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文物修復泰斗李雲鶴:堅守敦煌60載為國寶延續生命

文物修復泰斗李雲鶴:堅守敦煌60載為國寶延續生命

文物修復泰斗李雲鶴:堅守敦煌60載為國寶延續生命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李雲鶴修補壁畫。

大洋網訊 在敦煌莫高窟的洞窟或崖壁上,每天早上天未亮,就有一位頭髮花白、步履遲緩的老人在十多米高的腳手架上爬上爬下。因為洞中光線太暗,他要打著手電筒。這位老人今年已經快90歲了,他在敦煌修複壁畫已經整整63年了,他就是文物修復界泰斗、著名文物修復專家、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研究所原副所長李雲鶴。

李雲鶴被譽為中國壁畫修復第一人。他花白的頭髮梳理得整整齊齊,眼睛炯炯有神,說起話來中氣十足。老爺子不僅會用電腦,還會用微信。他背著一個磨得發亮的工具箱尤其引人注目。這裡面放著他精心打造的十八般「兵器」,氣囊注射器、豬毛刷、小銼刀……大小、形狀各異,這些工具都是他在實踐中總結並應用出來的。

年近九旬仍在修文物

60多年間,李雲鶴修復了包括敦煌壁畫在內的壁畫4000多平方米,塑像500多尊,他是中國文物修復界當之無愧的泰斗。儘管「功勞簿」上的成就已經沉甸甸,但李老依然有很強的危機感。「每次想到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敦煌壁畫可能在若干年後消失,我就寢食難安。」

1998年退休後,李雲鶴接受敦煌研究院的返聘,繼續進行文物修復工作。他已經養成了每天6點鐘不到就起床的習慣。但歲月不饒人,修復文物過程中長期蹲、跪、俯身的姿勢,也使得他的雙腿腫脹,甚至出現靜脈曲張,這已經成為他的職業病。有時早上起來,他也會感到腿腳酸痛。弟子們都勸他歲數大了,不用到現場,「動動嘴就行了」,但老人家還是有些不放心,重大技術問題,都是他最終拍板。

「文物修復不能圖快,要細緻入微」,李老說,以壁畫修復為例,每天十多個小時,他要求弟子們每天修複壁畫不超過0.4平方米。李雲鶴的弟子孫洪才告訴記者,退休之後,李雲鶴反而更忙了,找他的人更多了,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的,因為名聲在外,幾乎每個月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文物修復邀約。

今年年初,李雲鶴榮膺2018「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稱號,直到頒獎的前一天,他還在四川新津縣觀音寺修複壁畫。

修復文物必須是「雜家」

1956年,24歲的李雲鶴從老家山東來到敦煌莫高窟。剛到敦煌,惡劣的氣候就給這位山東大漢來了個「下馬威」。當時他住在由馬房和牛圈改造成的宿舍內,一到冬天,狂風怒吼,冷得像冰窖似的。「當時塑像上都是風沙,冬天風一吹,壁畫的碎屑就像雪片一樣往下掉,這可都是1000多年的寶貝啊。」20世紀60年代的一天,李雲鶴正在洞里修複壁畫,聽到隔壁洞窟傳來「嘩」的一陣巨響,他知道大事不妙,趕忙衝出洞窟查看,剛衝出洞窟就看到坍塌揚起的灰塵撲面而來,他連眼都睜不開。後來一看,是旁邊130號洞窟內約3平方米的精美壁畫因為風化侵蝕坍塌了。因為130號窟壁畫坍塌,旁邊的壁畫也岌岌可危,整面牆斑駁破碎,隨時可能坍塌。

就在大家都一籌莫展之際,李雲鶴提出,是不是可以用鉚釘先將脫離牆體的壁畫貼回去,因為壁畫剝離面積大,向裡面灌注澆水難度大,粘貼效果差。一個鉚釘大概能固定起一平方米左右的壁畫,用這樣的「土辦法」,當時很大一批壁畫得到了保留。當然,鉚釘固定壁畫也有一個缺陷,就是在壁畫上會留下細小的針眼,但當時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當時的想法是要先救命再治病,死馬當活馬醫。」

當時,國內文物修復一窮二白。沒有技術培訓,也沒有工具材料,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為了搞清楚壁畫病害的成因,李雲鶴就地取材,將莫高窟門前河中淤泥晒乾,用篩網過濾,曬製成細膩的澄板土,製作成敦煌泥巴,再用日晒、火烤等方法,分別在夏天和寒冬、白天和夜晚進行對比,還把材料送往廣州材料研究所鑒定。

