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麵包為什麼會成為日本人的第二主食?傳教士、戰俘和美國的影響

麵包為什麼會成為日本人的第二主食?傳教士、戰俘和美國的影響

日本是一個傳統的水稻種植國,但是這種情況正在改變,日本稻食的習慣目前受到了巨大挑戰,從2011年開始,日本家庭每年消費的麵包量居然超過了稻米。雖然米仍然是日本最重要的主食,但麵包已經後來居上,並大有趕超之勢。日本人吃麵包的歷史其實並不長,但卻受到了多方面的影響,比如葡萄牙傳教士、愛國志士、德國戰俘,以及美國政策。

麵包與傳教士

麵包是世界上最早的食物之一,將小麥磨成粉,加水揉成麵糰,然後放進爐子裡面烤制,就能得到麵包。雖然麵包的製作過程不複雜,但它自古就不在日本人的食譜上,日本列島的居民是忠實的稻米擁躉。如果不是近代的影響,相信日本仍然還會將稻米作為主食,但自從麵包進入日本社會,短短几百年時間就迅速佔領了日本人的餐桌。事實上,日本如今的飲食觀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麵包即將取代米飯,日本恐怕要告別稻米時代,進入小麥時代了。

麵包初次傳到日本大概是在1543年,葡萄牙人的商船漂流到種子島,與當地居民交流時拿出了麵包。後來傳教士方濟各?沙勿略(San Francisco Xavier)來到日本,為了增進與日本人的親近感,他向當地人傳授了麵包的作法,然而這種外來食品還沒來得及普及,日本就進入鎖國時代(1633年—1854年),麵包的傳播也因此中斷。

不過,葡萄牙麵包給日本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現在日語中表示麵包的詞「pan」,即來自葡萄牙語中的麵包「p?o」。雖然葡萄牙傳教士遭到驅逐,但有一小部分對麵包念念不忘的日本人仍然掌握了麵包的做法,並將此種飲食習慣頑強地保存了下來。這個時候,米飯仍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撼動的主食,麵包作為一種「西洋食」,偷偷摸摸地出現在零星的餐桌上。

麵包成為軍糧

到了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末期,一位憂心忡忡的日本人開始注意到麵包。當時,出入長崎港的荷蘭人和清朝商人帶來了一條令人震撼的消息:清朝與英國發生了戰爭,而且戰敗。伊豆國韭山的代官(替領主處理地方事務的官職)江川英龍十分憂慮,見到外國船隻頻繁出現在日本近海,他非常擔心日本的海防。為了提高防衛能力,這位愛國官員一方面學習西方的大炮技術,一方面研究攜帶方便,不易腐壞的麵包,想以此充作軍糧。

他在官邸內打造了模仿荷蘭人的石窯,用小麥粉烤麵包,一步步改良味道。如今,江川英龍被日本飲食界譽為「日本麵包祖師」。現在伊豆半島韭山還有江川英龍開發出的「原始麵包」,當地人將其作為特產銷售,這種麵包十分堅硬,只能在湯中泡軟後食用。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帝國海軍開始引進麵包,目的並非江川英龍所設想的「便於攜帶」,而是解決因為維生素缺乏引起的「腳氣病」。當時日本海軍的主食還是米飯,所以遠航的時候士兵會因為缺乏維生素而虛弱不堪,無法操縱戰艦,更別說作戰了。為了應對這場危機,海軍後勤部門引進了麵包,這種麵包除了小麥粉之外,還混入了馬鈴薯。

海軍麵包的推廣十分迅猛,為了消滅「腳氣病」,徹底廢除米飯,軍規規定一天三餐都必須吃麵包,考慮到營養的全面性,水兵們還會得到一勺糖,麵包加糖,與其說是主食,倒更像是點心。最終,水兵和海軍達成了妥協,除了供應麵包,艦上廚房還會提供米飯。當然,水兵的飲食本就是權宜之計,口感和嚼頭都不會很理想,所以這個時候的麵包也沒有在日本流行起來。真正讓麵包在日本流行起來的人,是一名德國的戰俘。

德國戰俘和他的麵包坊

神戶市是日本國內比較開放的大城市,這裡有很多外國人,這些異鄉人不僅在日本生活,還將他們本來的生活習慣帶到了日本,麵包在日本的大流行,就起源於1921年開業的弗羅多利夫(FREUNDLIEB)麵包店。

