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粗葉耳草,見過嗎?可用於小兒麻痹症,感冒發熱咽喉痛,腸胃炎

粗葉耳草,見過嗎?可用於小兒麻痹症,感冒發熱咽喉痛,腸胃炎

粗葉耳草

來源產地

為茜草科植物粗葉耳草的全草。全年可采,鮮用或晒乾。

生於草叢、路旁及疏林下。

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別名鶯哥利、光天化戟、細茜草、大號杉刺癀、小號大角莢、茜草節節花、鍋老根、殺蟲草、節節花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

苦,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小兒麻痹症(癱瘓),感冒發熱咽喉痛,腸胃炎;外用治蛇咬傷,蜈蚣咬傷,狗咬傷。

《中藥大辭典》

甘,平。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鮮粗葉耳草五錢,葫蘆茶五錢,水煎服治小兒麻痹症;鮮粗葉耳草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治胃炎;鮮粗葉耳草一兩,水煎服,治感冒發熱;鮮粗葉耳草一兩,水煎服,渣搗爛外敷傷口治毒蛇咬傷

《中華本草》

苦;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小兒麻痹症,風濕痹痛,感冒發熱;咽喉痛;胃腸炎;蛇蟲咬傷;疔瘡癤腫

【歸經】

肺;脾經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搗爛敷傷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本草太極本草 的精彩文章:

垂花香薷,見過嗎?主流感、肺炎、支氣管炎、扁桃體炎
半邊旗,見過嗎?痢疾,黃疸,目赤腫痛,牙痛,吐血,痔瘡出血

TAG:太極本草太極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