李雲鶴說,會修復文物必須是「雜家」。為修複壁畫,他還學習了美術、繪畫、雕塑、建築學、化學、工藝藝術、木工、鐵匠、泥工等各種手藝及知識。

寫了100多本文物修復筆記

經過6年的磨礪,他終於迎來了人生中第一個修復任務——莫高窟161窟的修復任務。

161窟位於莫高窟頂端,開鑿於晚唐初期。李雲鶴給自己定下目標,每天只修復不到0.1平方米。「稍有不慎,一件千年文物就有可能毀於一旦。」他說。

經過700多天,他修復了60多平方米壁畫,這座瀕臨毀滅的唐代洞窟,在他手上起死回生。161窟成為敦煌研究院首個自主修復的洞窟。時任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也對李雲鶴的修復技藝大加讚賞。「文物修復講究修舊如舊,能讓文物恢復到以前的容貌,又保持美感,還延長了它的壽命,這份手藝是相當了不得的。」樊錦詩告訴記者。

李雲鶴有個習慣,每次在文物修復過程中有什麼疑問或心得,都會用手記下來,畫下來。主要是為在做文物修復的時候可以作為參考。60多年下來,這樣的文物修復筆記,他一共積攢了100多本。

妙手攻克文物修復世界難題

長期以來,壁畫重層接取一直是文物修復界的一大難題。如何既不破壞表層壁畫,又可以讓後面的壁畫重見天日。那段時間,李雲鶴每天都在苦思冥想這個問題。一位同事摺紙啟發了他。他用摺紙的辦法,把裡面的壁畫拉出來了,將表層的唐代壁畫移接在外層的宋代壁畫旁邊,僅6平方米的甬道上,參觀者能同時看到跨越數百年的兩個朝代的壁畫,成為世界壁畫修復史上的一個創舉。他的甬道重層壁畫整體揭取遷移技術,獲得1986年文化部科技成果四等獎。「很多外國人過來莫高窟參觀,聽說我們把裡面的一層壁畫像拉抽屜一樣拉出來了,他們都驚呆了。」

在文物修復領域,李雲鶴開創了多個第一:國內原位整體揭取復原大面積壁畫第一人,國內石窟整體異地搬遷第一人,國內運用金屬骨架修復保護壁畫第一人……在文物修復中的創舉,也讓李雲鶴屢次斬獲各類大獎。他的「篩選壁畫修復材料工藝」榮獲全國科學大會成果獎,「莫高窟161窟起甲壁畫修復」「敦煌壁畫顏料X光譜分析及木構建築塗料」兩項成果榮獲國家文化部一等獎,「敦煌莫高窟環境及壁畫保護研究」榮獲國家文物局三等獎。

兒孫也都加入文物保護行列

李雲鶴說,做文物保護就是與時間賽跑。現在的敦煌研究院修復一個洞窟最快要2年,如果把所有的洞窟都修理一遍,需要上百年。他期望能在有生之年解決敦煌文物大的病害問題。李雲鶴形容文物修復就是面壁繡花,在洞窟里一坐就是五六個小時。一般人都很難堅持。

熟悉李雲鶴的人都知道,李雲鶴是個「文物痴」,他把文物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寶貴。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們有一天會離去,而文物要傳給子孫後代。」他帶徒弟,除了看天賦,還要看徒弟對待文物的態度。有個學生碰落一小塊壁畫皮,掉在指甲蓋上隨手彈了出去。被李雲鶴看到,勃然大怒,當場對這名學生說:「你下來,不要幹了。」「我當時就說,人的皮肉破了可以再長出來,但指甲蓋大一塊壁畫,它卻是長不回來的,你能補、能畫,但你畫上來的都是新的。不是文物就沒有價值。」

如今,李雲鶴帶出來的學生,大多已是中國壁畫、彩塑修復項目的帶頭人。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兒子和孫子、孫女也都加入了文物修復事業。

李雲鶴的孫子李曉洋在爺爺的熏陶下,從國外留學回來就投身文物修復。李雲鶴經常告誡他,要對文物有敬畏之心。「我這輩子都會待在敦煌不會離開了。如果能修復更多國寶文物,延續它們的壽命,那將是我這輩子最大的成就。」李雲鶴說。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歡歡 實習生羅煜森

圖/由敦煌研究院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