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皇帝御駕親征為何會屢屢失敗?

中國皇帝御駕親征為何會屢屢失敗?

御駕親征,這種行為可追溯的歷史很長,但「御駕親征」這個詞在正統的史書記載中卻極少出現。翻遍史書,只有宋代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和《三朝北盟彙編》提到了這個詞。而且,皇帝本人是不會說「朕要御駕親征」這樣的話的,詔書里也不會這麼寫。

御駕親征在史書中最常見的表述方式是「親……」或「自……」,比如《史記·高祖本紀》中的「十月,燕王臧荼反,攻下代地。高祖自將擊之,得燕王臧荼」。和《明史·明武宗本紀》中的「丁未,親督諸軍御之,戰五日」。

這個詞被發揚光大,得等到元明清時期發端民間的大量文學作品出爐。像《三國演義》、《封神演義》、《隋唐演義》、《楊家將演義》,都有御駕親征的描寫。

為什麼御駕親征這個詞能婦孺皆知呢?大約是市井街巷裡,普通老百姓對於皇帝、戰爭都有著極大的好奇和豐富的想像,而「御駕親征」這個詞,高端大氣上檔次,正好迎合老百姓的心理。

那麼,皇帝上戰場,到底怎麼去?按說行軍打仗當然應該騎馬,可皇帝金貴的龍體要是讓馬給顛壞了,咋辦?

「御駕親征」給了我們一種解釋:皇帝上戰場也許是坐車去的,必要時才騎馬。「駕」字本義指車乘。帝王所乘的五種車乘被稱為五輅,其中革輅就是專門應用於兵戎之事的,比如閱兵、演習之類,親征當然也屬於此。

不過車駕本身又慢又重,完全不利於行軍,主要應該還是應用於出征和凱旋時的一系列儀典。

御駕親征,絕對不會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左傳》有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就是說國家最大的事就是祭祀跟打仗了。《周禮》將古代的禮儀制度結構劃分為「五禮」,「軍禮」排在第四。而皇帝親征,無論從以上哪個角度看,都是一頂一的大事。既然是大事,就一定不會簡單。作為禮儀之邦,繁雜的出征流程一定不會少,具體的操作方法始於商周時期,後世歷代不斷補充完善,主要組成部分有:

1.相關準備工作。包括軍隊的戒嚴、祭祀用品的準備和安放、儀仗隊的訓練到位等等。

2.以上天為對象的大型祭祀活動。皇帝是天子,親征也就是替天行道,因此需要祭告昊天上帝以求得庇佑。皇帝本人及參加的文武百官要事先齋戒,祭祀時則有獻酒、獻犧牲、獻幣帛、歃血、燒柴等不同環節,同時穿插皇帝更換不同的禮服、乘坐不同的車輛。

3.以祖先、土地神為對象的中型祭祀活動和以山神、河神為對象的小型祭祀活動。這些活動的級別相對低一些。尤其是針對河嶽山川的祭祀,主要是由相關官員完成,皇帝一般不參加。而且,對河嶽山川的祭祀持續於整個出征過程,途徑一地,即祭祀當地的名山大川、行道諸神。

4.點將誓師。由皇帝本人或皇帝委派的官員完成。說明出征的理由、目標,明確軍紀。

5.宣「露布」。後魏時期,皇帝親征每取得一戰勝利,為了周知天下,都把寫有捷報的布帛掛到竹竿上,稱為「露布」,讓士兵舉著四處通報。此後,這一活動被沿襲施行。

6.凱旋,獻捷於太廟。皇帝出征,無論打沒打跑敵人,只要皇帝本人平安回來了,那都得叫凱旋。所以,禮樂、獻俘、論功行賞、大臣上表慶賀之類,必須是御駕親征的標配。

一般而言,皇帝御駕親征,以萬乘之重,馭百萬之師,自然人心踴躍,爭效死功,理應具有攻則必克、戰則必勝的戰鬥力。

弔詭的是,隋煬帝三征高麗,不僅損兵折將,而且終因窮兵黷武引發內亂,以至於江山易主;唐太宗以盛世雄兵東征高麗,卻坐困於「東瀛小夷」,不得已班師而還。諷刺的是,庸庸碌碌的唐高宗李治,竟然成功征服高麗,而他,恰恰沒有御駕親征。親征之君,出師不利;放權之主,坐取江山,這裡面究竟藏著什麼玄機?

公元612年,隋煬帝以高麗王「藩禮破闕」,決定備兵討之,化「蠻夷之鄉」為「冠帶之境」。次年,天下雄兵如期集結,這時,隋煬帝問後來官至太史令的庾質對戰局的看法,庾質說戰之必勝,但是只有一條,皇帝不能親征。隋煬帝聞之不悅,悻悻地說,你要是害怕,自可留此。遂決意親征。

庾質擔心的事情,果然馬上就發生了。大軍進渡遼水,圍遼東城。隋煬帝臨戰下了兩道詔書,一曰「凡軍事進止,皆須奏聞待報,毋庸專擅」,相當於奪了將軍的兵權,違背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統兵原則;一曰「高麗若降,即宜撫納,不得縱兵」,這是擺高姿態,我王者之師,弔民伐罪,非為殺戮。

兩道詔書鑄就了高麗人的護身符。結果,最初九軍渡遼30萬眾,班師回朝時只剩下2700人,損失不可謂不慘重。

公元644年,唐太宗率大軍親征高麗,一路勢如破竹,長驅直入,眼看就要直抵平壤城下,不料大軍在安市這個地方受阻,一時無法前行。這時有高麗俘虜進諫說,安市人顧惜其家,未易猝拔,烏骨城守將垂老,不能堅守,不如移兵進攻烏骨城,朝至夕克,其他小城,必然望風投誠,然後收其錢糧,鼓行而前,直指平壤。這本是曲線救國的一招妙計,諸將也欣然同意。

唐太宗將從之,長孫無忌獨曰:「天子親征,異於諸將,不可乘危僥倖。」您貴為天子,富有四海,怎麼能做出趁人之危這樣令人不齒的事情呢?一番道德說教,唐太宗遂放棄曲線救國,并力攻城。結果,安市久攻不下,頓兵日久,糧食將盡,而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將士多不適應,於是不得已鎩羽而歸。

御駕親征是否一定導致失敗?從史料來看,這樣的例子的確很多。因而,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這樣結論,「天子討而不伐」。

當然,御駕親征也還是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失敗的例子僅僅顯示出御駕親征的某些弊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文天祥已決定歸順,為何忽必烈還要殺了他
這個日本人被稱為東北「漢奸之父」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