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2019上半年的矽谷:白駒過隙,日轉星移

2019上半年的矽谷:白駒過隙,日轉星移

2019上半年,矽谷活力依舊:Zoom、Slack、Uber、Lyft、Pinterest、Beyond Meat等科技公司上市熱潮帶來新一輪的造富運動;創業公司上市數量與投資數量的蓬勃讓上半年成為近十年投資最活躍的周期之一;生機勃勃的時代里,中資機構在中美經貿摩擦的陰影下黯然消沉,備受打擊。 ? 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最好的時代。創業者激情四射,投資人鬥志昂揚,屬於創投的矽谷生機盎然。如我在年初CES的文章中所寫,盛世繁華與暗流涌動並存。除了那些無法避免的系統性風險,一切似乎都朝著更理想的未來走去。 ? 謹以此文,紀念這獨特半年的白駒過隙,日轉星移。 ? Zoom 2017財年營收6082萬美元,2018財年營收1.51億美元,2019財年營收3.31億美元,逐年翻番。2019財年凈利潤758萬美元,直接扭轉上個財年虧損的382萬美金。卓越的盈利能力和極高的用戶粘性,也讓公司在上市前夕有了提高了9%發行價的底氣。 ? 儘管上市前上調價格,但依然成就了IPO首日Zoom市值大漲72%的傳奇。 ? 與Zoom一起高歌猛進的還有敢於繞過傳統IPO直接上市的Slack:沒有投行,沒有新股,沒有投資鎖定期;創立8 個月估值達到10 億美金;擁有包括Dropbox、GoogleDrive、Github等90多款第三方軟體介面;日活用戶過 千萬、付費人數8.8 萬。這個為了開發遊戲而偶然建立的協作平台上市首日股價大漲48.54%。 ? 對於Slack的直接上市,財富雜誌曾評價:「如果說首次公開募股(IPO)就像一場婚禮,那麼直接上市就像是私奔。」但充足的現金流,優質的品牌形象和業務模式,穩定的付費用戶和營收規模,都是Slack敢於」私奔」的原因。 於我而言,Zoom和Slack的成功是對「如果巨頭進入這個行業你們怎麼辦,或,現在行業領袖已經有類似產品了你們還是算了吧」(想想之於Zoom的Skype和Webex和之於Slack的Microsof Team和Google Hangouts)這樣觀點的一擊響亮的耳光。 ? 這亦是科技企業另類打法的成功,即利用發展中國家人力資源的低成本保持高利潤和增長速度。正如Zoom在上市文件中寫道:「我們的產品開發團隊主要在中國,那裡的人力成本比其他許多地區的成本都要低。如果我們將我們的產品開發團隊從中國轉移到其他地區,那麼我們可能需要承擔更高的運營費用,這將對我們的運營利潤率造成不利影響,並損害我們的業務。」 ? 或許未來會有更多類似Zoom的中美跨境企業的高歌猛進。 ? Zoom和Slack在二級市場上的攻城拔寨令人記憶猶新,但沒有穩定正向現金流的科技公司上市卻是一波多折。 ? 儘管2018年虧損9億美金,但是Lyft還是搶先一步於Uber上市,成為第一家上市的網約車公司,為2019美國科技獨角獸的批量IPO拉開了帷幕。然而,雖然上市首日收漲8.74%,第二天Lyft股價大跌近12%,市值蒸發近五分之一。 ? 這一度造成了科技股投資的恐慌,畢竟Lyft上市是繼2017年Snap以來最大的美國科技公司IPO。 ? 因此也不難解釋一個半月後老冤家Uber進行IPO定價時的小心翼翼,儘管2018年市場曾經對 「交通界的亞馬遜」頗為看好,且其市場份額和業務領域不斷拓展,但Uber仍然面臨著高額虧損和盈利無望的可能。4月26日Uber向美國證監會遞交的文件顯示,IPO定價區間為44至50美元,估值在737億至838億美元之間。 ? 最終,雖然此次Uber IPO創下多個記錄:81億美元融資,繼2014年阿里以來美股融資規模最大IPO;上市估值755億美元,繼2007年Facebook以來市值規模最大IPO。但Uber還是於上市當天破發收跌7.64%,市值降到了700億美元以下。這去年12月剛剛發布的1200億美元估值相去甚遠。 ? 排開業績慘淡的出行巨頭,還有兩個科技公司的上市表現讓人感到驚奇: ? 月活用戶2.65億三分之二為女性;收入增長60%,2018年虧損6256萬美元;Pinterest的上市可能是矽谷科技獨角獸里最為慘烈的:發行價格範圍每股15至17美元,估值在100億至113億美元之間。與Pinterest 2017年上市前最後一輪募資的123億美元估值、21.54美元的預期大相徑庭。 ?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流血上市的Pinterest自IPO以來股價上漲50%以上。