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蕭何之後,當了皇帝生活卻比漢文帝還節儉,為何最後餓死了?

他是蕭何之後,當了皇帝生活卻比漢文帝還節儉,為何最後餓死了?

(說歷史的女人——第858期)開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文帝是以節儉著稱的,後世帝王多以他為楷模,但真正能做到節儉的皇帝並不多,基本都是揮霍的主。但今天講到的這位皇帝,他是西漢開國元勛蕭何之後,他當了皇帝之後提倡節儉,而且以身作則,經常吃粗茶淡飯,生活節儉的程度比漢文帝有過之而無不及,他還開創了一個短暫的盛世,但為何最後卻餓死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本期分解。

這位皇帝就是南北朝時期,梁朝的開國皇帝梁武帝蕭衍。蕭衍(464年-549),字叔達,南蘭陵郡武進縣(今江蘇省丹陽市)人。他出身豪門,血統高貴,是西漢開國元勛、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他的父親蕭順之是南齊高帝的族弟。在南北朝的眾多帝王裡面,蕭衍可謂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了。他的一生相當傳奇,一是他長壽86歲,是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之一(僅次於乾隆帝);並且在位長達48年,在南朝諸帝中位列第一;還是一個文豪級別的皇帝;他還開創了一個小盛世。今天咱們就來看看這位皇帝的傳奇一生。

他是蕭何之後,當了皇帝生活卻比漢文帝還節儉,為何最後餓死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一)具有文韜武略的創業英雄

「創業英雄」可不是筆者亂給蕭衍戴的帽子,說這話的可是大名鼎鼎的康熙大帝:「昔梁武帝亦創業英雄」。咱們就來看看蕭衍是如何創業的。

蕭衍自幼聰慧異常,而且博覽群書,尤其在文學方面很有天賦。當時詩壇創作風氣很盛,很多文人學士都聚集在竟陵王蕭子良的周圍,相互唱和切磋。在這些文人學士中,比較著名的有八位,如謝脁、沈約、任眆、范雲等人,時人稱之為「竟陵八友」。蕭衍即其中之一。沈約、范雲都是知名文學家、史學家,而謝朓則是有名的詩人,都是當時文豪級別的人物。

但是,能當開國皇帝,光靠文的肯定不行,要不諸葛亮早當皇帝了。要想開國稱帝,首先得靠武力。蕭衍這人有何武力?他曾率軍挫敗過一代雄主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數十萬大軍,僅此一功足矣。

我們知道,南北朝的南朝分宋、齊、梁、陳四朝。蕭衍本在南齊效力,他文武全才,頗受齊明帝寵信。

在齊明帝蕭鸞登基的第二年,公元495年,素有一統天下之志的一代雄主,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親率30萬大軍來攻,他沿淮河向東攻打鐘離(今屬安徽);同時又派大將劉昶等率20萬大軍進攻義陽(今河南信陽)等地,氣勢洶洶,大有一舉滅齊之勢。齊明帝先派左衛將軍崔慧景等領兵迎戰魏孝文帝,救援鍾離;又派遣平北將軍王廣之和蕭衍率軍救援義陽。

但王廣之貪生怕死,進軍到離義陽百里之外時,聽說魏軍人多勢壯,於是畏縮不前。關鍵之時,蕭衍挺身而出,請求充當先鋒和魏軍交戰。王廣之於是派部分軍隊歸蕭衍指揮,進兵義陽。敵強我弱,得靠智謀取勝。蕭衍帶領軍隊連夜抄小路趕到了距離北魏軍僅幾里地的賢首山,然後命令士兵將旗幟插滿了山上山下。等到天一亮,義陽城中的齊朝兵士看到滿山都是齊軍的軍旗,以為我軍重兵來援,於是士氣大增,馬上集合軍隊出城攻擊魏軍,同時順風放火。蕭衍見狀,大旗一揮,全軍掩殺過去。他身先士卒,搖旗吶喊,擂鼓助威,齊軍士氣高昂,勇猛殺敵。魏軍在齊軍前後夾擊下,潰不成軍,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劉昶大敗而逃。齊軍大勝。此役大大挫敗了拓跋宏銳氣,使之一舉滅齊之策化為泡影。

497年10月,拓跋宏再次率軍南下,魏軍銳不可當,接連攻下了新野和南陽,兵鋒直逼雍州(湖北襄陽)。雍州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雍州刺史曹武率軍抵抗,難以取勝,雍州危在旦夕。齊明帝趕忙派左軍司馬張稷、度支尚書崔慧景和蕭衍領兵救援雍州。

