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提高孩子對美的感悟力和鑒賞力,這幾個辦法簡單又好玩,學起來!

提高孩子對美的感悟力和鑒賞力,這幾個辦法簡單又好玩,學起來!

之前分享過Joshua的作品,他當時畫的是一片樹林。▼

提高孩子對美的感悟力和鑒賞力,這幾個辦法簡單又好玩,學起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那會兒他4歲多,他會告訴我他喜歡這個配色,覺得很暖,很舒服。我當時寫公號文跟大家分享,對於低幼的孩子來說,他們學習審美的過程也包括了藝術熏陶、人文修養、理解他人和自己,各個層面都不可或缺。

這段時間Joshua跟弟弟都迷上了古詩詞,他把他喜歡的每一首詩,都配上了圖片,「千山鳥飛絕」的畫面是長什麼樣的,「兩隻黃鸝鳴翠柳」的畫面又是什麼樣的,他會跟弟弟一起討論,然後一起畫下來,再把裡面的故事用剪刀剪出來。

提高孩子對美的感悟力和鑒賞力,這幾個辦法簡單又好玩,學起來!

當孩子跟我描述為什麼黃鸝長這個樣子的時候,我腦海中彷彿也出現了黃鸝鳴翠柳的畫面。這些在成年後我基本上很少去讓自己想像的美感,會隨著孩子的介紹浮現出來。那一刻,我感受到孩子試圖傳遞給我的他對中國古詩文化的理解。

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便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這種對生活的品味,是可以通過一個人的修養來實現的。那怎麼樣才是修養呢?對文化有鑒別力、對美好能區分好壞、知道生活如何優雅精緻,它更多的是文化和生活氛圍的長期熏陶的結果,讓一個人由內而外自然流露出這份鑒賞力。

雖然很多人生活中不認為美和藝術是剛需品,但我始終認為,一個有生活感知力、懂得審美和藝術感的人,氣質會自帶光芒,它會幫助一個人自帶品味。引導並和孩子一起討論美,是為了可以跟孩子一起去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一起去感受美所帶給我們的震撼、價值觀和好奇心。

真正對美的領悟力,會內化在每個人的言行舉止中。


01

引導孩子注意美

欣賞美、理解美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我跟大家總結幾點,我在引導孩子注意到美的過程中,我所採用的方法。

1. 分享你周圍遇到的美景

別忘了多跟孩子談談周圍遇到的美景,比如雲的形狀和樣子,跟孩子抬頭看看清晨的光是怎麼樣穿透雲層的。我們在早上上學,車窗外的風景也一直是我們討論的重點。陰天的時候,孩子眼中想像出來的畫面是怎樣的,有第一縷陽光灑進雲層的時候,孩子感受到的畫面又是怎麼樣的。我也喜歡跟孩子談論味道,比如小草、雨、花朵、泥巴的味道,小區花園看起來青翠繁茂,水塘清澈見底。

提高孩子對美的感悟力和鑒賞力,這幾個辦法簡單又好玩,學起來!

2. 討論孩子創造出的美

當孩子創造出一個作品的時候,花點時間跟孩子去討論他的設計和想法,讓孩子分享給你聽背後的故事,顏色搭配起來有多漂亮,或者你喜歡它背後的故事。不管孩子畫了什麼,讓孩子告訴你他的作品是什麼,然後孩子說了什麼就記錄下來,寫好,並且裝裱好。

時不時當成是一個故事來談談,這便是一個特別好的邀請信號。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要記住多聽,把時間留給孩子,頂多補充兩個問題,就基本上可以把作品保留下來,很多時候,孩子最開始去表達作品的時候,能說出一兩句已經很棒了。

提高孩子對美的感悟力和鑒賞力,這幾個辦法簡單又好玩,學起來!

