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商業航天拓荒錄

中國商業航天拓荒錄

獵雲網註:2017年,中國共有13家商業航天企業獲得總額為21.6億元人民幣的融資。2018年中國商業航天領域至少完成了36筆融資,融資額接近36億人民幣,較上一年增長67%。雖然增長迅猛,但從體量及發展時間來看,中國的商業航天仍處在行業發展的萌芽階段——現狀可類比為90年代的互聯網,或2010年左右的移動互聯網,都正處於上游基礎設施完善階段,以及下游應用爆發的前夜。文章來源:經緯創投(ID:matrixpartnerschina)。

一直以來,航天產業都被認為是和國家戰略、軍事用途密切相關的行業。並且由於投資周期長,資金需求大,因此一直以政府作為行業主導力量。但隨著上游出現壟斷、下游需求發展,商業化的探索開始出現可能。以美國為例,美國曾經因波音、洛克希勒馬丁壟斷運載火箭而導致發射成本居高不下,此後新型的航天企業開始出現,才有了如SpaceX、Blue Origin、Stratolaunch等等一系列商業航天公司的成功,也進一步促進了航天產業的商業化和持久的活力。

從數據上看,2017年全球航天經濟總規模超過2.5萬億人民幣,並且近5年保持著接近10%的複合增長率,其中只有20%的資金來源於各國政府預算;剩下的80%,也就是2萬億元左右的市場其實已經是商業行為。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萌芽階段,我們期待與優秀的、有探索精神的公司攜手去探索,在商業航天領域經緯投資了商業航天火箭的先行者星際榮耀、商業化衛星公司天儀研究院、國內首家空間資源發現與利用公司起源太空、以及衛星遙感和氣象大數據處理佳格天地等公司。對於我們所處的星球,人類在不斷地探索;這樣的眼光也同樣可以望向更加遙遠的太空。某種意義上,商業航天的不斷發展也會突破地球的局限,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和解決身邊的問題。

先行者美國

基礎建設相對完善

業務範圍由傳統向新興拓展

在這個市場里,美國一直是行業巨頭 ,特別是在行業發展的早期,擁有全世界範圍內最領先的技術產品、最完備的產業鏈、一大批經驗豐富的人才梯隊以及積極引導的政策鼓勵,這些都為美國商業航天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堅實基礎。

1984年,時任美國總統里根簽署了《商業太空發射法案》,允許私營企業有償為政府提供地外貨運發射服務,打破了NASA的壟斷地位。隨後美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勵發展衛星應用、載人航天等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資助計劃,扶持商業航天的發展。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興航天企業大量出現並迅速發展,佔領產業鏈各個環節,目前各環節已形成多家私營企業良性競爭的局面。美國的商業航天發展基本已涉足全部航天產業,業務範圍從傳統的商業衛星發射、商業衛星應用向新興領域拓展,如深空探測、太空旅遊等。

梳理美國的商業航天企業我們可以發現,美國的產業鏈下游應用公司已經具備相當的規模。比如:做遙感的Planet Labs,2010年成立,累計融資超過1.8億美元,每年有數千萬美元的收入。做衛星互聯網的Oneweb雖然還沒有形成收入,但已經累計融資接近20億美元,軟銀、空客等都是其投資人。

這一現象其實跟行業的發展節奏是一脈相承的。現在全球在軌的民商用遙感衛星數量,三分之二屬於美國;全球在軌的通信衛星大約600顆,約有一半來自美國。這意味著就商業航天領域來說,美國在基礎設施上的建設已經比較完善,才會有下游應用的成長空間。

中國商業航天簡史

政策逐步放開

行業近三年發展迅猛,仍處於萌芽階段

中國從2012年開始鼓勵軍民融合;2016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航天局等編製了官方白皮書《2016中國的航天》,由國務院發布。其中提到的發展原則之一是協調發展,合理配置各類資源,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有序參與航天發展,並且針對產業鏈各環節,從上游火箭到下游衛星應用都給出了指導性方向。

中國兩大國有航天企業: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均為全產業鏈覆蓋,技術全面,積累深厚,他們為中國培養了大量的航天人才。近兩年我們也看到不斷有優秀的航天人,帶著上一輩的航天心加入到商業航天陣營,為這個市場帶來真正的活力,激發未來無限的潛能。

