分享的各類甜品,讓一個人在家帶孩子的彤媽心癢難耐,不久就剁手買了一個入門級的烤箱,想著閑來沒事可以給孩子做點餅乾試試。不過便宜的烤箱受熱很不均勻,經常性上色不好,除了設備局限,理論和經驗的缺乏讓彤媽一開始也受挫不少,但正是在這屢敗屢戰中,她逐漸豐富了自己的「知識武裝」。

例如「人做人瘋」的戚風蛋糕,彤媽就沒在上面少花功夫。她記得,那時候蛋黃糊沒乳化攪拌好,蛋白又不穩定,經常出現離模,濕答答等一系列問題。她試過冷藏蛋白、冷凍蛋白、常溫蛋白的製作,也試過綿白糖、細砂糖、幼砂糖的製作區別,試過各種品牌低粉做出來的區別,最終才明白戚風最終成品的狀態跟材料的關係:比如說筋度低的蛋糕粉製作的蛋黃糊會更稠,而成品則更加結實;冷藏雞蛋打發的蛋白會相對穩定很多;綿白糖保濕性會好很多,戚風最終成品會更加潤。

另一場鏖戰就要數征服馬卡龍了。「好的馬卡龍夾心是精髓,殼則是基礎,殼的最佳狀態需要裙邊漂亮、個頭飽滿、顏色美麗、沒空心。」

彤媽2017年做了一個馬卡龍「大餅」,一年之後決定再戰,這一次她選擇從理論入手,「我在圖書館和書店找了很多的資料和書,包括大麥老師的書,還有下廚房的廚友經驗,做了整整一個本子的筆記,最終才弄清裙邊大小的形成、空心問題、殼反濕的問題等。」這樣的方法的確事半功倍,第二次做的時候,一戰成功。

2016年底,她寫了第一個菜譜蛋白糖,2017年底則有了酸奶小蛋糕,到了2018年第三個菜譜便是手套膜,也從那時候開始愛上了做麵包。

前三個菜譜,留言並不多,彤媽跟朋友聊天,得意地說到自己有100多個粉絲,朋友開玩笑說等5000粉絲了再得瑟。她不服氣,接下來就有了人氣超高的臟臟蛋糕。這款蛋糕是當時的熱銷款,她便一五一十把所有細節發布成了菜譜,「當時這個菜譜給我帶來了流量,然後下廚房的大家來給我留言,發作業之類,那時心情無比激動,突然覺得老天給我開了一扇窗!」

就這樣,彤媽走上了寫菜譜、烘焙教學、偶爾賣賣小甜品的路途。最近幾年基本除了照顧孩子,別的時間都彤媽都貢獻給了烘焙,不斷增加自己的基礎知識,不斷的試驗創新,看多學多想多。儘管一路坎坷波折,但在廚房世界勇敢挑戰自己的這幾年,讓她感到自己變得更加「強大、自信和淡定」。

她說,現在很多事情都能想得通透,因為歷練都是有過程的,欲速則不達。如果再給她一次機會,她說她肯定還選擇這一條路,人只有吃苦之後,方能覺得原來人生路是這樣的。

在廚房崩潰的深夜,是你一直在身邊

在這萬千美食和從容成長的背後,少不了一個人的支持。

彤爸便是彤媽廚房世界的「賢內助」。彤媽說,彤爸是典型的穩重型暖男,一路走來總是在關鍵時刻給予她幫助,指引她方向。

其實從第一次做曲奇開始,彤爸就是彤媽的金牌助攻。那個從網上淘來的方子里有加牛奶調節濕度,那時候的彤媽並不知道加了牛奶口感會更加紮實,與自己要的酥脆口感背道而馳。於是她一遍遍地重做,浪費了不少材料,還是沒有如願,直到最後彤爸提醒是不是牛奶問題,才讓她恍然大悟。

再後來冬天做曲奇,裱花袋裡的麵糰擠不出,勉強成型的餅又烤不透,彤媽又開始冥思苦想卻不得其解了,最後又是彤爸一語道破天機。他發現彤媽之前天氣熱的時候做曲奇的流程並沒有變,而那時候的曲奇並沒有問題,所以疑問是不是太冷黃油凍住了,彤媽這才想通是黃油問題!

彤媽因為技術問題在廚房裡哭鼻子的事不止一次,別人預定的蛋白糖做好的第二天表面卻粘糊糊也可能讓她廚房裡崩潰。但彤爸每次下班回家都會耐心地安撫她,然後幫忙一起找原因。

除了廚藝上的幫助,彤爸還是彤媽「宣發工作」的「技術後勤」。2018年下半年,彤媽開始想做視頻課件,視頻錄製和剪輯對於新手的她來說實在不易,這時候彤爸又成為了彤媽的「靠山」, 彤爸需要負責研究怎麼使用軟體和製作插圖等。雖然後續工作最終還是彤媽自己完成,但彤爸仍舊功勛顯著。

回想起這些「技術助攻」,彤媽覺得彤爸或許可能是被事業耽擱的美食界大v。彤爸的默默付出一直被彤媽看在眼裡,「他工作很忙,但回家從不抱怨工作的事,然後還會忙我這頭幫我加班加點做圖,審核課件等等」。

是的,對於彤媽來說,最重要的,或許不是這些具體的操作指南,而是這每一次的支持與幫助,讓她所感到的一種安全感,一種「不管你遇到什麼,都有我在身邊」的俗套卻實在的溫暖。

「雖然30多歲了,在遇到彤爸的時候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孩子,無賴級別的!」彤媽嘿嘿地笑著說,「 他基本沒有原則性問題,都是讓我的,哪怕手裡兩個蘋果,大的肯定不用想就給我了!」

「其實年輕時候不懂結婚是什麼,只是單純的字面意思而已,結婚後發現,父母不在身邊,再也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了。」

從大學的校園戀愛,到最後的婚姻殿堂,彤媽回憶起與彤爸一路走來,「經歷了孩子,買學區房等等林林總總的難題,其實吃了不少苦頭,經常性的因為做甜品出現問題,然後不知所措,或是接了大點單,臨時出錯躲廚房哭的稀里嘩啦的……」但在她看來,這或許是自己一輩子進步最快,也應該最該感謝的幾年。

或許,就這樣與隨時隨地都能向你敞開懷抱,為你拭去淚水,帶來笑聲的人相伴前行,已是一生的幸運。

配圖由被訪者提供,

未經授權請勿隨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下廚房 的精彩文章:

15分鐘銷魂一鍋出,隔三差五就想吃
簡愛 x 下廚房:好吃不胖才是正經事

TAG:下廚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