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寶貴的經驗:仔細觀察自己的身體,他發現自己將來會中風!

寶貴的經驗:仔細觀察自己的身體,他發現自己將來會中風!

寫文章以來,遇到不少網友諮詢。今天要說的這位,很有意思。他是我的老讀者了,私下交流有好幾年了。這幾年,他邊看我的文章,邊與自己的身體狀況比對。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身體規律。

最近,他跟我說,他從身體的狀況判斷,如果不好好調理的話,他將來可能會中風。沒等我追問,他很快補充說了詳細的原因。我簡單梳理一下,有下面2條:

1.他有家族中風病史。他的父親,一直都有高血壓,後來腦溢血去世。通常認為,在各種致病因素中,遺傳可佔到15%。具體數字,是否可以這麼準確,不好說。但是這說明,遺傳不是主要因素。

2.從身體情況看,有一個明顯的現象,他身體的右邊,從上到下,與左邊有些不同。具體表現為:右眼比左眼小,右鼻孔更容易堵塞,且有明顯鼻息肉。右耳聽力,不如左耳朵好。舌頭自然伸出時,有些歪斜,大部分時候歪向右側。右肺區,偶爾有痛感,左肺區沒有。脖子向右扭動時,更容易出現不適。右肩膀偶爾酸痛,左肩膀似乎沒有。

右腰,在修養過程中,出現明顯痛感,此前有老傷。與此大致對應的右腹部,按壓後有明顯痛點。右側腹股溝,在拉伸時不容易抻開。右腳的溫度,能明顯感覺到,比左腳的要低。左腳熱,右腳涼,從年輕的時候,就有這種感覺。照相時,身體會不自覺的,輕微歪向右側。這個規律,還是別人告訴他的,他自己沒發現。

難為這位網友,對自己的身體,觀察得這麼仔細。順便說一下,什麼叫體檢,這才是真正的體檢。小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定期要做體格檢查。看身體的發育情況,身高體重等,還要看平衡學習,學習能力,走路能力,指握能力,表達能力等。這是很好的檢查,不但適用於兒童,也完全適合成年人,只是可惜,成年人體檢,太借重儀器設備。

從他的情況來看,他的身體癥狀,大多出現在右側。論身體的通暢程度,左側較通,右側不太通,導致右側的功能,普遍要差一些。以眼睛來說,人出生時,雙眼是一樣大的。眼睛睜開,是需要能量氣力的,氣足就可撐得開一些。你看年齡大的人,眼睛慢慢變小,最後會眯成一條縫,這可簡單理解為,睜開眼睛的氣不足了。他的右眼小一些,自然是因為長期,沒有完全睜開,是右側氣不足的原因。

右耳聽力下降,自然也是這個原因。耳道內氣足,耳朵的鼓膜,撐的飽滿有彈性,來了聲音,自然更容易接受,聽力就好。癟了的鼓皮,是敲不響的。再說右腰和右肺,腎氣和肺氣高度相關,一個變差,另外一個必然差。

可以說,他身體的右邊,普遍氣不足,主要原因,正在於右肺和右腎的功能下降。右側腰腹痛,右側肺區痛,可直接說明,右腎和右肺有問題。右腳冷,這首先是因為氣下不來,氣行則血行,氣下不來,血也不容易下來,所以右腳溫度低。

整體來看,他這種情況,是有可能出現中風或偏癱的。當然,未必一定就是中風或偏癱,也有可能是右側先長東西。比如,他的右側鼻孔,就率先長了息肉。不過,他發現得早,如果及時調整,且調整的思路是正確的,只要長期堅持,一定會完全扭轉的。

早發現,早治療的概念,深入人心。其實,真正發現得早時,並不一定要用藥物治療。像這一例,雖然發現得早,你該怎麼治療呢。只能是依靠自己,在生活習慣上,做出對應調整,吃藥的意義不大。

這位網友,因為堅信、堅持我推薦的方法,且收到了效果,所以心理上比較平靜,沒有太多對中風的擔憂。即便現在仍然有很多癥狀,並未完全消除,但是整個人的狀態,已經不同了。這也就是為什麼,他能坦然跟我交流的原因。

我強調多次,氣,具有很好的糾偏能力,只要在體內循環暢通,周流無阻,可以幫助人體恢復平衡。氣正,推動身正。氣的滲透性、逸散性較強,血過不去的時候,氣還是能慢慢過去。只要長期有氣過去,自然就能逐步疏通。

偏癱,是很嚴重的情況,不但血過不去,氣也完全過不去,因此就不能動了,到那時就比較麻煩。現在只要有目標的練氣、集氣,讓氣足了以後,去疏通,去調整,自然就能慢慢恢復。此外,在身體使用過程,盡量注意姿勢的平衡。也可有意識的,用姿勢去糾偏。以此例來說,可以練習單腿站立,且要多練右腳。他可能並未發現,他的右腿單立時間,一定沒有左腿長。本文由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原創首發,微信公眾號同名!

有些女性,兩個乳房不是一樣大,兩個眼角的魚尾紋不一樣大,左臉和右臉,大小不一樣。還有,有些人中風之後,嘴角歪向一邊,怎麼也還不了原,一隻手力氣大,一隻手力氣小,一隻腿有勁,一隻腿沒勁,這些情況,都是氣血不平衡。此時,應先調節氣的平衡。還是那句話,氣正推動身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的精彩文章:

當局者迷,終極之道!
身體用對了,自然不生病,正確使用身體,這是最重要的一句話!

TAG: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