高盛稱,「與其相對不成熟的商業模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該公司向用戶提供的服務則是成熟的。」 ? 還有就是暴漲543%的Beyond Meat:5月上市,2個月內漲幅秒殺全場成為增長最快的科技公司。其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氣勢令人瞠目結舌。 ? 老道消息在《姑娘和投資人喜歡的是同一種創業者》中告訴我們的,沒有盈利沒關係,沒有盈利,記得給大家想像空間。 ? 雖然作為肉食愛好者我也不知道人造肉食的想像空間在哪。 ? 2018年年末,矽谷投資權威機構PitchBook和風投協會NVCA發布《2018年第四季度風投監測報告》,宣布2018年全美完成的256支風投基金560億美元的募資,創下了歷史最高的募資記錄;近8383家風投支持的企業融資總額超1309億美元;864家風險投資的企業退出,總估值超1200億美元,較去年同比增長33%。 ? 根據目前可以找到的數據,2019年上半年可能會成為近十年來風險投資最活躍的半年。無論是上市數量,還是投資數量,風險投資的活躍如同矽谷的縮影,讓人頗為感嘆行業的欣欣向榮。 據Pitchbook資料顯示,延續2018年第四季的熱潮,2019年第一季度成為了近10年來風險投資第二活躍的季度。這主要歸功於中晚期投資的給力。而此消彼長的,則是早期投資的謹慎——與2015年第一季度的1483個投資項目比,2019年第一季度僅有828項目的投資。 ? 同時,在IPO和准IPO輪亦看到更多風險投資機構的身影。本季度還出現了D 輪投前估值超過十億美金的歷史盛況,看來上文提到的IPO熱潮也讓矽谷風險投資機構更傾向於穩健清晰的回報。 ? 此外,矽谷的企業投資團隊(CVC)的表現也不遑多讓,很多增長期項目也可以看到諸如Google Ventures、軟銀、亞馬遜等企業投資部的身影。據Pitchbook統計,2018年企業投資團隊貢獻了超過一半的風險投資金額,而這一趨勢在2019年上半年依然得到很好延續。 ? 投資趨勢整體趨向成熟。新技術在垂直領域的應用升級則是上半年矽谷投資的核心話題。 ? FusionFund創始合伙人張璐說,2019年上半年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新科技周期,無論是新興生產產業還是傳統工業產業,在科技升級、效能提升、成本降低上是獨特的時間節點: ? 一是低成本感測器的大量普及讓企業可以通過感測器收集大量數據,之後的軟體技術進行數據的優化,個性化服務,和及時反饋等等。隨著整個網路技術的提升,5G增加帶寬頻來的邊緣計算也賦予感測器更強的處理信息的能力。 ? 二是新的技術在醫療產業上的應用,醫療行業長期以來的數據過量問題,反倒成為AI在該行業發展的養料和基礎。 ? 最後是傳統行業諸如保險和金融業的工具化快速整合。新技術以工具的方式,幫助產業進行更強的效能提升,更加個性化的數據分析,從而捕捉經濟大趨勢的變化形態,優化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數據走向。 ? 復星銳正董事總經理邱諄亦表示,2019上半年他們將繼續以人工智慧為主題,在多個垂直領域縱深式挖掘,如交通領域(無人駕駛以及其周邊)、AI醫療、智能製造等;同時探索AI在水平或者垂直領域實現全棧式服務如客服、人事、法務的顛覆性能力;以及AI對於企業服務生產力工具和基礎設施的改造。 ? 「2019年上半年,我們持續看到客戶端數字化和企業雲端化的應用場景,這兩個趨勢都將為多個的領域打開新的機會,比如企業AI應用和效率工具等。」思科戰略部的Tom Cong說,「而多個創業公司的退出與去年大筆的基金融資也將慢慢影響2019年的投資走向。」 ? Tom總結,產品市場應用、人才戰略、業務拓展效率、用戶使用率等企業基因依然是決定創業公司生死的基本元素。創業者可以被宏觀環境所影響,但是不能被風吹草動所左右。 ? 2019年上半年的矽谷,中國是繞不開的話題。 ? 與2016年浩浩蕩蕩的中國政府企業出海相對的,是2018年開始的中美經貿摩擦硝煙瀰漫帶來的低谷。而華為禁令無疑讓中美關係達到冰點,雖然日前雙方領導人會面帶來的貿易談判重啟讓看似膠著的局面有了一絲轉機,但中美關係不復從前已經是雙方人民的共識。 ? 當一切的變化已不可逆,歷史向著應有的方向浩浩蕩蕩地駛去。 ? 中美關係的冰點對矽谷中資投資機構是一場噩夢。