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燥」有用的話,還要「靜靜」幹嗎?心靜則清,心清則明

「燥」有用的話,還要「靜靜」幹嗎?心靜則清,心清則明

「燥」有用的話,還要「靜靜」幹嗎?心靜則清,心清則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泥濘路上


靜能生智,智者之所以不惑,除了學問,更重要是心靜。想要把這個世界看清,先要沉澱自己的心。心亂一切亂,別讓一顆小石子擊碎心智。

某日,坦山和尚與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條泥濘小路上,此時,天正下著大雨。

他倆在一個拐彎處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為身著綢布衣裳和絲質衣帶而無法跨過那條泥路。

「來吧,姑娘,」坦山說道,然後就把那位姑娘抱過了泥路,放下後又繼續趕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悶聲不響,最後終於按捺不住,向坦山發問:「我們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別是年輕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險的,你為什麼要那樣做?」

「什麼?那個女人嗎?」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還抱著嗎?」

「燥」有用的話,還要「靜靜」幹嗎?心靜則清,心清則明

2、一杯茶


人生有太多的東西需要放下。有的人拿不起,也就無所謂放得下,有的人拿得起,卻放不下。拿不起就庸庸碌碌,放不下就疲憊不堪。

南隱是日本明治時代的一位禪師。有一天,有位大學教授特來向他問禪,他只以茶相待。

他將茶水注入這位來賓的杯子,直到杯滿,而後又繼續注入。

這位教授眼睜睜地望著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終於說道:「已經漫出來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這隻杯子一樣,」南隱答道,「裡面裝滿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對你說禪?」

「燥」有用的話,還要「靜靜」幹嗎?心靜則清,心清則明

3、悟性如光

心浮氣躁之人,做人缺乏和善,做事缺乏耐心,勢必會讓人生陷入僵局。剋制浮躁,唯有靜心。讓心靜下來,你才能讀懂自己、看清未來。

讀佛經。

一個人問佛祖:「您所說的極樂世界,我看不見,怎麼能夠相信呢?」

佛祖把那個人帶進一間漆黑的屋子,告訴他:「牆角有一把鎚子。」

那個人不管是瞪大眼睛,還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見五指,只好說我看不見。

佛祖點燃了一支蠟燭,牆角果然有一把鎚子。

你看不見的,就不存在嗎?

「燥」有用的話,還要「靜靜」幹嗎?心靜則清,心清則明

4、修佛


生活原不苦,苦的是慾望過多;心靈本無累,累的是攫取太甚。人生的歷程,就是欲壑漸少,追逐遞減;命運的深層次意義,就是要學會放棄和等待,放棄一切喧囂浮華,等待靈魂慢慢地安靜。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廟找禪師問道。

禪師問:「你到這兒來是幹什麼的?」

那人說:「我是來修佛的。」

禪師答:「佛沒壞,不用修,先修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蔣書房 的精彩文章:

人生如茶,浮&沉隨心
所謂靜心,其實是我們非常態的心境

TAG:老蔣書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