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一項聽自己唱歌的研究揭示:低質量睡眠導致情感記憶處理能力變差……

一項聽自己唱歌的研究揭示:低質量睡眠導致情感記憶處理能力變差……

| 原創編譯,轉載須註明來源!

兩年前,29個志願者訪問了荷蘭的神經科學實驗室並在那裡被要求戴著消音耳機唱卡拉OK。因此他們只能聽到音樂,而聽不到自己的聲音,結果他們幾乎不可避免地把《平安夜》和荷蘭國歌唱跑了調兒。

期間,研究人員對每個參與者的歌聲進行了錄音,並回放給他們聽。聽到自己的歌聲激起了受試者羞愧和尷尬的感覺,並在其杏仁核中引發高於正常水平的活動。對於那些幸運的受試者來說,一夜好睡眠足以減輕他們第二天再次聽錄音時杏仁核的反應。但是對於另一些經歷不良睡眠的人,尤其是低質量的快速眼動睡眠(REM),情況正好相反:他們的杏仁核對第二天的錄音同樣敏感,甚至更敏感。

該研究團隊說,這項研究表明,低質量的快速眼動睡眠會干擾杏仁核在一夜之間處理情感記憶的能力。他們認為,這一發現對於患有與低質量REM相關心理障礙的人,如抑鬱症、焦慮症和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近日已發表在《Current Biology》上。

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美國波士頓學院神經科學家Elizabeth Kensinger說:「過去的研究已經闡明了睡眠(尤其是REM睡眠)對調節情緒的益處。但這項研究進一步在人類中證實,低質量的REM睡眠可能會損害處理情緒的能力。」

這項研究的參與者都沒有心理障礙,但一些人報告了不同程度的失眠情況。對於這項研究的通訊作者、荷蘭神經科學研究院睡眠與認知系負責人、神經科學家Eus Van Someren來說,這是研究睡眠紊亂是否影響大腦處理隔夜情緒信息的理想模型,它被認為是在REM睡眠階段發生。研究這一問題或許可以闡明為什麼焦慮和其他心理障礙患者容易出現低質量的REM睡眠,這是該實驗室正在探索的首要問題之一。

圖片來源:《Current Biology》

其他的相關研究經常使用槍或蛇的圖片來觸發受試者的情緒反應。但有過音樂家經歷的Van Someren認為,強迫受試者聽自己跑調的歌聲能更有力且更直接地觸發其情緒反應。他已經在過去的研究中證實了這一方法。他回憶起在自己測試這種方法時的情景:「太可怕了,我能感覺到自己的手心在冒汗。」

事實上,參與者描述他們聽自己唱歌的經歷是「令人尷尬的」,並在情感評分量表上與「羞恥」聯繫在一起。Van Someren及其同事觀察到,當參與者躺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設備上聽自己歌聲的片段時,他們的杏仁核(負責包括恐懼情緒在內的大腦區域)會隨著高度的電活動而爆發。

在此之後,他們在睡眠實驗室里過夜。根據腦電圖(EEG)監視器顯示,他們的REM睡眠模式差異非常大。一些人經歷了糟糕的REM睡眠,持續短暫的、被打斷的覺醒頻率高達每小時25.5次,而另一些人則享受著更安靜的REM睡眠,每小時只發生6.8次中斷。第二天,參與者們再次在fMRI中聽自己的歌聲,研究人員將他們的杏仁核活動與前一天記錄的數據進行比較。

圖片來源:《Current Biology》

研究第一作者博士生Rick Wassing發現,參與者的REM睡眠質量與杏仁核在兩天中的反應性變化之間存在顯著的統計相關性:睡醒後通過fMRI觀察到REM睡眠中斷較少參與者的杏仁核往往對自己的錄音不太敏感,而REM睡眠中斷越多的參與者,杏仁核反應越強。Van Someren說:「如果你的REM睡眠呈碎片化,那麼可能你在夜間處理任何事情都很難處理好。而作為大腦警笛的杏仁核則繼續保持敏感。」

根據先前的研究,在REM睡眠期間情感記憶的正常處理需要突觸連接在一夜之間的放鬆和收緊。Van Someren解釋說,通過這種方法,一些在昨天被標記為嚴重情緒化的事件似乎不再威脅生命,從而被重新標記為『與情緒不太相關』。在被中斷的REM睡眠中,這種重標記過程似乎不會發生。Van Someren推測,這可能與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水平的激增有關。去甲腎上腺素在REM睡眠中通常不存在,而它的缺失對突觸的可塑性至關重要。

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的神經科學家Rebecca Spencer沒有參與這項研究,她說:「習慣某些情緒記憶是有用的,但並非所有情緒記憶都該如此。例如,雖然我可以學著忍受聽自己的歌聲,但是習慣鄰居家的槍聲可並不是什麼好事。」

Spencer指出,與所有相關性研究一樣,該研究也很難確定杏仁核活動與低質量REM睡眠之間的因果關係。這項研究主要針對的是沒有心理障礙的人群,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這些發現是否適用於心理障礙患者。

該研究的樣本量很小,但正如Spencer所指出的,這已經足夠揭示出REM睡眠中斷與隔夜杏仁核調整之間的強相關性。

Kensinger寫道:「這是一項在方法論上非常複雜的研究,它對研究睡眠和情緒處理之間的關係做出了重要貢獻。」

REM睡眠中斷產生的負面影響並沒有讓神經科學家們感到驚訝。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當REM睡眠被嚴重擾亂時,它對杏仁核功能的典型有益影響可能消失。Kensinger說:「重要的不僅是REM睡眠的時長,還有睡眠質量。」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內質網融合蛋白調控膜轉運的分子機制
剛剛,科學家發現了一大堆解釋人類進化的基因……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