中國的商業航天從2016年,到現在經歷了3年左右的快速發展。截至2018年底,國內已經註冊的商業航天公司接近200家,並且近三年成立的公司佔比接近50%。2017年,中國共有13家商業航天企業獲得總額為21.6億元人民幣的融資。2018年中國商業航天領域至少完成了36筆融資,融資額接近36億人民幣,較上一年增長67%。

雖然增長迅猛,但從體量及發展時間來看,中國的商業航天仍處在行業發展的萌芽階段——現狀可類比為90年代的互聯網,或2010年左右的移動互聯網,都正處於上游基礎設施完善階段,以及下游應用爆發的前夜。

商業航天產業鏈

主要圍繞衛星產業展開

各國積極布局小衛星計劃

成本控制為核心

從產業鏈的角度,商業航天主要圍繞衛星產業展開:

上游-衛星製造、發射:其中衛星製造環節可進一步分為衛星總體製造和衛星載荷製造,發射環節可分為火箭總體製造、火箭配套製造、發射服務等。

下游-衛星運營、應用等多個環節。具體又可根據衛星應用領域細分為通信、導航、遙感等。美國航天基金會以及歐洲相關諮詢公司數據顯示,通信、導航、遙感三大應用的佔比分別約為62%、 36%和 2%(數據據中信建投)。

如果類比90年代的互聯網,現在商業航天的上游環節如衛星製造和火箭發射的發展,就如同互聯網早期大家積極鋪設網線、交換機等基礎設施,以不斷提升網路覆蓋率,提升帶寬。如果類比2010年左右的移動互聯網,就如同智能手機還是蘋果、三星甚至HTC的天下,千元機的時代正在聯發科的turnkey方案催生中逐漸來臨。那時候我們看視頻還要到處找Wi-Fi,現在很多人都已經用起了無限流量包。

現在各國均積極布局小衛星星座計劃——小衛星從立項研製到發射,一般僅需要一年左右,而大衛星則需要5至8年;大衛星研製成本基本超過5000萬美元,小衛星則低於這一水平,而重量不足10公斤的微小衛星的成本低於100萬美元。因此,小衛星具有成本低、批量製造等一系列優勢。在火箭發射環節,以SpaceX為例,依靠火箭回收和一系列降低成本的舉措,已經將發射價格從2億美元 / 次降低到約6000萬美元 / 次,降幅近70%。

中國市場當下機會

基礎設施:高可靠、低成本

應用:遙感或率先商業化,持續看好通信、導航等應用

基礎設施先行

在互聯網基礎設施普及的階段,誕生了Cisco、華為、諾基亞這樣的巨頭。在商業航天領域,經緯看好航天基礎設施的重要性,並且依靠對投資窗口期的把握和判斷,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別布局了衛星製造環節的天儀研究院和火箭發射環節的星際榮耀,二者均在航天領域有深厚的積累,致力於以高可靠、低成本的方式提供航天基礎設施。

天儀研究院

成立於2016年,並於2017年獲得經緯投資。天儀作為商業化微小衛星研製、發射和運營的公司,目前主要應用在在軌科學實驗方向。公司通過自研的微小衛星,為科研機構和科學家提供在軌科學實驗和技術驗證服務。

目前,從需求、立項、審批、設計、研製到發射,天儀可以將衛星研製的周期壓縮到8個月以內;衛星整體成本可以控制在600萬人民幣左右且可以搭載多個載荷,而航天研究院的收費一般都在數千萬。

在早期,天儀專註於目前的科研衛星研發領域,通過科研訂單「以戰養戰」成為衛星製造領域的領先公司,之後逐步向衛星應用和運營領域做延展。

星際榮耀

星際榮耀是經緯在2018年投資的商業火箭製造及發射服務商,他們希望成為中國的SpaceX,其主要產品是可以重複使用的、採用液氧甲烷發動機的運載火箭。

從火箭發動機的技術路線來說,液氧甲烷方案相對於液氧煤油、液氫液氧等路線有一定的優勢,代表了大推力火箭發動機的未來發展方向之一。去年公司已經在海南發射場成功完成了「首飛箭」——雙曲線一號S火箭(Hyperbola-1S),通過此次亞軌道飛行驗證了多項運載火箭關鍵技術,最大飛行高度突破100km,最大飛行速度超過1200m/s。公司在最近成功完成焦點1號可重複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首台全系統長程試車,驗證了發動機系統方案的正確性,為後續發動機研製打下堅實基礎。星際榮耀預計在今年年中發射第一枚固體入軌火箭。

