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5號颱風預計19日登陸閩南-粵東,他們在盯緊颱風的一舉一動

5號颱風預計19日登陸閩南-粵東,他們在盯緊颱風的一舉一動

南都訊? 7月16日下午2點左右,今年第5號颱風「丹娜絲」(熱帶風暴)已在菲律賓以東洋面上生成,目前,距離菲律賓馬尼拉東偏北方向約520公里。預計,「丹娜絲」將以每小時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並逐漸向我國東南沿海靠近。大概率19日登陸閩南-粵東。

5號颱風「丹娜絲」路徑概率預報圖

據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監測,5號颱風「丹娜絲」目前為熱帶風暴級(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根據颱風當前預測路徑將在福建登陸,但因為距離颱風登陸要70小時以後,受到副熱帶高壓變化的影響,颱風移動路徑可能會有變動,不能排除登陸廣東的可能。

第一個看見颱風的「人」

據悉,7月16日下午2點左右,今年第5號颱風「丹娜絲」(熱帶風暴)已在菲律賓以東洋面上生成,目前,距離菲律賓馬尼拉東偏北方向約520公里。預計,「丹娜絲」將以每小時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並逐漸向我國東南沿海靠近。

5號颱風路徑圖。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供圖

颱風來了。誰是第一個看見颱風的「人」?氣象衛星。沒有一個颱風能逃過氣象衛星的視野。氣象衛星不僅可以在颱風生成時就鎖定它,還能給颱風做CT,對其切層掃描,獲知颱風的內部狀況。

據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廣東省氣象衛星遙感中心)工程師石艷軍介紹,目前5號颱風還屬於熱帶風暴,等強度再大點就可以稱為颱風,預計70小時後登陸福建。但受到副熱帶高壓變化的影響,颱風移動路徑可能會有變動。

5號颱風生成於菲律賓以東洋面。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供圖

據悉,颱風、熱帶風暴、熱帶低壓等都屬於熱帶氣旋,因為它們之間的強度有很大差異,我國從2006年起採用《熱帶氣旋等級》國家標準。根據國家標準,熱帶氣旋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達到 10.8m/s-17.1m/s(風力6-7 級)為熱帶低壓,達到17.2m/s-24.4m/s(風力8-9級)為熱帶風暴,達到24.5m/s-32.6m/s(風力10-11級)為強熱帶風暴,達到32.7m/s-41.4m/s(風力12-13級)為颱風,達到41.5m/s-50.9m/s(風力14-15級)為強颱風,達到或大於51.0m/s(風力16級或以上)為超強颱風。

15分鐘一張雲圖讓風雲皆可測

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位於廣州市東北側,是我國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目前僅有的四個氣象衛星地面站之一(其它三個分別位於北京、新疆、黑龍江),承擔著氣象衛星應用系統的業務運行和在軌氣象衛星的運行管理;負責氣象衛星應用系統工程建設;從事與衛星氣象相關的科學技術研究等。經過多年的建設,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已建設成為擁有極軌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靜止氣象衛星接收主站、靜止氣象衛星測距副站、靜止氣象衛星核心業務備份系統的大型綜合的國家級骨幹地面站。

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是我國目前僅有的四個氣象衛星地面站之一(其它三個分別位於北京、新疆、黑龍江)

中國有句俗話叫「天有不測風雲」。可如今,人們卻深深地體會到了風雲可測,這中間離不開氣象衛星的迅猛發展。據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副站長鬍民達介紹,中國氣象衛星的能力越來越強大,特別是在空間解析度、時間解析度和光譜解析度的全面提升。「氣象衛星的空間解析度,從以前的4公里星下點解析度提升到如今的500米,看得更清晰;時間解析度,從以前一個小時才能出一幅全盤圖,到現在僅十多分鐘,看得更頻繁;風雲氣象衛星的波段越來越多,光譜解析度越來越高,看得更精細。」

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

我國短期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從上世紀70年代的約50%,提高到了現在的80%以上,風雲氣象衛星也作出重要貢獻。氣象衛星如何捕捉到颱風?據悉,氣象衛星按空間運行軌道的不同可分為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也叫極軌氣象衛星)和地球同步軌道氣象衛星(也叫靜止氣象衛星)。這兩種氣象衛星各司其職,一個「巡邏」一個「站崗」,提供不同類型的衛星雲圖,共同洞察風雲變幻。風雲一號和風雲三號就是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風雲二號和發射不久的風雲四號是地球同步軌道氣象衛星。石艷軍介紹,我國天氣預報的衛星雲圖,都是風雲系列氣象衛星獲取的。衛星搭載的可見光或紅外描輻射計可遙感生成衛星雲圖,據此可捕捉到颱風發生、發展的過程。靜止氣象衛星可定時提供衛星雲圖,如風雲四號A星平均10分鐘左右提供一張雲圖,此外還有風雲二號系列和極軌氣象衛星,可實現對颱風路徑的準確、及時監測。

知多D

在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廣東省氣象衛星遙感中心)的控制大廳,藉助氣象衛星的千里眼、順風耳,颱風的「一舉一動」都顯露無遺。近日,穗港青少年創客科技交流活動在廣州舉行,來自香港的50名學生一行,就來到位於廣州市東北側的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站內各種高精尖的航天設施和現代化設備令學生們大開眼界,而互動室里的模擬氣象播報和模擬長征火箭發射更是吸引眼球。

7月8日,參加穗港青少年創客科技交流活動的香港學生們參觀了位於黃埔區聯合街道的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

本次活動由廣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創意科技教育協會(香港)主辦,為期三天。旨在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精神,促進穗港兩地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並傳播科學思想、科學方法,樹立實踐、創新、團結互助等價值觀。

談及本次活動,香港創意科技教育協會執行主席葉穗生表示,第一次組織8間學校來到廣州,希望能夠帶領香港學生感受到祖國內地(大灣區)產業的發展,為學生個人成長及發展方向拓寬道路,起到啟蒙作用,讓「創新」這一概念落地,給學生們切實的體會,同時也希望今後會有更多組織交流的機會。

采寫:南都記者 楊麗雲 實習生 韋李珍

攝影:南都記者 馬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中國女足小組突圍成功率100%,世界盃8強才是最低消費?
用「人造血」驅動的機器魚首次驚艷亮相

TAG: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