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聖旨」作用那麼大,為何沒人假造聖旨?原因讓人知難而退

古代「聖旨」作用那麼大,為何沒人假造聖旨?原因讓人知難而退

造假這種技術活,對於這個時代而言是非常簡單的,在中國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是中國「造假者」們的天堂聖地,尤其是經商文化和宗族文化發達的廣東福建,作為一名中國人,買到假貨是所有人無法逃避的體驗,有人表示「造假」基本都出現在偏遠落後的地方,因為他們這些人只注重價格不注重質量,50塊錢想買個勞力士,那誰也沒辦法,但根據大數據顯示,在中國買到假貨最多的地方恰恰是那些經濟最為發達的地方。

那麼問題來了,大家都知道,在古代,聖旨是帝王權力的展示和象徵,一份聖旨,往往能夠決定某個人官職的提升和滿門抄斬,那麼既然古代聖旨作用那麼大,為何沒人假造聖旨呢?其實,真正了解聖旨是怎麼製造的,很多人就知難而退了。

難點一:材料問題

聖旨是中國古代帝王權力的象徵,其軸柄質地按官員品級不同,也有著不同的區別,比如說給一品大官的是玉軸,給二品大官的是黑犀牛角軸,給三品大官的是貼金軸,給四品大官和五品大官的則是黑牛角軸,其次聖旨的材料也十分考究,全部都是上好蠶絲製成的綾錦織品,圖案多為祥雲瑞鶴,富麗堂皇。這些聖旨所採用的布料,是「某個機構」(比如江寧織造局)專供皇宮頒發聖旨而織就的提花錦緞。

除此之外,聖旨兩端有翻飛的銀色巨龍作為防偽標識,接受聖旨的官員品級越高,往往聖旨的顏色就越豐富。比如五品以上的官員聖旨顏色都是多彩多樣的,五品以下的聖旨則全部顏色單一。對於一個想要製造假聖旨的人而言,無論是上述哪一點,對他而言都是極難做到的。

難點二:內容難以複製

在我們看電視的時候,電視里的聖旨基本上都是皇帝說一個口詔,然後命人在四五十厘米的布上寫出來,接著蓋上玉璽印章就可以了,但在真實的歷史上,寫一份聖旨確實很麻煩的事,首先聖旨是有一定尺寸的的,均為33厘米寬,最長的為500厘米,最短的約有300厘米,上面的內容更是講明封賞或者懲罰某個人的前因後果,而且由經辦人的印章,然後再由皇帝身邊的近侍前去宣讀聖旨。

也就是說,想要仿造一份聖旨,首先得準備好長度合適的布,然後還得在宮裡有人,編出一份完美的說辭,最後還得會偽造各種印章和模仿多個人的筆記,無論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這都是誅九族的大罪。

難點三:懲罰力度極大

假造聖旨可以說這本身就是一條不歸路,任何朝代,假造聖旨都是死罪,事情敗露的話,除了自己會被砍頭,而且家人還會被株連九族,跟自己走的近點的朋友、鄉親都會受到各種審訊。

除了上述的難度外,歷代皇家還會在聖旨的某朵雲彩,某個動物上面刺傷某個字,一般人別說沒見過聖旨,就算見過聖旨的,也未必知道這些記號在哪裡。對此也有專家曾表示過:在古代想要假造聖旨,這難度是非常大的,基本是不可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時候,一把火就可以搞定的事,為何要用海水浸泡
貴為九五之尊的同治皇帝,為何年紀輕輕就會染上花柳病呢?

TAG:文化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