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貿易對象中,美國位置已被「它」取代

中國貿易對象中,美國位置已被「它」取代

參考消息網7月16日報道日媒分析稱,由於貿易戰的長期化,中國的貿易結構開始發生變化。報道關注了中國海關總署7月12日發布的數據,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1~6月)中國對美國進出口總值為1.7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下降9%。美國被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超過,按國家和地區來看降至中國貿易對象的第3位,與排在首位的歐盟的差距拉大。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7月15日報道,額外關稅導致中國對美國進口銳減,一方面,中國積極開拓東南亞和歐洲市場。中國對歐盟進出口總值為2.3萬億元,增長11.2%;對東盟進出口總值為1.98萬億元,增長10.5%。在中國的貿易對象中,歐盟2004年超過日本和美國,躍居首位,美國長期處在第2位。

中國對歐盟出口堅挺

報道指出,東盟和美國的差距在半年裡超過2300億元,如果中美貿易摩擦無法在短期間內解決,美國全年或將排在第3位。如果美國的對華貿易額全年被東盟超過,將是有可比統計的1997年以來的首次。

從上半年中國對美貿易來看,自美進口3993.8億元,同比下降25.7%;對美出口1.35萬億元,同比下降2.6%。中美自2018年7月起相互徵收額外關稅,但從中國的角度來看,進口的降幅大於出口。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分析稱,對中國來說,來自美國的進口產品主要是容易找到替代供應商的農產品和能源。另一方面,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產品主要是個人電腦和手機等工業產品,調整供應鏈需要較長時間。

開拓東南亞市場姿態

報道觀察個別品類動態1~5月數值得出結論:作為美國的替代出口目的地,中國開拓東南亞等市場的姿態浮出水面,半導體、傢具等領域,都呈現出「中國對美出口同比減少、對東盟出口增長」的情況。

參考消息網了解到,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在發布會上表示,總的看,上半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外貿高質量發展有序推進。同時看到,儘管當前外部環境複雜嚴峻,中國外貿平穩增長面臨一系列挑戰,但中國外貿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外貿結構優化、動能轉換加快的趨勢沒有改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這裡藏畫真難看」!維也納一博物館自曬遊客差評
印度展示登月航天器 擬7月發射並降落月球南極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