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羽真的月下斬貂蟬?並非關公狠心,而是有不為之知的秘密

關羽真的月下斬貂蟬?並非關公狠心,而是有不為之知的秘密

中國的四大美人中,其他美人都是有史有據可查,唯獨擁有閉月之貌的貂蟬是小說中的人物,傳說她在晚上賞月時,因為容貌太漂亮,月亮都害羞地躲了起來。但貂蟬的死因卻是個撲朔之迷,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關羽真的月下斬貂蟬嗎?實際上並非關公狠心,而是有不為之知的秘密。

貂蟬在《三國演義》中出現得比較早,當時的「大環境」是董卓收了呂布,在朝中一人獨大,「自號為尚父,出入僭天子儀仗」,眾官員是敢怒不敢言,其中就包括王允。王允回家後在花園中坐立不安時,聽到有人長吁短嘆。

斥問之下才發現是府中的歌伎貂蟬,王允問其嘆氣的理由,貂蟬回答「妾蒙大人恩養,訓習歌舞,優禮相待,妾雖粉身碎骨,莫報萬一。近見大人兩眉愁鎖,必有國家大事,又不敢問。今晚又見行坐不安,因此長嘆,不想為大人窺見。倘有用妾之處,萬死不辭。」

於是王允便想了一出「美人計」加「連環計」,借用貂蟬的手離間董卓與呂布的「父子」關係,貂蟬一句「大人勿憂。妾若不報大義,死於萬刃之下!」王允便把救國救民的大任扔到了貂蟬的身上,而貂蟬也不辱使命,成功離間了董卓與呂布。

當呂布殺了董卓後,便帶著貂蟬征戰四方,最後呂布在下邳白門樓投降,「操令將呂布縊死,然後梟首」。呂布死了之後,作者就再也沒對貂蟬的去處有過描述,以貂蟬這樣的美女,在諸侯爭霸中,自然都會納入勝利者的房中。

尤其曹操這樣的「好色」之徒,染指了很多「敗寇」之女或之妻,像貂蟬這樣的「優質」美女,按理也不應該放過,為何卻沒有後續的介紹呢?

我們從曹操的一件「艷史」中分析,《三國志》記載:「曹公與劉備圍佈於下邳。雲長啟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啟於公,公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雲長心不自安。」

也就是在圍攻呂布的時候,關羽請求要呂布的手下秦宜祿的妻子杜夫人為妻,曹操先答應了下來,結果攻城後見其美貌便自己留下了,使關羽對曹操極為不滿。

其中我們要重視一句話「又屢啟於公」,說明幾次三番地向曹操要杜夫人的事,由此可以看出,杜夫人在關羽的心中分量極重,至於為什麼反覆地和曹操討要承諾,關羽又如何得知有杜夫人這樣一個女人,並沒有詳細的解釋。

所以我們只能用事態的發展趨勢和人物性格來進行推測,就這樣,有人便推測曹操殺了呂布之後,便把貂蟬賞給了關羽,算是彌補當初的食言之舉。

因為在後來曹操賞賜了關羽大量的財物和美女時,但關羽只接收了財物,卻把美女給殺了。所以後人推測,貂蟬就是其中的美女。

尤其以關羽正直、仁義、坦蕩的人設,肯定不會容貂蟬這樣既跟了董卓、又跟了呂布的女人,於是便有了「關羽月下斬貂蟬」一說。

再加上之前關羽對曹操的「食言」,心中本來就不滿,給自己再多的美女、再漂亮的美女,也不如自己心心念念的杜夫人好,以關羽認定了基本就不會改的性子,殺了貂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都說「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每個英雄心裡都有自己鍾愛的女子,像關二爺這樣的人也不例外。正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即使有閉月之貌的貂蟬,也難以比擬自己心中的杜夫人。

而貂蟬這樣一位政治犧牲品,就這樣消失在虛擬的世界之中。她來得蹊蹺、去得離奇,留給世人的只有無限的遐想與推測。

參考資料:《三國演義》《三國志》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度歷史觀說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最嚇人的姓氏,不管起什麼名字都讓人害怕,家族卻以此姓為榮
公主落難,逃到民間,被一有錢人家收留,恢復身份後:斬他們全家

TAG:一度歷史觀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