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中庸》原文誦讀·第十一

《中庸》原文誦讀·第十一

《中庸》原文誦讀·第十一

【原文】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子曰」二字,原文中缺。

【蕅益大師解】

知、仁、勇,為真修;好學、力行、知恥,為緣修,故但云「近」。除郤生知安行一輩,其餘二輩,都要從緣修起。

【原文】

「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蕅益大師解】

緣修,亦是全性所起,故悟性具緣修,則一了百當。

【原文】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

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

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賢也;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日省月試,既稟稱事,所以勸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

【蕅益大師解】

九經,無非性具;悟性,方行九經,故曰「行之者一」。

[江謙補註]《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又云:「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故曰「所以行之者一也」。

【原文】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蕅益大師解】

先開圓解,隨起圓行。圓解不開,不名為豫,故下文直指明善,為誠身之本。

【原文】

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

【蕅益大師解】

此節與前「故君子」節參看,便見其妙。前雲知天,即是今明善;前以事親為修身之要,今以誠身為順親之本;前以知人居事親之先,今以順親居信友之先。前約進修,今約功效,逆順相成,而皆以圓解為先,學者可不以開圓解。為急務乎?

在下位,不獨指士、庶人說,諸侯在天子之下,天子在上帝之下。人為下位,天為上位,以人道合天道,乃名獲乎上耳。

佛法釋者,不得佛道,不能度生;不合菩薩所行之道,不成佛道;不以持戒、孝順父母、師僧三寶,不合菩薩所行之道;不信一體三寶,不能持無上戒;不悟本來佛性,不能深信一體三寶也。

相關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來源孝敬理事圓融
孔氏為仁,以三省四勿為先;吾佛制心,必以三業七支為本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