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殿英盜墓十八年後,清東陵二次遭劫,破壞程度遠超第一次

孫殿英盜墓十八年後,清東陵二次遭劫,破壞程度遠超第一次

說起清東陵,想必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東陵大盜」孫殿英。1928年7月,孫殿英率部夜盜乾隆裕陵與慈禧定東陵(普陀峪),將陵墓陪葬品盜竊一空,對陵寢也造成極大破壞,曾執掌晚清河山的慈禧老佛爺更是被棄屍在外,其狀可謂凄慘至極。

然世人卻很少知道,在孫殿英之後,還發生過一次更大規模的清東陵盜挖事件,造成的破壞遠超孫氏第一次盜挖。

第二次盜挖發生於1946年1月,由東陵周邊十幾個村村民聯合盜挖,屬於群眾性盜陵案。這次盜挖,對康熙的景陵、咸豐的定陵、同治的惠陵、慈安太后的定東陵(普祥峪)造成的破壞極大,甚至超過第一次盜挖。陵內寶藏被洗劫一空,一隻價值連城的「九龍杯」更是幾經周折,最終下落不明。

事件發生後,薊縣公安局接到緊急報告:東陵再次被盜!公安局聞訊立即派人前往現場觀看,發現幾座皇家陵墓周遭滿是狼藉,工作人員手持手電筒最先進入同治惠陵,走到墓道盡頭的金券後,只見裡面的兩具棺槨已經鑿開,同治皇上的棺中只剩一把骨頭。而皇后屍身卻保存完好,長發披散遮住半邊臉龐,身上被盜匪扒的一絲不掛,赤體附身棺內,肚腹被拋開,其狀慘不忍睹。另外幾個陵墓之中也是凄慘一片,隨葬品一概皆無,盜賊手段之粗劣,當時情景不言而喻。

經過數日查訪,公安局終於弄清盜墓案真相。1928年,企圖盜墓的桿匪馬福田、王紹義被譚溫江趕走後,流竄於遵化、薊縣、興隆三地,繼續過著打家劫舍的日子。抗戰爆發後,四十歲的王紹義結束了自己的桿匪生涯,與兩個兒子以種地務農為生,但這傢伙心眼一直沒閑著,他一直惦記著東陵的寶藏。當年孫殿英盜挖之時,他想要趁火打劫,但沒有成功。他一直想要效法孫殿英,想要看看皇族陵墓之中到底有些什麼寶物。

抗戰勝利之後,王紹義找來舊相識張盡忠、田大化、關增會等人,密謀盜挖東陵計劃。幾人最終決議蠱惑附近村民動手,自己從中拿好處。

一拍即合後,幾人到處宣傳:「皇帝是大地主,剝削人最厲害,因此這些大地主的陵墓不配保存。當年若不是因為皇陵,日本鬼子就不會進關,我們就不用受這麼多苦,我們就能過太平日子……」

一通鼓動之後,裕大村、定大村、新大村等15個村的200餘人加入盜墓隊伍。一伙人手持各類工具到達東陵,仍採用孫殿英以炸藥開門的方式,先後將三位皇帝和一位太后的陵墓盜挖。每次盜墓前,王紹義、張盡忠持槍監督盜匪們所有的活動。分贓之時,他們首先挑選,而後再有盜匪瓜分。

盜匪頭目之中的田大化,早年聽說康熙景陵裡面有「九龍杯」,相傳這個杯子倒入普通的酒,瞬間變成美酒味道。他做夢都想的得到這個寶物,因此在盜挖之時,他與長子田廣坤、妻侄關增會一馬當先,沖在最前面。最先撬開康熙棺槨的正是他們,哪知就在棺槨打開的一瞬間,棺中突然噴出一團綠光,正好撲在田廣坤、關增會臉上,二人當時什麼也看不見。有人將他們抬了出去,用水洗了臉後,才放看清。因為兒子差點瞎了眼,最後「論功行賞」之時,那件九龍杯如願以償歸了田大化。

事後,公安局要求只要交出贓物,從犯不予追究,但首犯幾人不可姑息。首犯幾人,除王紹義父子與關增會在外,其餘人等全部畏罪潛逃。1946年2月1日,六名首犯從馬蘭峪河東出發奔赴刑場。刑場選在景陵大碑樓錢。一陣槍聲想過,六賊結束了生命。

然而被盜物品卻難以追繳,當地百姓多數不識貨,一個康熙御用的鼻煙壺在集市上只賣了兩斗玉米價格。一件咸豐朝宮內御用玉如意才賣五斗玉米。一些精緻的玉馬、玉鶴甚至有些成了小孩子的玩具,被找回時也已經殘缺,令人實在惋惜。

不久後,賊首之一的田大化回來了,要求只要保全自己性命,就把九龍杯交出來。這隻杯子最終出現在世人面前,它高3厘米,寬4厘米,長6厘米,潔白無瑕,玲瓏剔透,杯子四角各雕刻二龍戲珠一對,杯把雕刻為龍形,九條龍姿態各異,栩栩如生,倒入酒水之後,九條龍瞬間如活起來一般,可謂巧奪天工,世間罕有,令人嘆為觀止。

據說九龍杯輾轉進了故宮博物院,但很可惜,這隻杯子最終還是消失不見了。在近代紀實小說《蔣介石與戴笠》一書之中,曾提到1946年戴笠飛機失事後,有人在墜機現場找到一隻杯子,並傳出這便是九龍杯的消息。不知這個故事是否真實可靠,若是真的,這隻杯子怎麼在他手中,若失事的現場的九龍杯不是景陵那隻,難道還有另外的九龍杯不成?孰真孰假,我是不知道的。總之,九龍杯如今以成謎團。

好了,陋文一篇,就此打住,關注大獅,聽大獅講老年間的新鮮事兒給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獅 的精彩文章:

明末張獻忠發明一刑,只需一匹馬,足以讓人痛斷肝腸
皇帝會武術,誰也擋不住:真正的武林高手——大宋太祖趙匡胤

TAG:大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