持續看好下游衛星應用

隨著基礎設施的逐步成熟,我們也將目光轉向了下游的運營及應用環節。包括針對大量衛星星座的測控、衛星通信、遙感、導航等各種應用。在這些主要的衛星應用中,導航應用的壟斷性太強,通信應用的投入太大、投資周期更長,其主要原因是建設全球覆蓋的衛星通信網路可能需要幾百顆小衛星,而遙感所涉及的下游應用,如氣象、農業等領域,相對而言其商業化路徑會更短、更直接,因此最先商業化的可能是遙感相關的應用,並且基於遙感獲得的數據在未來會具有更大的商業價值。

佳格天地

經緯在2016年投資的佳格天地,是一家衛星遙感和氣象大數據處理的公司,目前主要應用在農業種植管理和農業金融上,並且拓展業務線為金融行業客戶做資產管理和監控的分析服務。中國農業經營信息化水平目前還處於較低水平,在種植決策、田間管理、銷售流程金融借貸及農業保險等各方面均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從長期來看,持續優化經營效率是農業生產者的核心競爭力,信息化是中國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各環節都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佳格便是以衛星遙感和氣象數據切入來解決信息化問題。

起源太空

與此同時,各國在外太空領域的較量也在激烈進行中,誰都不願意短人一頭。2015年11月,美國公布了《美國商業太空發射競爭法案》。該法案的最大亮點是取消對太空創業公司的限制,以及賦予太空採礦的合法性。盧森堡也在2016年通過了一項與太空採礦有關的法律,規定企業從太空採回的礦物歸企業所有。深空探索領域也在這樣的背景下逐步的走向商業化。

經緯在2019年投資的起源太空,致力於開發和利用小行星上的豐富的礦產資源,如鉑、鈀等貴金屬以及其他地球上稀有的資源,將人類想像力的火種真正帶進神秘的宇宙。

除上述經緯已經有所布局的領域以外,還有很多曾經被認為不可思議的事情如今正在成為現實。比如太空旅遊這一聽上去非常科幻的場景,也已經在維珍銀河今年初成功完成的首次載人測試飛行中得到了驗證。其飛行器可以達到高度80km(已達到大氣層與太空的邊緣), 旅客將在飛行中體驗數分鐘的失重感覺,並從太空欣賞地球的景觀。目前定價為每人每次25萬美元,已有約600人預訂。此價格有望在未來10年內降至約4萬美元。

經歷了3年左右的快速發展,我們看到:

下游應用在不斷豐富起來,如小衛星星座組網的衛星互聯網;為小衛星、空間站、平流層飛行器提供設備間的通信服務以及互聯網接入的空間通信系統;更好用的定位導航系統等。

上游產業鏈不斷湧現出新的方向和趨勢,如新型的發動機,用於航空航天的中小微型動力推進系統,或適用於重型運載火箭的動力系統;用於太空旅行及運輸的新型飛行器,如亞軌道飛行器、空天飛機、超高速飛機等。

受惠於政策、人才紅利下中國的商業航天發展迅猛,但這一切僅僅是第一步,我們會持續關注產業鏈上游的新趨勢,如新型的推進器等,也會著眼於產業鏈下游的豐富的應用場景。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和資本,陪伴商業航天的優秀創始人們一路走下去,挑戰空間的極限。我們始終相信,人類的好奇心,才是戰勝一切的,純真的原動力。

正如霍金曾經說過的:

「為什麼我們要進入太空?為什麼我們要花這麼大的精力和金錢只為去獲得幾塊月球岩石?有沒有更好的理由去解釋?

某種程度上,這樣的情況很像1492之前的歐洲。那時候的歐洲人很可能會爭議哥倫布的環球航行是否只是在浪費金錢?然而新大陸的發現使舊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試想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可能今天也不會有巨無霸或者肯德基。

向宇宙探索將有更大的影響,它將全面改變人類的未來,又或許能確定我們是否有任何未來。

……

我們的文明起源於約10000年以前,而發展速度仍在穩步提高。如果人類要在數億年內繼續繁衍生息,我們就必須大膽地去往一些從來沒有人涉足的地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運營增長,如何落地
史上成長最快SaaS Slack登陸紐交所,更大挑戰或在如何扛住巨頭圍攻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