498年三月,蕭衍等率軍同魏軍激戰。齊軍在雍州西北的鄧城被北魏的幾萬鐵騎兵包圍,陷於不利戰局。此戰崔慧景不聽蕭衍突圍的建議,貪生怕死,擅自率部逃跑。其他各部見主帥溜了,也紛紛逃散。蕭衍無法控制局面,只好邊戰邊退。齊軍死傷慘重。最後,蕭衍退到了樊城,才得以站穩腳跟,保存了一定實力。這次戰敗,責任不在蕭衍,齊明帝未責怪他,讓他擔任雍州刺史。從此蕭衍有了一塊固定的根據地,成為他後來發展壯大的基礎。

齊明帝去世之後,其子蕭寶卷即位。然此君治國無術,荒淫暴虐,即位後大殺功臣,蕭衍鄙視之。

蕭寶卷冤殺了許多人,最後又把軍功赫赫的蕭衍的兄長蕭懿也殺害了,蕭衍再難忍受,於是決定廢掉蕭寶卷。他的眾部下也都贊同此意。蕭衍於是大力招兵,準備和蕭寶卷決戰。為了增加號召力,蕭衍聯合了南康王蕭寶融(蕭寶卷之弟)一起舉兵。後來蕭衍擁立蕭寶融在江陵即位,即齊和帝。然後,蕭衍發兵圍攻都城建康。

眼看蕭衍已經兵臨城下,蕭寶卷仍聽信奸臣讒言,說事情鬧到如此地步,完全是文武大臣的過錯,於是蕭寶卷繼續大開殺戒。這使征虜將軍王珍國異常憤恨,暗中派心腹同蕭衍聯絡,接著和其他大臣發動政變,夜入皇宮,殺死在國難當頭還在醉生夢死的蕭寶卷,然後將其首級獻給蕭衍。

蕭衍在攻佔建康後,因功被封為大司馬,掌管軍國大事,還享有佩劍上殿等殊榮。但齊和帝蕭寶融還是個13歲的小屁孩,啥事不懂,里外還得靠蕭衍料理。於是大權在握的一代梟雄蕭衍自然也有廢掉蕭寶融,自己稱帝的想法,但他並沒有急於求成,而是靜待時機。後來他的摯友沈約(竟陵八友之一)知道他的意圖後,就委婉地勸他稱帝,他卻故意推辭不受。後來沈約又同范雲(竟陵八友之一)一塊來說這事,但蕭衍仍是推辭。夥計們接著鼓動他,他裝了幾次之後,就有點盛情難卻,於是乾脆就成全了大家的一片美意,說,那就按兄弟們的意思辦吧。

說干就干。蕭衍派人清除了蕭寶融周圍的勢力,就是把忠於蕭寶融的幾個王爺比如蕭寶信、蕭寶嵩等幹掉,同時讓沈約、范雲兩人造輿論。這兩個大文豪弄這事不是跟玩似的,又是編童謠,又是寫檄文,最終逼迫娃娃皇帝蕭寶融寫了禪位詔書,把皇位讓給蕭衍。老蕭在接到禪位詔書後還是很謙虛,不想接受帝位。於是,范雲又帶領朝廷117位大臣,再次上書請求蕭衍登基稱帝。蕭衍這才下了決心,於502年四月初八,當了皇帝,他乾脆把國號一改,把齊朝變成梁朝,他就成了開國皇帝梁武帝。然後,蕭衍又派人給蕭寶融送去幾兩金子,這個可是好東西,你吃掉吧。於是蕭寶融吞金自盡。之後蕭衍又按照皇帝的待遇把蕭寶融安葬在恭安陵。按康熙帝的說法,蕭衍就這樣創業成功了。

他是蕭何之後,當了皇帝生活卻比漢文帝還節儉,為何最後餓死了?

(二)勵精圖治,力倡節儉,大力支持文化,開創小盛世

就像後來的李世民和趙匡胤一樣,蕭衍的皇帝位來得儘管有點卑劣,但他即位後還是像李世民和趙匡胤一樣,勵精圖治,成為南北朝罕見的明君,說他是南北朝第一明君也毫不為過。

勤奮辦公,善於納諫。蕭衍稱帝之後,政績是非常顯著的。他十分勤於政務,不分春夏秋冬,總是五更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在冬天甚至把手都凍裂了。他為了廣泛地納諫,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下令在門前設立兩個盒子(當時叫函),一個是謗木函,一個是肺石函。如果功臣和有才之人,沒有受到賞賜提拔和重用的,都可以往肺石函里投書信;老百姓想要給國家提什麼批評或建議,可以往謗木函里投書,挺民主的。