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因為中美關係問題,曾經一度因為其資金和獨特資源的中國投資機構已漸漸不受歡迎。這篇在矽谷創投圈刷屏的文章中指出了包括丹華資本、創新工場、中關村等一眾中資背景的創投機構被全線點名,而沒有被點名的中資背景投資機構或是撤資回巢、或是蟄伏過冬,曾經百舸爭流千帆競逐的中資出海如今在矽谷已然黯然消沉、備受打擊。 ? 不僅中國投資機構在矽谷的發展止步不前,創業者對接受中資機構投資的行為也越來越謹慎,甚至出現了創始人要求中資投資人退股的現象。 ? 這樣看似非禮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有矽谷投資機構對金融媒體Reuters爆料,至少10家他知道的創業公司在接受中國資金時需要通過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的批准,這無疑為矽谷創業公司的中國融資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 ? Reuters還報道,2018年中資投資者曾在矽谷創造橫跨35個行業30億美金的投資記錄,這一數字的增長在2019年中美經貿摩擦的大背景下戛然而止。 ? 不知不覺但可以預料地,矽谷中資機構的新時代開始了。 ? 除了矽谷投資外,中美經貿摩擦的陰影也影響到了矽谷學生和在職人士的生活。 ? 斯坦福大學數據分析在讀碩士Zoe Dave(化名)說,據他了解,受中美經貿摩擦影響,MIT在2019年的本科錄取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的名額為零,而發表學術無國界的斯坦福大學亦延緩了所有來自大陸候選人的面試。同時,2019年上半年大批STEM(統計、技術、工程、數學)專業學生在中國的留學簽證或是多重審核,或止步不前,不論是在讀碩士還是工作校友。就算在谷歌亞馬遜等知名科技企業也未能倖免。 ? 這亦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中美關係對矽谷群眾的進退維谷。 ? 當然對於立志回國創業者來說,在美的步履維艱也未必是壞事,矽谷人才專家、前特斯拉亞太區高級人才顧問張琦則從中國發展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 ? 1)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就業的難度增加,更多優秀的年輕人回國發展; ? 2)華人創業團隊在美國融資的難度增加,回國融資相對具有優勢 ? 3)中美關係導致中國對技術原創新的需求增加,對於有自己技術的華人團隊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 ? 此外,2019上半年的矽谷還有很多引人入勝的故事:Facebook發幣,A16Z去VC化,AIoT和5G在各個領域應用崛起,特斯拉退市鬧劇,蘋果首席設計師離職,騰訊收購美國版貼吧Reddit等等,都讓上半年的矽谷精彩異常。 ? 如狄更斯所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 2019上半年的矽谷,歌舞昇平與兵荒馬亂並存,科技公司上市熱潮帶來新一輪的造富運動;創業公司上市數量與投資數量的蓬勃讓整個矽谷都感受到半年經濟增長的活躍;只是,這樣生機勃勃的時期里,中國投資機構在中美經貿摩擦的陰影下黯然不語,備受打擊。 ? 文章寫完的時候,矽谷依然充斥著「你家娃今年幾歲了」 「學區房又要漲價了「」谷歌又在聖何塞拿地了」「我老公拿了facebook offer,現在區塊鏈應用到底開不靠譜啊」「比特幣漲到1W3了你說我當時怎麼就把它拋了」等人間煙火,似乎半年的風平浪靜與波濤洶湧都與另一個矽谷無關。 ?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哪怕時間白駒過隙,世界日轉星移,那些被遺忘的與被仰望的並存,生活依然是本來的顏色吧。 ? 2019上半年,矽谷依然一樣,矽谷已大不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壹財經 的精彩文章:

5月網貸行業月報:正常運營平台剩879家,這些平台註冊資本不少於5億
立根租賃總經理曹新華:全球詢價 立根租賃成功引入境外資金超50億

TAG:零壹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