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該低頭就低頭吧,你頭上哪有皇冠
假如生活蹂躪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因為你會發現,這僅僅是個開始。
1
年過三十的杜甫,沒錢沒工作,還沒了父親的資助,他依然只是滾滾紅塵里一個迷途的小書童。
而他的朋友圈裡,李白不是在曬旅遊照,就是在曬他和狐朋狗友的酒局;王維昨天剛曬了他的大別墅,今天又炫了他和京城名流的趴體;就連一貫低調的岑參,剛剛也曬了他新買的四驅越野馬,放歌大漠嗨爆了。
在家沒呆幾天,老婆楊氏就開始嘮叨了:老大和老二都該上幼兒園了,最差的公立幼兒園一年少說也得20兩;閨蜜帶著娃去了埃及,咱們家孩子連羊駝都不認識;SK2套裝、古馳包有新活動,要要要……
調節了下表情,杜甫輕拍了下老婆肩上的頭皮屑,然後深情的說道:嗯,再等等。
成年人的崩潰,都是悄無聲息的。
那個春風沉醉的夜晚,杜甫失眠了,他心中暗忖道:為什麼別人輕輕鬆鬆就年入百萬,我杜子美又帥又有才,卻窮的一逼?
也許曾經鮮衣怒馬、仗劍遊俠的子美兄從沒想過,有朝一日,他也會為了錢而發愁,他也會成為街上一抓一大把的庸人,他也會成為一個價格敏感型消費者。
34歲,是男人的一道坎,邁過去了,就是一個優雅的中年。
聽人說帝都長安遍地是黃金,杜甫決定去扛幾包回。
天寶五年,34歲的杜大叔信心滿滿的到長安找工作去了。
2
大唐長安,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它不僅是「大唐夢」的中心,也是「世界夢」的中心。
這座夢想之城,不知讓多少尋夢人淪為「京漂」。
從唐朝到現在都一個吊樣,事少錢多的工作並不好找,特別是對於那些沒學歷、沒技能、沒背景的「三無人士」來說。
跟大多數讀書人一樣,杜甫理想的工作是當官。然而,當官是一門藝術,就像琴棋書畫那般,是有台階的。
自大唐的姨父隋文帝楊堅開始,科舉考試成了當官的綠色通道,例如王維、白居易、李商隱等一代代文化人都是通過科考而邁向官場,走向人生巔峰的。
為此,初到長安,杜甫半工半讀,為第二年的會試積極備考。
作為一名大齡復讀生,杜甫同學對科考還是比較有經驗的。
但在政策面前,經驗顯得卑微無力。
那屆科考創造了一項空前絕後的記錄,「零錄取」。
原來,大奸相李林甫為了拍大老闆李隆基的馬屁,不惜用廣大讀書人的前程導演了一出「野無遺賢」的好戲。
野無遺賢,即人盡其才,有能耐的人都在朝堂,江湖裡沒有一隻漏網之魚。擦,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這次落榜,擊碎了一個中年老男孩所剩無幾的夢想。
24歲,第一次參加高考,雖然失利,但那時畢竟年輕,還有大把的機會。而如今36歲了,這個年紀的每一次失敗,都像是滅頂之災。
他曾自認才華俯瞰眾生,也曾無數次幻想過插花遊街、馬蹄輕疾的風流,然而,當年華老去,他空有一身疲憊,依舊無緣功名。
想及此,杜大叔的悲傷不禁逆流成河。
成年人的悲傷要適可而止,即使天塌下來,也得扛著。
香煙在指尖燃燒,瀰漫的煙霧裡,老婆和兒子的臉龐,不禁浮過杜大叔的眼帘。一個嗷嗷待哺,一個含辛忍苦,怎能辜負。
扔掉煙頭,什麼都不說了,奔跑吧,中年!
堂堂男子漢,才華丐世,有個碗就能混口飯吃。
杜大叔算是想明白了,雖然科考之路出現了丁點狀況,但自身才華還是大大的有。
有才華,只要善於包裝與營銷,求得某位大佬的賞識與舉薦,弄個小官噹噹還不是輕飄飄的。
3
為了推銷自己,杜大叔硬起臉皮寫起了「干謁詩"。
干謁詩,通俗的說法是自薦信,粗俗的說法就是「走後門」。
杜大叔每天屁顛屁顛的,向各路神仙轉發自己的詩文集,求關注、求點贊、求推薦,企圖獲得達官貴人們的青睞和幫扶,混個一官半職。
然而,詩文和才情在紙面上是珍品,在市面上卻是易碎品。
白居易老師說過:大佬們只會錦上添花,雪中送炭的只有賣炭翁。
杜大叔對這段經歷感觸頗深,幾年後,他寫詩總結說: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多麼痛的領悟,為了求得一份工作,大老早爬起來,厚著臉皮摸到達官顯貴家投簡歷,晚上還跟在人家寶馬車後面吸一肚子車尾氣。一日三餐吃的殘湯剩飯,日子過得比叫花子還凄慘。
由此看來,杜大叔沒有得到大佬們的喜愛,得到的儘是傷害。
難過的時候就寫詩,肚子餓的時候也寫詩,因為寫詩是唯一讓他覺得興奮的事。
但寫再多的詩、寫再好的詩又能怎樣?畢竟不能當錢花、不能當飯吃。
只會寫詩的杜甫,工作時有時無,社保經常斷交,時常吃了上頓沒下頓。
為了生計,他放低了姿態,每天四處投稿,跑遍各大媒體、出版社,但結果都是石沉大海般的沉寂。
在現實的刀鋒面前,曾經輕狂的子美兄,被削平了稜角。網名由之前的五陵一帥,改為少陵野老。
隨之而變的是他的詩風,由之前的山河義氣,變得關心糧食和蔬菜。
他寫扭曲的基尼斯係數、他寫高房價、他寫屁民的悲慘生活……
大叔的那些反映社會陰暗面的文字,在歌舞昇平的大唐,顯得格格不入。
在「大唐夢」做得正香的時候,寫那麼些負能量的東西,這不是「造謠生事」么?
