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伊朗罕見主動提出和談,歐洲三國為其發聲,美國立即作出了回應

伊朗罕見主動提出和談,歐洲三國為其發聲,美國立即作出了回應

經過航母部署、擊落無人機、提高鈾濃度、扣押油輪等一系列事件發酵,美伊局勢似乎已經亂成了一鍋粥。看似戰爭一觸即發,但所謂「物極必反」,正是在這種亂如麻的局勢中,卻出現了一絲和平的曙光。

據媒體最新報道,7月14日,伊朗總統表示如果美國人取消制裁併重返2015年的核協議,伊朗願意與美國進行和談。而伊朗軍隊的指揮官也表示,伊朗從未發起任何戰爭,也不會永遠這樣做。對比此前伊朗對美國人堅決不服軟的態度,此次主動求和實屬罕見。

有意思的是就在伊朗發表了願意談判的同一天,法國外長表示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是錯誤的,讓伊朗鈾濃縮超出協議規定的範圍將會通向一條戰爭的道路。而且英國、法國和德國這三個參與了伊朗核協議的歐洲國家發表聯合了聲明,呼籲美伊雙方重回對話。

英國、法國和德國作為美國的北約盟友,這一次卻站在伊朗這一邊為其發聲,說明了一個情況,那就是美國人對伊朗的「包圍」並沒有得到盟友的廣泛支持。歐洲國家很清楚,一旦美伊真的動起手來,對自己只會弊大於利。從美軍進軍伊拉克與阿富汗開始,歐洲盟友曾積極充當美國的「開路先鋒」,然而到最後也沒見得撈到什麼好處,除了幫助美國人分擔戰爭成本之外,反而像是類似難民問題等戰爭後遺症波及到了歐洲,讓歐洲至今都受其苦。

況且中東國家裡歐洲也近,我們知道伊朗有著不俗的導彈實力,連美國引以為傲的「全球鷹」無人機都被伊朗導彈所擊落,因此伊朗搞不好有將導彈投放到歐洲國家的能力。而美國本土處在「山高皇帝遠」的地方,並無後顧之憂。何況伊朗人要是真的弄出了核武器,歐洲恐怕真的會陷入癲狂。

歐洲國家明白,伊朗的癥結就在於美國。因為美國人的制裁,伊朗石油難以運出去,經濟命脈被鉗制住。伊朗人很清楚如果自己一開始服軟了,必然會被美國人趁虛而入,因此伊朗選擇的策略就是不斷挑戰美國人的底線,從而給自己掙的談判的資本。就像伊朗宣布不再履行伊核協議,打算將鈾濃度提升至20%,更多的也是一種象徵意味,而非必須造出核武器不可。伊朗人明白,每被美國人封鎖的每一天,都是自己最難熬的一天,因此伊朗才動作不斷,為的就是能想辦法打破這樣的僵局。

同樣對美國人來說,與伊朗耗下去也是很艱難的。考慮到龐大的戰爭成本,美國人並不希望和伊朗開戰,然而伊朗卻多次主動出擊,讓美國人失去剛開始的銳氣。而且因為受到與伊朗對峙的牽連,美國人在亞太、地中海與拉美等地區的戰略計劃都受到掣肘。

美伊兩方都企圖拿時間耗光對方的精力,但卻陷入了一種僵局,因此看似美伊之間矛盾愈發擴大,卻也出現了和談的可能性。在伊朗做出了和談要求後,美國方面立即作出了回應,國務卿蓬佩奧表示將會同意向伊朗總統簽署簽證,以方便其前往紐約參加下周的聯合國會議,共議和談之事,而這也讓已經陷入膠著的美伊關係出現轉機。(子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號哨所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被燒的潛艇,可能是秘密武器,普京下重要指令,美軍很擔心
美國人:這件事「幾乎肯定」就是伊朗乾的,卻用排除法來指認兇手

TAG:一號哨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