3. 談論經歷過的美好

每天的感受也是我們內心幸福值的表現,這對我跟孩子都相當重要。我會嘗試讓一些變得不一樣,比如點上一點香薰,或者把窗帘挽好,讓光線可以更明亮透射進來,有時候也會給孩子準備泡泡澡呢,看著泡泡滿浴缸飛,孩子臉上的喜悅感,也是足夠感染我。

我也會鑽在被窩跟孩子一起讀一本書,討論裡面美好的畫面和場景,問問他們不同的色彩組合和畫面的氣氛,帶來的不同感受。同樣是描述開心的感覺,不同的繪本選擇了怎麼樣的色調變化和組合,讓孩子浸泡在美的對比里,也是無形中提升孩子的審美判斷力。

提高孩子對美的感悟力和鑒賞力,這幾個辦法簡單又好玩,學起來!

提高孩子對美的感悟力和鑒賞力,這幾個辦法簡單又好玩,學起來!


02

關注內在的不同

電影《奇蹟男孩》上線的時候,我和孩子討論過奧吉。這個小男孩,先天臉部畸形,所以從小都受到歧視。我當時是這樣子和孩子說這件事情:


正如奧吉的媽媽所說的,無論是臉上的疤痕、還是皺紋,甚至眉毛的形狀、眼睛的大小、是否有痣和酒窩,都是我們每個人的特色。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張地圖,一張在臉上,一張在心上。

我們心裡的地圖,可以幫助我們指引方向,知道我們要做什麼,要去往什麼地方。而我們臉上的地圖,是記錄著我們所走過的每一段路,它們永遠都不會醜陋。

美不美是廣義的,真正的美是發自內心的。我們也需要告訴孩子,我們不能成為別人,也不需要成為別人,但我們可以在舒適的地方,做最想要成為的自己。

提高孩子對美的感悟力和鑒賞力,這幾個辦法簡單又好玩,學起來!

有段時間我家兩個孩子也會問我,「媽媽,你覺得我穿這件衣服好看嗎?」當孩子有這個心思的時候,並不是攀比,而是孩子開始注意到五官和外形不同會在視覺上產生不同的印象。

我的回答方式是問問他們,他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問問喜歡或者喜歡自己身體的什麼地方,以及哪些方面讓他產生這樣子的想法。

討論的時候,要記得和孩子溝通一件事情:「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膚色、五官、外形、性格特徵,是幫助我們成為自己。每個人都是特別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就好像奧吉的媽媽一樣,儘力孩子展示「不同」是多麼的美麗


03

捕捉生活的細節

試試問問孩子和自己以下的問題:

1. 你家樓下的大堂一共有多少扇窗戶?

2. 當進入學校/辦公室後,看到的第一個事物是什麼呢?

3. 你最常去的一個地方,你還記得它的樣子嗎?

4. 請讓我們把眼睛閉上,想一想今天的衣服有多少個紐扣呢?

5. 你知道我在哼什麼歌曲,歌詞你還記得嗎?

6. 還記不記得去年旅行時候最喜歡/尷尬/糾結/感動的場景是什麼?

這些問題是否對你跟孩子來說,很難回答呢?對生活細節的觀察和討論,可以提高洞察力

常說世界充滿著無窮盡的驚喜、神秘和想像,但是多少忙碌的成年人真的注意到呢?我們總是一邊埋頭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卻忘了停下腳步給自己緩口氣,看看周圍的美好。如果不刻意去思索,我們或許根本察覺不了生活中稍縱即逝的美好。



我常常問自己,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比很多很多的成年人,擁有更為細膩、敏感、對生活擁有更為熱忱的內心。這部分的柔軟和天真,會隨著生活和壓力,逐漸被吞噬,最後只能用「日子太忙太累」來作為失卻美好的安慰嗎?

不願意。我積極引導並和孩子一起討論美,是因為希望我們可以一起去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一起去感受美所帶給我們的好奇心。在跟孩子一起走進這個體驗的過程,我也發現自己也一點點地,注意到生活中,曾經被我不經意忽視過的,最柔軟的美好

別讓生活中的唯美,在不經意間溜走。明明可以通過多一點的陪伴,多一點啟發,便可以讓彼此重新收穫美好,那就不要放棄。


【END】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註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