這間麵包店的主人是海因里希?弗羅多利夫(Heinrich Freundlieb),他是一名戰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日本對德宣戰,弗羅多利夫被日軍俘虜。戰爭結束後,俘虜們被釋放,有人回了國,有些人則繼續留在日本。弗羅多利夫離開名古屋的戰俘收容所後,就留在了日本,他想在當地謀一份差事。因為在德國時就是一名麵包師,於是他加入了名古屋的「敷島制麵包」,又當了一名麵包師傅。在攢夠了一筆資金後,他在神戶開了一間自己的麵包店。由於弗羅多利夫採用紅磚窯發酵麵糰,烤出的德國麵包很有嚼勁,大受日本人歡迎。

一些慕名而來的日本人加入弗羅多利夫的麵包店,從學徒干起,他們學成之後,大多自立門戶,在日本各地開起了麵包店。除了弗羅多利夫,還有其他德國戰俘在日本開麵包店,也大受歡迎。德國戰俘與他們的日本徒弟們,將麵包這種食物傳遍了日本,這為麵包後來搶奪米飯的地位奠定了基礎。不過,麵包最終成為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食物的終極原因,其實是美國人的干預。

美國「小麥戰略」對日本的影響

現代日本人之所以喜歡麵包,甚至將麵包當作主食,最主要的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向日本大量出口小麥,由此改變了日本人的飲食結構。

二戰結束後,日本被美國佔領,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無比嚴重的糧食短缺。為了援助日本,主要由日裔美籍人士組成的救濟組織買下了大量物資運往日本,解了日本的燃眉之急。這些物資包括大量的小麥和脫脂奶粉。漂洋過海來的援助食品,優先供應給飢餓的兒童,小麥和奶粉被做成麵包和牛奶,以營養午餐的名義供給學校的孩子。

1954年,在舊金山簽署的《對日和平條約》恢復了日本作為獨立國家的身份。在此之後,美國政府制定了《農業貿易發展和援助法》(Public Law 480),將美國國內剩餘的大量小麥賣到了日本。為了促使日本消耗掉足夠多的小麥,美國人開始在日本推行多吃麵包政策,這也就是美國對日本採取的「小麥戰略」。

為了響應美國人的政策,日本當局也賣力宣傳:日本人未來的生活不再只有白飯和味噌湯了,日本人應當多吃麵包、多喝牛奶,加強攝入乳製品,模仿美國人的飲食方式。當局還派出營養師和麵包師,前往日本各地指導群眾改變飲食,這些官方廚師甚至發起了一場「平底鍋運動」,鼓勵百姓多攝入油脂,拒絕日本傳統比較清淡的口味。

為了實現快速推廣麵包的目標,有些人甚至惡意傳播謠言,聲稱「吃(米)飯腦袋會變差!」雖然日本人後來知道,這一系列飲食改變計劃,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日本人多吃小麥,以幫助美國不斷向日本出口小麥。但在那個物資匱乏的時代,日本人無法選擇自己鍾愛的飲食,只能逆來順受,慢慢接受了麵包,最終吃麵包的習慣成為了一種常態。

日本飲食的「麵包化」

從傳教士第一次踏足日本,到江川英龍的艱難嘗試,再到德國戰俘的麵包作坊,一直到美國對日本的「小麥戰略」。日本人一步步從稻米文化圈的忠實擁躉,變成了麵包文化愛好者,上千年的飲食習慣,在錯從複雜的關係網中被置換和更改。

如今,麵包坐穩了日本第二主食的寶座,但這一場關於食物的博弈並沒有結束,麵包隨時會將米飯拉下馬,成為日本最主要的食物。回顧麵包在日本的發展過程,其實就是瀏覽了一遍日本近代對外交流史,這段歷史光怪陸離,充滿了想像力,讀起來趣味十足。

參考資料:

《餐桌上的日本史》宮崎正勝

《日本歷史與日本文化》內藤湖南

《戰後日本經濟史:從喧囂到沉寂的70年》野口悠紀雄

《日本文化史》家永三郎

《日本文化關鍵詞》藤田正勝

《江戶時代的風俗與生活》鈴木理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廁讀大歷史 的精彩文章:

流言為什麼害死了蘇格拉底?古希臘城邦的「流言蜚語」現象
德國二戰軍艦鷹標被打撈,收藏家出價5200萬美元,德國人抗議

TAG:廁讀大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