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他和女兒的談話,改變了女兒的人生軌跡,也成就了孩子

他和女兒的談話,改變了女兒的人生軌跡,也成就了孩子

文|小歆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心裡總會抱著這樣的想法:孩子多聽我的話該有多好、孩子自覺性就不能高一點嗎、他怎麼就不能理解我呢......從語序上來看,孩子在家長的心中永遠排在第一位,但是從中心語來看,卻是和「我」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那麼問題來了:你究竟是希望孩子怎麼樣還是希望孩子為你而怎麼樣?

這可以說是一個家庭教育的終極問題,因為這直接決定了孩子的出發點,也決定了父母的教育方式究竟是從自己的角度還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出發點不同,結果也將不同。

我在讀大學的時候,碰到一個極其自律、獨立,同時又和父母相處非常自然的室友,以至於後來她說他們其實沒有血緣關係的時候,我非常地驚訝。

我問她究竟該如何和爸爸媽媽相處,她的講述令我至今都無法忘懷,並且感觸非常深。與其說是一次談話,不如說更像是一封由爸爸親口講述的給叛逆期女兒的一封「信」。

我在讀初中的時候,我的養父才開始正式地和我談心,也是這一次正式的談心,讓我明白了爸爸媽媽對我的愛,真的是無條件的愛。

你叛逆我也不會怪你,因為這是你必經的一個階段

他說:我以前覺得你還小,有問題你哥哥們可以幫你撐著,可是你現在已經十幾歲了,已經步入了初中,很多事情我能夠看得出來,你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我知道這不是叛逆的表現。

但我也開始擔心你會像其他人一樣,變成討厭爸爸媽媽的人。

我以前從來不會幹涉你的學習或是在學校的生活,因為我知道你很堅強,也很自律,這是你從小就有的很好的習慣。

可是現在你的身邊出現了很多和你不一樣的人:他們不聽老師、家裡人的話,每天穿的和別人不一樣,做的事也不一樣,他們覺得這樣的自己在別人的眼中是特別的,彷彿自己是被別人仰望、關注的重點對象。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作為家長我只是覺得這樣的行為很好笑也很幼稚,但爸爸絕對不是在輕視任何人,只是單純地覺得:這些小孩子想法還挺多,還挺可愛。

爸爸不介意你變得和他們一樣。

你叛逆我也不會怪你,這隻能說明是爸爸媽媽沒有把你照顧好,才會讓你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獲得滿足感,當然,這也是你必經的一個階段。你在爸爸媽媽眼中永遠是最好、最可愛的女孩子,但是你其實還有很多變得更多可愛的方法和途徑。

已經有那麼多人用了這樣的方式,我們是不是該換一下?比如從其他方式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我相信你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子,我就算給你說了你也不一定喜歡,就像你們女孩子不是不喜歡撞衫嘛,哈哈哈......

爸爸只希望你以後能夠在好的環境當中工作,我們沒辦法照顧你的時候,你能夠照顧好自己

爸爸已經五十多歲了,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你應該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爸爸在你的生命中能夠出場的次數已經在倒數了,你的人生才開始慢慢地展開。

你會度過很多個沒有爸爸媽媽的日子,你脫離了學校可能會因為不會做飯而肚子餓只能點外賣、你可能會半夜發燒卻沒人送你去醫院只能自己打車、你可能工作不順利會對未來的人生感到灰心,你也可能因為碰到一個不好的對象而對生活失去信心。

但是你要知道這並不是全部。

你也許會碰到一個很喜歡的人,你下班後會有熱騰騰的飯,或者他會教你做飯,你不舒服他會照顧你,也許你也會有一份輕鬆的工作,養一條你最喜歡的小薩摩。

這是爸爸能夠對你未來最好的祝福。爸爸其實很矛盾,希望你是貼心小棉襖,但是更希望你能有自己的生活和自由,因為女孩子的眼界真的很重要。

所以,爸爸即便是老了,也不需要你一直在旁邊轉啊轉,可能到時候我也會覺得煩呢?爸爸只希望你能夠工作得開心、順利,把自己照顧好,就是對我們最好的照顧和感恩了。

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的未來就是什麼樣的

你現在每天生活在學校里,你能見到的除了老師就是同學,還有就是我和你媽媽、哥哥了。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你究竟想要做什麼?上什麼學校學什麼東西?

其實這些我們都無權干涉,因為這是你自己的人生,就像爸爸剛才說的,爸爸已經五十多了,能夠聽你喊爸爸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可是你的人生才剛剛開始,總歸是要有規劃的,就像你和媽媽出門逛街前需要倒騰自己,是吧哈哈哈.......

你穿的好看、表現得好,別人會說你真懂事,而不是說我的女兒真懂事;你在學校獲獎,人家會說XXX真優秀,而不是說XXX的女兒真優秀。

你所有的努力都是在為你自己而努力,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的未來就會是什麼樣的。

家長教育孩子,出發點為什麼總是會無形中變成「我希望你為我這樣做」?

老實說,我很羨慕我的室友,因為她的爸爸總是以她為中心。

為什麼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會無意識地變成「我希望你為我這樣做」觀念的輸出?

01.意識的強行灌輸:理所當然

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幾乎不是處於心平氣和的狀態,往往是一種盛氣凌人的姿態。

他們腦海里的潛意識是:我是你家長,你就該聽我的;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多,你就該聽我的。可是他們忽視了孩子的反應。

這種強勢的教育,只會加劇孩子的叛逆心,讓孩子對父母更加恐懼,從而演變成一種敬畏的聽從,孩子也失去了自我判斷和選擇的能力。

02.自我生活的體驗強加到孩子的身上

很多家長都經歷過社會的苦楚,看多了社會上的世態炎涼,愛孩子的家長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複自己的經歷。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會以自己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我當年怎樣、我以前是如何過的,而不是說你可能會怎麼樣,孩子同情爸媽,但卻不會延伸到自我。

一個小感觸:

孩子畢竟還沒有體會到家長們所說的「社會所帶來的苦楚」,即便是家長語重心長地教育,孩子也不會明白。

與此同時,家長的教育往往會陷入一種「我希望你為我做」的誤區,家長對孩子教育的出發點,直接決定了孩子能夠給家長的反應。

所以,不要總是說「孩子不聽我話」了,你的出發點不對,孩子沒有感觸,怎麼會聽你的話呢?

今日互動話題:你和你的孩子談過心嗎?你是否真的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孩子叛逆的時候你是怎麼做的?歡迎下方留言交流。

---------------------

我是一名三歲寶寶的媽媽,育兒是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寶寶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細緻的關懷。大家在育兒過程中遇到問題都可以來找我共同探討,一起解決。

我是小歆媽媽,每天在帶娃養娃中與寶寶一起成長。

每天分享育兒經驗,歡迎各位寶爸寶媽與我共同分享養娃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歆媽媽 的精彩文章:

兒科醫生建議:別給孩子這樣吃飯,小心長出「雙排牙」

TAG:小歆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