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三伏天,「冬病夏治」好時節,做好4件事,不留病根,秋冬少生病

三伏天,「冬病夏治」好時節,做好4件事,不留病根,秋冬少生病

「過不好三伏,容易落病根」!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也是最佳的養生時節。

三伏天,「冬病夏治」好時節

「冬病夏治」,源於《內經》中提出的「春夏養陽」的養生法則。

夏天陽氣盛,體內陰濕亦外泄,通過人為調和,增補陽氣,散寒祛邪。

一旦,在夏季,體內有陰寒性疾病,在冬季容易發病或加重。

若是能祛除體內寒邪,就可緩解或治癒冬季易發病,保護健康。

因此,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時節,此時,要以熱「逼」寒毒。

過不好三伏,易落下病根兒

進入三伏天,持續高溫、高熱、高濕的天氣,易出現中暑、心腦血管、心衰等疾病。

事實上很多「病根兒」,都是三伏天落下的,尤其是「貪涼」,危害巨大。

熱在三伏,養在三伏,病也在三伏,此時,一定要注意保護身體健康。

三伏天,「冬病夏治」好時節,做好4件事,不留病根,秋冬少生病

第一件:不貪涼

這一點,尤為重要,雖然伏天炎熱,但一定不要貪涼。

很多人,都是在伏天貪涼,給身體健康埋下了「病根」,導致秋冬多病。

1、少喝冷飲

冰爽的冷飲,絕對是三伏天最受歡迎的。

但是,一定要注意,少喝冷飲,不可貪戀冰冷食物。

一旦過度貪涼,易致內寒過甚,以至於體內陽氣更衰,為疾病留下禍根。

2、空調溫度別太低

三伏天,不能離開空調的陪伴,但是,空調溫度不要太低。

一般情況下26°為宜,更不要直接對著空調吹,以免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3、少洗冷水澡

到了伏天,很多人喜歡洗冷水澡,或者冷水澆身,這對於健康,十分不利。

洗冷水澡,易導致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危害心血管健康,甚至導致中風。

炎熱的三伏天,溫水澡,才是最好的選擇。

第二件:以熱「逼」寒毒

三伏養生,最好的方法,就是以熱制熱的「熱養」法。

以熱「逼」寒毒,可為秋冬健康,打下很好的基礎。

1、飲熱茶,解暑、消渴

熱茶,不僅可解暑消渴,還能夠促進排汗散熱,提高脾胃運化能力。

喝一杯熱茶,才是真正的給人體解暑降溫。

白鼓丁菊花茶,泡水喝,可清熱解毒,下火消炎,是伏天不錯的茶飲。

用白鼓丁、金銀花、菊花、桂花,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飲即可。

白鼓丁,有清熱、解毒、利尿之效。

用其泡水喝,可瀉火除濕,改善濕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

並且,白鼓丁有「天然抗生素」之稱,被中藥界譽為清熱解毒的「八大金剛之一」,可很好的去火消炎,預防伏天上火。

菊花,是清熱解毒、下火的好幫手,可快速降火,與白鼓丁搭配,清熱解毒效果加倍。

金銀花,可疏熱散邪、清解血毒,經常和菊花搭配使用。

桂花,性質溫和,擁有獨特的花香,可舒緩情緒,消除沮喪、緩和壓力,幫助身體對抗「夏乏」。

這幾種搭配在一起,在入伏後,泡上一杯,清熱解暑,去火消炎,大有益處。

2、喝熱湯,健脾開胃、防中暑

入伏後,天氣炎熱,人們容易食慾差,胃口不佳。

此時,需要健脾、開胃,喝點熱湯,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之一。

五豆湯,可健脾、補腎、益肺、保肝、利氣。

用赤豆、白豆、黑豆、綠豆、黃豆,搭配在一起,煮湯飲即可。

冬瓜,帶皮煮湯飲,可消腫利尿、防止中暑,還可消熱毒。

第三件:防暑濕熱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

暑多挾濕,三伏時節,暑濕熱最重,此時,一定要做好預防。

1、熱水泡腳

三伏天,濕氣正盛,此時,用熱水泡泡腳,可祛除暑濕,預防熱傷風。

氣溫越來越高,而濕邪越來越重,定期泡腳,大有益處。

一方面能刺激經絡,另一方面有助於祛除暑濕,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慾,促進睡眠。

2、做菜加點「料」

夏季暑濕,用芳香化滯的方法,通過排汗之法來化濕,也是不錯的方式。

一般選擇胡椒、香菜、紫蘇葉、蘿蔔、蔥、姜等,辛溫發汗的方法,進行排汗除濕。

所以,做菜的時候,不妨多加點這類芳香之物。

3、常按揉

揉陰陵泉穴,可排滲脾濕,健脾利水,通利三焦,快速驅除體內的脾濕。

稍微用些力點按此穴,再開始揉按,按摩5-10分鐘左右。

揉委中穴,在雙側膝蓋後方的凹陷處,可有效的幫助身體進行祛濕。

把手掌搓熱,來回搓擦,間斷按壓穴位,以局部發熱、酸脹為宜。

第四件:護陽氣

陽氣之於人,就好比太陽之於自然。

自然界沒有太陽就沒有生命,人沒有陽氣就會減壽。

夏季自然界陽氣最盛,人體生長、發展也到達頂峰,陽氣消耗特別大。

因此,在炎熱的三伏天,要著重護陽氣。

1、保證良好的休息

養生常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陽氣者,煩勞則張」。

所謂張,就是往外散,尤其是晚上,陽氣應該內收,應該回歸本位。

所以,不要熬夜,要注意保證睡眠,注意休息!

2、曬後背

古人云:「日為陽之精。」

日是陽的精華所在,後脊背正中間是督脈,總督全身陽氣。

晒晒後背,是養陽護陽,最簡單有效的方式之一。

3、按揉氣海穴,補氣血

氣海穴,有培補元氣,益腎固精,補益回陽,延年益壽之功。

【位置】前部腹部的正中線,肚臍往下1.5寸,即兩橫指的位置。

【方法】按揉氣海穴,或者用筷子、筆等,按壓住穴位,來迴旋轉刺激穴位,每次3—5分鐘,即可。

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雪姐姐 的精彩文章:

32歲女高管,皮疹低燒,查出艾滋,崩潰大哭:不知是被誰傳染的
入伏後,以熱「逼」寒毒,冬病夏治,錯過再等一年!

TAG:營養師雪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