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里殭屍為何都穿清朝服裝?導演的刻意安排,跟服飾顏色有關
香港恐怖電影,曾經一度很愛出現「殭屍」這種虛擬的角色。而在電影中,殭屍一水都留著長辮子,穿著清朝官服。因此給人們留下一個刻板的印象,那就是殭屍都是來自清朝,而且都是大官。那麼殭屍到底是不是只有清朝才有呢?
在古代民間傳說中,人死後如果陰氣太重,或者是死後碰到了野貓等陰氣重的生物,就有可能變成殭屍。殭屍能考吸食人血和在月亮下修鍊來增進自己的道行,道行越深的殭屍,越難以消滅。如果被殭屍咬到,或者被殭屍的指甲抓破,都有可能感染屍毒。但是想要治療也比較容易,輕度的感染只要用乾淨的糯米敷住傷口就可以了。
托現代盜墓小說的福,很多人都知道能夠剋制殭屍的東西還有一樣,那就是黑驢蹄子。但是在香港恐怖電影中,想要制住殭屍,必須要靠嶗山道士出馬。道士們有符,貼在殭屍的額頭上,能夠制止住他們的行動。其實根據傳說記載,早在黃帝時期就出現了殭屍。傳說蚩尤跟黃帝大戰的時候,黃帝請來一個叫做魃的女子相助,最終擊敗了蚩尤。
但是在戰爭結束之後,黃帝卻翻臉不認人,他認為魃殺氣太重,不願意給她應有的封賞。因此魃就流落在人間,從此帶著一身怨氣,走到哪裡,哪裡就會大旱,因此又得名為旱魃。而旱魃,隨著後人的演繹,逐漸變成了殭屍的鼻祖。在《續子不語》就中有載:屍初變旱魃。
而清朝時期志怪小說非常流行,殭屍是一個常見的出場人物。但是清朝人筆下的殭屍,跟現代電影中還有很大區別。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中這樣描寫殭屍:白毛遍體,指如曲鉤。在《閱微草堂筆記》中,殭屍是不穿衣服的,而是像動物一樣渾身長滿白色的毛髮。但是這樣的殭屍,如果拍成電影,驚悚效果恐怕欠佳,特效還比較難做。
於是在香港導演的片場,殭屍就被安排成人的模樣,還穿上了清朝的官服,以蹦跳的形式出場。也就是從香港電影開始,幾乎所有的殭屍都變成了這種固定的模式。那麼為什麼導演們要選擇清朝官服作為殭屍們的衣服呢?一方面是因為清朝時期殭屍最為流行,另外一方面則是跟清朝官服的顏色有關。
清朝的官服顏色比較深,而且裁剪比較死板,穿在身上很不靈活,符合殭屍行動不便利的設定。再加上大部分觀眾對清朝官員的印象都比較深:長辮子、胸口掛一串朝珠,這樣很容易入戲。所以導演就靈機一動,將殭屍設定為清朝人,還給他穿上了官服。香港電影的受眾並不是只有中國觀眾,在世界影壇都很有市場。所以清朝殭屍的形象也就隨著香港電影的發展走出了國門。西方人對中國殭屍就有了刻板的印象,認為他們都是留著長辮子、臉色鐵青的清朝官員模樣。
※名字完全相同的2女子,1個皇后1個貴妃,1個被稱讚1個被唾罵
※他是軍中公認「第一財主」,隨身帶著金條,卻連一頓飽飯都沒吃過
TAG:史心可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