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有沒有一個方子能夠搞定四時感冒?《局方》告訴你,沒它不行

有沒有一個方子能夠搞定四時感冒?《局方》告訴你,沒它不行

記得以前在讀《湯頭歌訣》時,曾讀到一個方子的歌訣,其中一句「四時感冒有奇功」讓我眼前一亮。當時心想,哇!這是什麼方子,居然這麼厲害?四時感冒都能遊刃有餘,肯定是一個不俗的方子,後來仔細來研讀,發現這個方子就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簡稱《局方》)收錄的人蔘敗毒散。

人蔘敗毒散這麼神奇,那麼究竟是由哪些藥物組成的呢?按照《局方》記載,全方由「柴胡(去苗)、甘草、桔梗、人蔘(去蘆)、川芎、茯苓(去皮)、枳殼(去瓤,麩炒)、前胡(去苗,洗)、羌活(去苗)、獨活(去苗)各三十兩」組成,按照方葯的炮製方法,是將這些葯做成粗末,每次服用時,取二錢(相當於現代的6g)葯末,用水一大盞(大約150毫升),加入生薑和薄荷少許,一起煎煮至七分(150毫升的70%,約100毫升),除去藥渣後,隨時服用,如果病症偏寒就趁熱喝葯,如果病症偏熱就溫服。

人蔘敗毒散的適應證究竟有哪些呢?按照《局方》的記載,「治傷寒時氣,頭痛項強,壯熱惡寒,身體煩疼,及寒壅咳嗽,鼻塞聲重,風痰頭痛,嘔噦寒熱,並皆治之」。現代臨床研究還發現,本方可以用於急性病毒性肝炎、嬰幼兒腹瀉等症。可以說是一個適用範圍極其廣泛的方子。

那麼,這個人參敗毒散為什麼會有這麼好的作用呢?它的配伍有什麼獨到之處呢?清代名醫汪昂在《醫方集解》中這樣說到,「羌活入太陽而理游風;獨活入少陰而理伏風,兼能去濕除痛;柴胡散熱升清,協川芎和血平肝,以治頭痛目昏;前胡、枳殼降氣行痰,協桔梗、茯苓以泄肺熱而除濕消腫;甘草和里而發表;人蔘輔正以匡邪,疏導經絡,表散邪滯」。另外,煎藥時加入生薑、薄荷目的在於協助發散表寒,主要起到一個引葯的作用。

全方以人蔘為名,可見人蔘在這個方子里的重要性,正如清代名醫張璐所說,「其立方之妙,全在人蔘一味,力致開合」,而溫病四大家之一的吳鞠通也發現此方「人蔘為君,坐鎮中州」的奧秘,而清代名醫張秉成的認識與汪昂的認識基本一致,都是認為人蔘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而這裡所謂的敗毒,實際上是祛邪的意思,而並非去毒的意思,正如明代醫學家吳鶴皋所說:「培其正氣,敗其邪氣,故曰敗毒。」

綜合來說,人蔘敗毒散具有扶正祛邪、疏導經絡、表散邪滯的功效,可用於正氣不足、感冒風寒濕邪,或瘡瘍、痢疾初起,而出現的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痛,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苔白膩,脈浮而重按無力等症。由於本方具有「益氣解表、散風祛濕」的作用,所以對於「四時感冒」的確有一手。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金蘭,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蘭中醫學社 的精彩文章:

這個方子「厲害」了!能治療「神經官能症」,估計張仲景也沒想到
脈為什麼會搏動運行?看看明代聖醫李時珍如何解說?

TAG:金蘭中醫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