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讓人痛恨的漢奸,卻改變了康熙出賣台灣的想法

一個讓人痛恨的漢奸,卻改變了康熙出賣台灣的想法

自古以來,台灣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除了甲午戰爭後,清政府出賣台灣給日本之外,其實還有一次出賣台灣行為,而且還是歷史名聲很高的康熙。幸好,一個讓人痛恨、自私自利的漢奸,改變了康熙出賣台灣的想法,為中國保住了台灣。

1661年,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了台灣。然而,對於清政府來說,鄭成功和鄭氏集團的存在,卻是如鯁在喉,因為鄭氏集團是旗幟鮮明的抗清者。更為重要的是,滿人稀少漢人眾多,一旦留下一個反清勢力,這就必然給後續統治留下巨大的隱患,容易喚醒國內抗清思想。

而且,清廷和鄭成功,除了國恨之外還有家仇。鄭芝龍投降清軍之後,卻立即被軟禁,鄭成功的母親遭到清軍羞辱而自殺。後來,鄭芝龍一家100多口,被清廷全部斬殺。家仇國恨之下,鄭成功抗清之心如何不堅決?

所以,對清廷而言,必須除掉台灣鄭氏集團,不惜一切代價。正因如此,清廷和康熙甚至出台臭名昭著的遷海令,比如限定從廣東到山東的沿海30里範圍內居民,三天之內必須全部搬遷,否則殺無赦,後來康熙還出台很多殘忍政策,導致數百萬人死亡,目的就是「堅壁清野」。

但「南船北馬」,滿人又不懂水軍,更何況是在大海上作戰,而鄭氏集團曾是海上霸主,因此想要渡海攻打台灣,就需要依仗漢奸,比如讓人痛恨的施琅!

對於施琅叛變鄭成功,歷史上有多種說法,但導火索都是違令擅殺鄭氏親隨曾德,於是讓鄭成功極為惱火,就捉拿施琅一家人,包括弟弟施顯、父親施大宣。由於施琅在親信的幫助之下,逃到了清統區,這讓鄭成功大怒,就此斬殺了施顯和施大宣,最終導致施琅和鄭成功之間的關係,徹底走向了決裂,隨即施琅死心塌地的為清軍賣命。

這一段歷史聽起來簡單,但實際上迷霧重重,比如施顯和施大宣是不是大貪污,曾德該不該死,施琅究竟何時降清等問題,歷史上有多種說法。如今,很多史學家譴責鄭成功,認為他殺施顯和施大宣是偏激行為,然而卻鮮有史學家譴責殺了鄭芝龍一家100多口的清朝。

但不管如何,施琅降清的確讓人痛恨,因為他的降清,不是為了正義的目的,說到底就是自私自利。收復台灣之後的行為,也佐證了這一點。

1652年,施琅降清,但卻一直沒有得到真正重用。直到1662年(康熙元年),施琅被任命為福建水師提督,算是得到了重用。然而海軍不是那麼容易建立的,需要長期積累,加上清廷內部紛爭(鰲拜不願遠征台灣),一直到1882年平定三藩之後,康熙才正式決定攻打台灣,並於第二年平定台灣。

然而,史料中極少提及的是,從1661年到1683年的22年間,參與進攻台灣的勢力,實際上還有一股,即荷蘭海軍!

《台灣外志》亦載:「荷蘭揆一王領戰船為前導,合李率泰水師,用力爭戰,平定沿海諸島,原約合師代彼恢復台灣……」。康熙十八年二月(1679年),康熙又「特諭荷蘭國王,令具夾板船二十艘,載勁兵協力攻取二島。」

為何荷蘭人會參與清廷攻台戰爭?原因很簡單:一是鄭氏集團曾是東亞霸主,對荷蘭人的遠東戰略威脅極大,所以能藉助清廷消滅之,肯定拍手歡迎;二是康熙以台灣為酬勞,換取荷蘭人進攻台灣。

克服金,廈兩島後,聯軍應馳往台灣,攻取此島後,清軍應將該島以及一切城堡物件交與荷人,以供荷人居住。

正因如此,曾經佔領過台灣的荷蘭人,自然樂意這一交換,既能消滅宿敵,又能佔領台灣,可謂一舉兩得。

為何康熙會答應這一交換?如今看來不可思議,但在當時就這麼發生了,甚至在平定台灣之後,清廷專門商討台灣去留會議,幾乎滿漢文武大臣都一致同意,比如當時清廷看法,包括李光地等人都同意放棄台灣。

台灣孤懸海外,易藪賊,欲棄之.......海外泥丸,不足為中國加廣,裸體文身之番,不足與共守,日費天府金錢於無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任夷人居之,而納款通貢,即為荷蘭有亦聽之。

從清廷與荷蘭人的此前協議來看,康熙顯然也同意了這一點。

但這時施琅卻不同意,一針見血的指出「(台灣)乃江、浙、閩、粵四省之左護……台灣一地,雖屬外島,實關四省之要害……棄之必釀成大禍,留之誠永固邊圉」,認為一旦棄台,那麼就又會變成抗清勢力的大本營,對四省造成危害。

最終,施琅的這一觀點改變了康熙出賣台灣的想法,保住了台灣。從本質上說,康熙不是考慮荷蘭人對清朝的可能威脅,而是考慮抗清勢力利用台灣的問題,說到底防漢不防外。

對於台灣,從康熙到慈禧,其實都沒有真正意識到它的戰略地位。所以,甲午戰爭之後,馬關條約中清廷就輕易的把台灣割讓給了日本。顯然,在清廷眼裡,台灣並非必須品,而是可有可無,否則又如何先準備出賣給荷蘭,後又割讓給日本?

值得一提的是,施琅這一番話,究竟是出於公心還是私心,如今不得而知,但事後施琅卻成為台灣最大的地主,建立施侯租田園收租,「施侯大租」一直延續到日本佔領台灣,甚至台海捕魚之人,都要向施琅家族交稅,否則不準捕魚。

另外,《台灣文獻》中還提到一件事,就是施琅曾與英、荷兩國滯台人員接觸,提出以「台灣歸還荷蘭」等方式,誘引英、荷兩國人前往福建或台灣貿易,並以「外國貪涎」為由,最後以洋人貪婪為由,促成官方海禁,由此達成讓福建外貿商壟斷中國外貿的目標。但這一目標卻遭到洋人拒絕,最終施琅才對康熙說了那一番話,由此實施第二套方案:成為台灣地頭蛇。

如今,史學界對康熙、施琅評價很高,《康熙王朝》、《施琅大將軍》等影視作品的播出,讓康熙、施琅聲望一時無兩,但撥開歷史迷霧,卻可能發現很多不堪入目之處。從史料上看,施琅沒有史學家評價的那麼高尚,反而是自私自利唯利是圖之輩,康熙也非戰略眼光、國際眼光很高的皇帝。只是統治的需要,將他們神話或美化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家雜評 的精彩文章:

中原漢人靠胡人輸血才有活力?看一看這三次「難民收容」再說!
江蘇挖出一座古墓,或解開范蠡命運之謎,學者感慨:現實太殘酷

TAG:百家雜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