為此,杜甫的公眾號被紅牌警告。
鑒於此,邊塞大V高適曾說:「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明眼人都看出來了,在那個全民娛樂的時代,嚴肅文學根本就不會有出路。
數著少得可憐的粉絲和點擊率,杜大叔絕望了,一聲嘆息:稿費都不夠買稿紙的,還寫個雞毛。
為了能在帝都繼續生活下去,杜大叔施展渾身解數,充分了發揮了年少時在鄉間練就的野外求生技能。
他沒事就背著個破簍子,在終南山采點野菜、中藥什麼的,趁著城管不注意,就在長安城人流量最大的商圈擺攤叫賣。
拿著擺地攤掙的小錢,第二天天還沒亮,就百米衝刺般的跑去排隊買政府發放的減價米。
那段時間的杜甫真的很忙,上山下海,擺攤寫詩,為了生存,他施展了三十六路絕技、七十二般才華。
「媽的,若不是生活所迫,誰願意把自己搞得一身才華。」某夜,他在日記里寫到。
人生迷茫的時候,應該多交幾個朋友。
杜大叔的交友宣言是:我交朋友從來不在乎他窮不窮,反正都沒我窮。
朋友多了,最有意義的事就是蹭飯。
杜大叔後來用兩句話總結了這段時光:賣葯都市,寄食朋友。看來,那年月賣葯的利潤並不高。
有才華,終會翻身。一個夏日的午後,機會終於敲了杜甫年久失修的破門。
4
太平盛世,需要錦上添花的東西。
公元751年,這是杜大叔在長安漂泊的第五個年頭,39歲的他,緊跟著偉大領袖的號召,寫了歌功頌德的《三大禮賦》,大腹便便的玄宗皇帝閱後,瘋狂點贊,隨後大筆一揮,「這個人我要了。」
集賢殿內,杜甫成了那一天最炫目的焦點,最高領導人特地為他舉辦了一場一個人的考試。
那一天,是杜甫有生以來最興奮的一天。
在《莫相疑行》中他寫道:
集賢學士如堵牆,觀我落筆中書堂。
殊榮過後,又像是一場空歡喜,任命遲遲沒有下達。
那年秋天,長安城只下了一場雨,那場雨,下了一個秋天。
杜甫在《秋述》中寫道:
多雨生魚,青苔及榻。
每天看著無休無止的雨落在階前,像極了自己無休無止的求職生涯,一片灰濛濛的,見不到一絲陽光。
等待是痛苦的,這一等,又是4年。
公元755年,任命終於下達。
杜甫在《官定後戲贈》里無不歡喜的寫道:
不作河西尉,凄涼為折腰。老夫怕趨走,率府且逍遙。
杜甫先是拒絕了河西縣的治保主任這個崗位,後做了右衛率府胄曹參軍,別看這官名很長很拉風,其實就是個兵甲器械倉庫的保管員。
現在經常聽一些大學生抱怨,說學信息技術的回家修電腦、學電力工程的去公司換燈泡、學哲學的去幫老闆泡茶……
這些跟詩聖杜甫先生比起來算事嗎?你想啊,一個寫詩的卻成了倉庫管理員,一個搞文學的,卻當了公司的保安。
5
圓滿的那是童話,無奈的才叫人生。
保管員這點工資,在物價高昂的長安根本就不夠花呀!
帝都的生活水平太高了,這樣拼八輩子也買不起一套房。在長安掙扎的第十個年頭裡,杜甫有了逃離長安的打算。
大城市裡每天都在上演著形形色色的發跡故事,但也從來不缺少盧瑟(Loser)們的身影。
有的人懷著夢想來了,有的人捧著破碎的心離開,故事每天都在重演。
我在這裡歡笑 我在這裡哭泣
我在這裡活著 也在這兒老去
我在這裡祈禱 我在這裡迷惘
我在這裡尋找 也在這兒失去
長安,長安!
不合時宜的,大唐搖滾教父汪半壁的這首歌曲又穿過杜甫的耳朵,那樣的嘶聲力竭,那樣的振聾發聵。
年輕人,該低頭就低頭吧!你頭上哪有皇冠。
願我們拼搏十年,征戰職場,不忘初心,努力成為一個渾身充滿銅臭味的有錢人。
(未完待續)
下面這兩篇文章,會讓你更好的認識杜甫:
TAG:南宮尋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