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人類能夠製造出強大的核武器,卻連一粒米都無法造出?
引言:目前人類的科技發展已經到達了很高的程度,而且科技發展的趨勢還會繼續下去。核武器作為人類科技發展一種代表性產物,它具有十分強大的威懾力。人類在上個世紀就研發出了核武器,但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無法製造出一粒米。
人類文明在近現代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尤其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人類開始發明各種各樣的機器和裝置來輔助完成生產勞動。同時科學界湧現出了眾多傑出的科學家,他們在各自領域上的重大研究推動著人類科學的發展。在上個世紀中期人類就已經研發出了核武器,這種到目前為止仍然是地球上殺傷力最大的武器是人類在軍事上最成功的傑作。然而有觀點認為人類能夠製造出核武器,卻無法製造出一粒米,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討論這個話題之前我們需要明確一個概念,生產一粒米和製造一粒米是不同的,生產是種下種子之後有所收成,而製造是直接通過技術來創造。目前人類已經實現了許多方面的「人造化」,例如人造衛星、人造潛艇等等,但是在生物技術上實現人造化十分困難,所以到目前為止也還沒有「人造米」出現。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研發核武器可能是世界上最具有技術性的工作了,但或許在核工程師看來並非如此,因為核武器的製造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技術人員只需要謹慎地按照複雜的步驟進行,經過大量的工作之後是有可能造出核武器來的。但是想要造出生物來就沒那麼簡單了,因為生物體內還有比核武器內部更複雜的結構存在,例如DNA。
或者我們可以這麼認為,人類能夠造核武器而無法造出一粒米,是因為前者是無機物而後者是有機物。雖然現在人類已經基本掌握無機物世界和有機物世界的規律,但是相比起無機物來說,有機物的規律更加難以掌握,實際上地球上最複雜的物體並不是無機物,而是生物。我們都知道凡是生物都會有遺傳物質,就連病毒也是如此,更別說稻穀了。
水稻作為一種真核生物,它的遺傳物質儲存在DNA中。DNA中文名為脫氧核糖核酸,雖然它的分子結構極其小,但它可以說是整個生物體中最為複雜的結構之一。正常的DNA由兩條螺旋的鏈條通過核苷酸連接起來,生物體的遺傳信息就儲存在這裡面。所以如果要永遠地改變一個生物的性狀,就必須從它的基因入手,創造一種生物也是如此。
因此如果人類想要創造出一粒大米,首先得完全了解大米含有的所有基因。不僅如此,還要掌握這些基因的排列方式,是如何組成的。而一般生物體內的基因序列非常龐大,美國曾經組織了一次人類基因組序列測定的工作,美國、日本、英國和中國等六個國家都參與其中,任務就是測定人類體內2.5萬個基因的30億個鹼基對。中國只承擔了總任務的1%,但卻耗費大量的時間、人力和物力。由此可見基因的排列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複雜,這也是為什麼人類無法製造出一粒米的原因。
一旦人類製造出了一粒米,那麼這意味著人類在製造生物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該技術同樣可以應用在其他方面。
※地球是個「永動機」?已經自轉46億年,或存在3種動力源
※科學家將沙子放大300倍後,發現裡面結構極似一個微型世界
TAG:科學宇宙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