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6小時後,產婦子宮失蹤!進產房前,這些知識你和家人都得了解
去年一則新聞報道,湖南一女子順產6小時後未被告知原因就被切除了子宮。
視頻來源:騰訊新聞
產婦家屬說:產婦順產後在產房滯留了6個小時,其間醫務人員一直未告知緣由,只說放心,一會兒就好了。直到最後,醫生拿個本子說馬上簽字,不簽字人就死了,家屬趕緊簽了字。
事後家屬追問醫生原因,醫生表示:可能是羊水栓塞。
但這一說法遭到了家屬張某的質疑,他認為羊水栓塞是出現在分娩中的,當時他們已經得到了母子平安的消息。
11月17日,張家界衛計委介入調查,21日,通報了調查結果:
「具備手術指征」
「疑似羊水栓塞」
「相關人員均具有相關專業的執業資質」
「術前對患者丈夫張某進行了告知,並簽署了《手術知情同意書》。」
也就是說按照張家界衛計委的通報,醫院在這件事的處理上,其實是符合流程的。
從產婦當時的情況來看,產後出血且經藥物及止血處理後,仍無法止血,的確存在羊水栓塞的風險。
而對醫生來說,即使是疑似,也必須當機立斷的處理,菌菌在劉強東妹妹去世那篇文章中說過,羊水栓塞是一種致死率奇高,且發病速度非常快的疾病,幾分鐘之內病人可能就會沒命。
而且這種病發生的比較少,很多醫生一輩子可能都沒見過,很容易忽略。
所以這時候醫生如果不果斷處理,甚至是經驗不足,產婦可能失去的就是生命。
這件事之所以會引起廣泛的關注,還是因為當前緊張的醫患關係,一旦有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被無限放大,成為焦點。
這種事情的發生,一方面這在督促我們的醫療體制更加規範合理,可另一方面,也更加劇著醫患關係的緊張。
菌菌當醫生這十幾年,也碰到過一起羊水栓塞病例,產婦生完孩子突然大出血,幸虧當時的主刀醫生經驗豐富,判斷這可能是羊水栓塞,立即讓家屬簽字做手術。
就在醫生出去準備手術的時候,產婦的丈夫衝過來緊緊抱住了醫生的腿,不讓醫生離開。
醫生立即讓旁邊的人拉開產婦的丈夫,一邊叫保安來處理,一邊告訴他如果想讓妻子活命,就趕緊放開他,自己去網上查關於羊水栓塞的資料。
幸好產婦最終搶救了過來,醫生一出去,產婦的丈夫就跪在地上朝著他磕了好幾個頭。
後來產婦的丈夫說,在搶救的這段時間,他拿著手機查了很多關於羊水栓塞的資料,才知道這個病是多麼兇險,才知道是醫生的當機立斷救了他妻子的生命。
還有就是新聞中家屬說到的「未被告知」「提前不知情」,其實這在很多醫院基本上不會發生。
因為在進醫院的時候就會簽一份協議,上面就包括了生產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問題,例如可能需要側切,可能會順轉剖等。
但一方面,很多情況下因為時間比較緊張,產婦和家屬並不會仔細看,而醫護人員也沒有詳細的解說,所以才出現了一些「不知情」的情況。
關於這個新聞,我們更想告訴各位的是:在生產時,發生了特殊情況,醫生可能來不及告知你詳情,就一邊採取措施,一邊跟家屬通知,等你簽完字,措施已經做完了,這就導致了另一種的「事前未告知」。
例如下面這些情況:
1. 不可控制的大出血
產後大出血對產婦來說是非常致命的,其中的一種原因就是羊水栓塞。
2. 剖宮產
當正常陰道分娩遇到胎兒窘迫、子宮破裂、子癇發作、產婦大出血短時間內不能分娩等情況時,醫生也很可能會來不及跟產婦和家屬解釋過多,就實施剖宮產手術。
3. 側切
通常情況下,醫生會根據產婦的會陰條件、胎兒大小等情況評估側切與撕裂哪個對產婦的傷害最小。
在側切前醫生都會告知產婦,並徵詢產婦的意見。
但如果分娩過程中,產婦會陰過緊、胎兒過大、出現難產,一旦耽擱產婦和嬰兒的生命都會受到威脅時,醫生很可能會一邊告知你情況一邊進行側切。
需要強調的是,無論是什麼緊急的情況,醫生都會履行告知義務,不會在患者和家屬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手術操作。
新聞中的張家界大眾醫院的確履行了告知義務,但我不得不說,院方在與患者家屬溝通方面確實做的不夠好。
如果在產婦觀察的6個小時里,院方能有專人在各個階段都和家屬保持溝通,相信就不會出現這樣的糾紛了。
這也體現出我們國家產前教育的不完善,很多產婦和家屬其實並不了解分娩時的各種風險,而醫護人員在生產前,也沒有很好的跟產婦和家屬溝通,導致原本簡單的事情擴大化。
但無論如何,請你們相信,現在這樣的醫療技術下,一般孕媽都是可以順利分娩的。所以大家不必太擔心,調整好心態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就好!分娩一定會很順利的~
而且讓所有的孕媽都能母子平安、健康喜樂是所有醫生的願望,醫生做出的每一個決斷都是經過風險判斷後選擇的對產婦最有利的方案,醫生不會拿產婦的安危開玩笑,也不會拿產婦的器官開玩笑。
所以,請轉發給你的老公和家人,讓他們知道。入產房之前的產房教育、分娩知識也一定要認真聽。
最近很多媽媽在後台留言
說找不到菌菌了
為了防止媽媽們在人群中走散
特意做了一個小教程
為十月菌點亮星標/
每天早上七點
菌菌為媽媽們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
※哺乳期會懷孕嗎?
※為啥越來越多的孕媽不想去產檢?藏在它背後的真相讓人難以忍受
TAG:十月呵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