提倡節儉,堪比文帝。蕭衍的節儉也是出了名的,史書上說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一頂帽子能戴三年,一個被子能用兩年。他不講究吃穿,衣服是洗了穿,穿了洗,很舊都捨不得扔;吃飯也是粗茶淡飯,基本不吃肉,多吃蔬菜和豆類,而且每天只吃一頓飯,太忙的時候,就喝點粥湊合湊合。在節儉這方面,蕭衍在中國古代皇帝中也算得上出類拔萃,比漢文帝都誇張。這可不是我說的,而是中國現代著名思想家、史學家、國學大師錢穆說的:「獨有一蕭衍老翁,儉過漢文,勤如王莽,可謂南朝一令主」。在古代的皇帝中,漢文帝的節儉那是十分出名的,王莽的勤奮也是少有的,而蕭衍儉過漢文,勤如王莽,厲害了!

重視人才選拔。蕭衍很重視對官吏的選拔任用,他要求地方的長官一定要清廉,經常親自召見他們,訓導他們。蕭衍還下詔書到全國,如果有小的縣令政績突出,可以升遷到大縣裡做縣令;大縣令有政績就提拔到郡做太守,這使梁朝的政治變得比較清明。梁武帝對農業也很重視,還多次減低賦稅。

重視文化。蕭衍本身就是一位文化大師和文藝大師。他在史學、經學、文學、繪畫、書法、音樂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比如他著有《周易講疏》、《春秋答問》、《孔子正言》等200餘卷,還主持編撰了600卷的《通史》,著有《涅萃》、《大品》、《三慧》等數百卷佛學著作。文學上更是成就不凡,詩文俱佳,現存詩作有80多首,頗有經典名句傳世,如「三春已暮花從風,空留可憐與誰同」等。

蕭衍也是一位音樂天才,創作了大量歌曲;他還重視禮樂,素善鐘律,曾創製准音器四具,名曰「通」;又制十二笛和十二律相應,每律各配編鐘、編磬,豐富了我國傳統器樂的表現能力。

蕭衍在書法上的貢獻很大,有書法理論典籍《與梁武帝論書啟》《草書狀》等五部流傳於世。蕭衍還是歷史上第一個大力推崇王羲之書法的帝王,而在此之前王羲之的聲名沒有他兒子王獻之大。

在蕭衍的影響和提倡下,梁朝文化事業達到了東晉以來最繁榮的階段。《南史》作者李延壽評價說:「自江左以來,年逾二百,文物之盛,獨美於茲。」

梁朝開始的數十年,人民生活比較富足,文化繁榮,梁武帝可謂是開創了一個小盛世,以至於清朝思想家王夫之這樣評價他:「梁氏享國五十年,天下且小康焉」。

然而這樣一位具有文韜武略的皇帝為何最後會餓死呢?

他是蕭何之後,當了皇帝生活卻比漢文帝還節儉,為何最後餓死了?

(三)後期昏聵,痴迷於當和尚

跟歷史上的很多皇帝一樣,蕭衍也喜歡猜疑大臣。儘管沒有大殺功臣,但也忌憚開國元勛。在功臣當中,范雲和沈約的功勞最大,是他倆謀劃、輔佐他登上了皇帝寶座的。但蕭衍並沒有重用他們。建國開始時范雲就病逝了;蕭衍也沒有重用沈約,他還經常斥責他,後來,沈約也病死了。蕭衍對功臣不重用,但是對於自己的皇室親屬卻是十分照顧,以至於有些無原則了地護短了。其中有兩個人,蕭衍對他們十分縱容,一個是他的六弟蕭宏,一個是他的次子蕭綜。

蕭宏生活奢侈無度,而且還曾窩藏殺人兇手,蕭衍也不加懲罰反而對他封官加爵,妄加縱容。蕭宏就更加肆無忌憚地胡搞,竟和自己的侄女,也就是蕭衍的大女兒私通。後來兩個人還謀劃著要篡位,結果事情敗露,蕭衍的女兒知道自己罪孽深重,畏罪自殺,蕭宏也憂鬱而死。這件事對蕭衍刺激很大。

蕭綜是蕭衍的次子,但是他的生母吳淑媛原來是東昏侯蕭寶卷的妃子,跟了蕭衍後,僅七個月就生下了蕭綜,所以他很可能是蕭寶卷之子。但蕭衍這人比較寬容,蕭綜並沒有受歧視,反被蕭衍封王,還做了將軍,這本來不錯。但後來吳淑媛失寵了,開始怨恨蕭衍,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兒子蕭綜。從此蕭綜和蕭衍的關係便疏遠了。隨後梁和北魏在邊境發生衝突,蕭衍讓蕭綜領兵同對方作戰,但蕭綜卻投奔了北魏,並被授以高官厚祿,蕭綜還改名為蕭纘。

