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說實話有時會挨罵:苗刀到底是中國原創還是仿製於倭刀?

說實話有時會挨罵:苗刀到底是中國原創還是仿製於倭刀?

不斷聽到有人說苗刀如何如何,但苗刀到底是什麼刀?源自哪裡呢?其實,並非苗族人使用、而是狀如禾苗的苗刀,這個詞的來源並不是很久,是民國年間出現的,這個是刀劍收藏圈和學界公認的。所見最早的記錄是,民國十年前後,三省巡閱史兼直隸總督大軍閥曹錕在保定成立衛隊武術營特聘劉玉春、任相榮用雙手刀法教習,當時稱雙手刀法為「苗刀」。記述中的苗刀長什麼樣,不得而知。但當時確實有苗刀法,據云刀法基本結構和程宗猷的《單刀法選》差別很大,但主要刀勢大部相同。

筆者好奇搜了下網上居然有云:中國歷史檔案館保存的重要資料《苗刀考證》中國到是有第一歷史檔案館這個機構,館藏是明清檔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是民國檔案但是查無此書。如果《苗刀考證》查無此書,那麼「苗刀用以衝鋒陷陣,遠勝單刀及其它短兵」「迫明戚繼光得此刀法,傳之於部下,用於衝鋒陷陣,斬將搴旗,賴此刀法,威震華夏」的立論依據也就有一定問題了。再說苗刀的源頭。有的先說漢代稱長刀,然後又稱苗刀,再說引用古籍說唐代稱長刀,後來談唐代時長刀傳入日本,說法很混亂。 下圖為這是大家公認的環首刀:

下圖為這是《武備志》中的長刀:

值得注意的是長刀制:《武備志》的圖上寫到「刃長五尺,後用銅護刃一尺」,這個一尺長的「銅護刃」從圖上是看不到的,令人費解。目前尚不能排除是一寸的筆誤。根據日本人的復古劍道照片,也許銅護刃是日本叫做中卷野太刀的纏繞織物的中國變形。但同時期的《單刀法選》中並沒有一尺的說法,只有刀口寸金的說法,其作用相當於日本刀鎺一樣,是為了使刀身箍緊鞘口,並非舞刀時所持。《單刀法選》中倒是有在收拔長刀時用手掌托拿刀背使用,難道中國明代真有長一尺的銅護刃為避免割傷手掌或污損刀身?這尚待實物驗證。下圖為平成22年(1989年)5月2日-5日日本武士使用中卷野太刀:

下圖為明天啟本《單刀法選》單刀式圖的書影左為拔刀出鞘式右為收刀入鞘式:

下圖為這是程宗猷單刀法選的單刀也稱倭刀:

程宗猷(1561-?年)《單刀法選》:「古云:快馬輕刀。今以倭刀為式,刀三尺八寸,靶一尺二寸,則長有五尺。如執輕刀一言,制不得法,鐵不鍊鋼,輕則僥薄,砍下一刀,刀口偏歪一邊,焉能殺人,如要堅硬,則刀必厚,厚必重,非有力者不能用也。故製法惟以刀背要厚,自下至尖漸漸薄去,兩旁脊線要高起,刀口要薄,此即輕重得宜也。鐵要久煉去渣屎,磨時無麻子小點,如鏡一樣光彩,則遇潮汗亦不致上銹,乃鐵多煉少,是久煉成鋼也。刀鞘內要寬,刀口寸金箍入鞘口,略緊勿松,緊松亦要得宜,以便出入。」這裡的刀口寸金就比較合理就是仿製倭刀的鎺。因為文中描述了倭刀的製作,而程宗猷不大可能東渡扶桑參觀考察,所以我認為他說的倭刀就是指仿造的日本刀。

戚繼光說:「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遭之者身多兩斷,緣器利而雙手使用,力重故也」可見倭刀鋒利,對此茅元儀評價「長刀倭奴之制,甚利於步,古所未備。」《武備志》的茅元儀都說是古所未備,怎麼漢代的1米多長的環首刀就成了五尺長刀的祖先了呢?再說苗刀技法。兵器用法和使用環境、歷史背景都有關係,長刀也不是單獨使用的,兵不雜則不利。戰場環境下任何兵器都不能脫離使用環境談技法。基本來看,如馬明達所說,苗刀這個詞是民國某淺人所創。其原因可能是避諱倭刀這個詞。但仿學倭刀怎麼了,用倭刀一樣砍翻鬼子,比如那解放軍騎兵用的都是仿學日軍的三二式馬刀又怎麼算呢?

姜文說「日本刀曾給中國人帶來恐懼,直到現在,擺脫這種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它攥在手裡,跟我的手合一,屬於我。」 馬明達老師主張苗刀叫雙手刀是基於用法,筆者主張叫長刀是基於歷史。短柄雙手長刃刀可以稱呼他引進時的名稱叫長刀;長柄雙手刀可以統稱為大刀,具體再細分;短柄短刃平頭刀一般叫砍刀;短柄單手刀可以依形制稱呼雁翎刀或者柳葉刀。如果這樣稱呼這樣是不是便於區分了呢?《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客有為齊王畫者,齊王問曰:「畫孰最難者?」曰:「犬馬最難。」「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馬,人所知也,旦暮罄於前,不可類之,故難。鬼魅,無形者,不罄於前,故易之也。」

古代兵器收藏和武術是一樣的,講規矩,有傳承。就拿日本刀來說,刃紋大體有直刃和亂刃之分。亂刃有各種流派,暫且不表。且說直刃:直刃有廣直刃、中直刃和細直刃之分。細直刃刀燒成這樣,還真不是一般水平能幹的出來的。

古玩收藏也一樣,陶瓷界講究一方頂十圓,也是從製作難度上的講的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練武術也好,收藏、研究冷兵器也好,沒有紮實的理論基礎,理智清醒客觀的判斷,理論結合實踐的研究,如果只是關注某些段子或傳說,毀掉了自己的知識結構,是很難獲得真正有益的知識的。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冷艷鋸,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見過真傢伙,誰還信古代武將用幾十斤兵器?
能打如戚家軍也保不住武藝傳承?破解傳統武術越來越脫離實戰之謎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