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美國海軍在前互聯網時代差點「藥丸」
互聯網時代,拿美國海軍舉例,「福特」級航空母艦,「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和瀕海戰鬥艦無一例外都得到了一堆罵聲,相比之下「提康德羅家」級導彈巡洋艦和「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等一眾老前輩名聲要好得多,也老被拿來襯托,一副美國現在造不好軍艦「藥丸」的感覺。
然而艦艇建造和成熟過程中不可能不遇到挫折和困難的幾率,隨之而來的罵聲也是不可避免的,只不過現在是互聯網時代,這種事情極易被放大甚至故意扭曲,而發生在前互聯網時代的事甚少被複制到互聯網上,這麼一比較,這種信息的不對稱自然造成了一種錯覺。「突破防務」(Breaking Defense)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作者為了迎擊瀕海戰鬥艦批評者的指責,給他們上了堂歷史課。
首先被祭旗的是「諾克斯」級護衛艦,該艦於1969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IOC),服役一開始就被冠以「麥克納馬拉的愚蠢錯誤」(時任美國防長)。「諾克斯」級護衛艦的單槳、單主炮、優先節省成本的設計就經常被批評。一開始「諾克斯」級護衛艦被分類為護航驅逐艦,在1975年被重新分類為護衛艦,但因為曾經掛了「驅逐艦」的名,「諾克斯」級終其一生都活在不如真正的驅逐艦的陰影中。
緊跟在後遭到批鬥的是「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1975年達成初始作戰能力,7900噸的排水量搭載的武備卻只有2門127毫米艦炮和1部「阿斯洛克」火箭助飛魚雷發射器,沒有防空導彈,沒有近防炮,能力甚至和當時還在服役的經過「艦隊恢復和現代化」(FRAM)改裝的二戰驅逐艦稱得上是半斤八兩。當時的批評家無視了「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的直升機搭載能力以及強大的艦殼聲吶,在當時,對「斯普魯恩斯」級的批評聲勢浩大,尖銳刺耳,此起彼伏。 。
「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在1983年10月首次部署時,其挨罵的遭遇比「佩里」級好那麼一點。著墨在其「頭重腳輕」問題上的批評多如雪花,本身還有重量和力矩限制,適航性差,9600噸的艦體耐海性與960噸的相似,MK-26雙臂導彈發射裝置不可靠,液壓油漏地遍地都是的毛病。
「伯克」級驅逐艦挨的批評比前輩要少,但因為只有直升機起降甲板的事就被瘋狂嘲笑,因為機艙高度太低還有各種凸起的管道和電纜受到不少詬病,此外設計不成熟,造船廠間軟體共享上出了問題和後來追加的隱身性能要求導致首艦交付前一共重建了3次。
由於文章是反擊瀕海戰鬥艦的批評者,所以瀕海戰鬥艦批評者們所鍾愛的「佩里」級又被拉出來襯托,「佩里」級設計之初設想為巡邏護衛艦,「新穎程度」並不低,擁有新艦體,新動力裝置,新聲吶,新艦炮以及新的壓縮艦員編製理念。
另一方面,瀕海戰鬥艦的「新穎程度」則體現在:新艦體,新的高速需求,新的模塊化理念,倚賴舷外感測器,艦員最少化,艦員輪換,新造船廠以及新的承包商維護制度。此外,瀕海戰鬥艦要替換「佩里」級護衛艦、「暴風」級沿岸巡邏艇和「復仇者」級掃雷艇,在項目初期遭到大量批評並不奇怪。這些批評在有更多瀕海戰鬥艦交付,執行海外部署任務前都不會消停。
作者總結到雖然同是新艦艇,有些挨的批評比較多,有些比較小,批評數和新艦艇的「新穎程度」呈正相關,「提康德羅加」級延續了「斯普魯恩斯」級的艦體和動力系統,加裝了新的作戰系統,「阿利·伯克」級則延續了「提康德羅加」級的作戰系統和動力,換用了新的艦體,「諾克斯」級,「佩里」級和「斯普魯恩斯」級則是全新設計,受到的批評也要更多。
※聖彼得堡國際海事防務展,俄羅斯又一款新型核動力航母亮相
※歷時12年,法國海軍新一代攻擊核潛艇終於下水,渾身黑科技
TAG:艦船科普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