蕭衍聽說後,非常生氣,不但撤消了蕭綜的封號,還把其母吳淑媛廢成庶人。其實這在古代是很正常的做法。後來,蕭衍聽說蕭綜有回來的意思,就讓吳淑媛給他送去小時候的衣服,以示父愛。但這時蕭綜卻又不回來了。這次打擊對於年事已高的蕭衍來說是也很大的。自己的兄弟、兒子都跟自己為敵,這皇帝當得多失敗啊。於是他便開始懶於朝政,而且看破紅塵,迷上了佛學,還幾次到寺廟做和尚,當住持,講解經書。

527年,63歲的蕭衍第一次前往同泰寺出家為僧,三日後返回,大赦天下;後來又於529年,546年和547年,三次出家當和尚。做為一國之君出家當和尚,也不是個事,再說你要真不想當皇帝了,就傳位啊,你不禪位,又不管事,這國家不是要亂嗎?於是大臣們只有去寺里把蕭衍給拽回來。但那時寺廟的地位很高,既然你當了和尚,哪能隨便就走?所以每次都是朝廷出巨資把蕭衍從寺里贖回來。為此朝廷花了數億錢的高額費用。這樣養肥了寺院,卻使國家財政大受損失。國庫一空,這國家就危險了。

奇葩的是,蕭衍還從《大般涅槃經》中找到理論根據,說和尚不應該吃肉,所以下令僧人必須吃素。從此,漢傳佛教形成吃素的傳統。蕭衍不但不吃肉,還戒掉了女色,不僅他這樣做,還要求全國人都這樣做。這下壞了,不僅大臣們不爽,老百姓也不幹,於是蕭衍就大失民心。

蕭衍不僅幾次入寺做和尚,還精心研究佛理,此君幹啥事都是天才,還寫了好幾部佛學的理論著作傳世。這樣,蕭衍鑽進佛學裡不出來,奸臣們就出來了,朝政自然荒廢。老年的蕭衍也特別剛愎自用,大力建佛寺,幾乎達到寺廟成災的地步。史載蕭衍晚年篤信佛法,「都下佛寺五百餘所,窮極宏麗。僧尼十餘萬,資產豐沃。」

看看國家要廢,這時,梁朝又發生了歷史上有名的侯景之亂。侯景原來是羯族人,在東魏權臣高歡帳下效力,深受高歡倚重。但侯景為人反覆無常,高歡死後,他投降了西魏,但西魏宇文泰對他有戒心,並不接納他,於是侯景又歸附了梁朝,蕭衍封其為河南王、大將軍。

侯景這人早有異志,他以誅殺朝中弄權的奸臣朱異為借口,發動叛亂。叛軍長驅直入,兵臨建康。本來蕭衍已經號召各地軍馬馳援,但由於各路援軍並不團結,加上蕭衍的兒子們也都互相為爭帝位而不和,所以大家都在健康附近按兵不動。於是叛軍乘機繼續圍攻健康。情急之下,蕭衍派蕭正德全權指揮軍隊抵抗叛軍,但蕭正德早已投靠了侯景,於是他開城放人,健康旋即淪陷。

侯景進城後軟禁了蕭衍,不給他足夠的食物,已經86歲的蕭衍很快便生病了,於549年6月12日在飢餓中去世。一代雄主蕭衍就這樣消失了,令人唏噓。後來宋代著名思想家程頤也不無遺憾地評價道,「梁武帝英偉之姿,化家為國,史稱其生知淳孝,篤學勤政,誠有之。終其身無他過,止緣好佛一事,家破國亡,身自餒死,子孫皆為侯景殺戮俱盡。可不深戒!」(餒死即餓死之意)。

他是蕭何之後,當了皇帝生活卻比漢文帝還節儉,為何最後餓死了?

程頤的評論可謂恰當,說實話,就整個一生來論,蕭衍在古代數百位皇帝里算是比較清明的一位,有才華有魄力。他的前半生可謂是輝煌的,儘管痴迷於文藝等,但沒有耽誤正事,勵精圖治,開了個小盛世;他本人的品行也是不錯的,既勤政又節儉、節慾;而且僅僅是猜忌大臣,而不殺功臣,都是為人稱道的。但其後半生看破紅塵,迷上佛學,才最終導致了敗亡。儘管還沒有亡國,但他的後代僅僅是繼承了他的文藝天賦,並沒有治國之才,所以8年後就亡國了。南北朝繼續亂下去。可惜了。(文/說歷史的女人·一米暖陽)

參考資料:《南史·梁本紀上》《梁書》《資治通鑒》《中國皇帝全傳》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