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教授:不想讓孩子變成「巨嬰」,父母要了解狐狸法則
東東已經上幼兒園了,可是在學校里的老師卻發現,東東不會自己穿衣服,一有事情就會喊老師,甚至連上廁所都需要老師幫忙,老師將這一情況告知了東東的媽媽,東東的媽媽表示她也很煩惱,因為東東從小就都是這樣了,平時在家裡也擔心他會做不好,所以就乾脆全幫他做了。
正是因為東東媽媽這種怕麻煩的心裡,導致東東習慣了做什麼都依賴別人的這種習慣,而這種習慣恰恰不利於他的成長。
狐狸法則
在狐狸的世界裡,成年的狐狸是不能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它們必須獨立養活自己,這也是自然法則。如果你不懂的生存,你就被淘汰。因此要培養孩子獨立生存的能力,否則在物競天擇中就會被無情地淘汰。
著名的美國總統林肯,小時候與母親去公園玩耍,遇到一個高台階,想爬上去,但是試了很多次都沒有成功,這個時候他向自己的母親求助,母親並沒有直接幫助他,而是在一旁鼓勵他,最後他憑藉自己的能力爬了上去。媽媽這才上前拍拍兒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紅的小臉蛋上親了一口。
林肯一生都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一直在做自己生命的主宰,不管遇見什麼困難他都不放棄,努力想辦法克服,持之以恆地走下去,直至最後的成功。
父母把一切都給了孩子,還覺得不夠
某報社社會調查中心對2014名受訪者發布調查問卷,調查顯示有受訪者中佔34.8%的人表示身邊父母包辦孩子個人事宜能持續到孩子上大學。調查還顯示,受訪者覺得父母過分掌控孩子個人生活所帶來的負影響包含:孩子無主見(58.9%),孩子性格優柔寡斷(55.5%),助長孩子懶惰和依賴性(51.0%)。」這些「壞毛病」每項發生率都超50%,數字令人唏噓。
現如今的社會,因為父母過度寵愛孩子,「孔雀女、媽寶男、啃老族」群體越來越多,中國式的父母總是覺得,我把一切都給了孩子,還覺得不夠,很多父母為了孩子,會想盡一切辦法,為他準備好未來一切。前段時間熱播的劇《都挺好》,主人公蘇明玉的父母對兩個兒子從小就是有求必應,先後賣掉兩間房子滿足兩個兒子留學、買車的需求,兩個兒子成年後,一個沒有擔當,一個只會啃老,而主人公蘇明玉從小就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長大後成為了一個集獨立、堅強與一身的金領女強人。
當父母為孩子的未來承擔得太多的話,孩子就不需要去承擔本該屬於他的責任了。如果父母在跟這個功能相關的事情上做得太多了,其實就剝奪了孩子這一自我功能的成長。那這個孩子相當於溫室裡面的花朵,經不起風吹日晒雨淋。
長期的包辦,很容易導致孩子養成一些壞習慣
孩子情緒容易崩潰,一不被滿足就生氣
湯圓是個三歲的小男孩,他的父母都是獨生子女,自然湯圓是兩家人的寶貝,十分寵愛,過分溺愛讓他變得很任性愛發脾氣,簡直拿他沒法。想要的東西不給買就跺腳撒潑,玩積木搭不好也要哭鬧發脾氣。有時候在外面或有客人時也這麼鬧,不滿足他的要求就生氣,湯圓媽媽都有那麼幾個瞬間想假裝孩子不是自己生的。
其實孩子經常哭鬧發脾氣是一個很好理解的事
一方面他是想引起注意:他通過發脾氣成功地把你拖下水,吸引了爸爸媽媽的注意。有人跟他一起分擔壞情緒,或者幫助他解決引起他發脾氣的困境。
所以會發脾氣的小孩是正常的,但有一些孩子屬於特別愛發脾氣,隨時隨地都在發脾氣。必須得說,這個壞脾氣小孩兒是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等其他養育者共同培養出來的。
而且孩子會通過發脾氣控制你:這些脾氣暴躁的「小壞蛋」,本來也和其他孩子沒兩樣,偶爾發發脾氣。不同的是,他通過發脾氣嘗到了甜頭。比如原來不給他買玩具,發發脾氣就得到了。當他發現可以控制爸爸媽媽的時候,發脾氣就不再是單純的情緒發泄了,而是一個豪華版遙控器。
很多家長對待哭鬧的小朋友的解決方式就是:要東西——不給——哭鬧——還不給——繼續哭鬧——算了,投降了,給你吧!溫柔易得,堅定難求。但其實父母應該做的是放下手中的事,停止腦中想的事,眼中才能看得到孩子。看到他的願望和心情,仍然選擇堅持拒絕,這才是溫柔地拒絕的真諦。等孩子哭過鬧夠,停下來後。再來做情緒引導,告訴他發脾氣的時候時候可以打打枕頭,做做深呼吸,嘗試一些不會傷害到自己和別人的法子。
沒有誰是一生下來就是完美的,做父母就是一場修行,小小的孩子生下來彷彿一張白紙,慢慢染上和我們相類的優點和缺點。對付孩子的缺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像在對付鏡子里自己的缺點。有的人選擇否認,有的人選擇打擊,而我希望能接納包容,然後一起改進,一起成長。
孩子喪失動手能力
誰都知道「心靈手巧」,現在的家長也都知道動手能力和聰明程度的關係。但是,對於現代的中國家庭,真正讓孩子動手的機會並不太多。孩子小的時候,總覺得孩子小,不捨得讓孩子做什麼;孩子大了,又覺得孩子功課任務重,壓力大,沒時間培養孩子跟學習無關的動手能力。導致孩子長大後,除了讀書什麼也不會,一點生活基本常識都沒有,就變成了十足的「巨嬰」了。
魏永康從2歲開始就能掌握上千個漢字,從小就被稱為神童的他,在13歲就以高分考上了大學物理系,17歲,考入中科院碩博連讀研究生,而神童的締造者是他的媽媽,他媽媽認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於是便直接包辦了他的生活,為了不耽誤他看書,魏永康在上高中時,媽媽都還一直喂飯。
可是,到了北京獨自生活的魏永康,在離開媽媽以後,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天冷了不知道加衣服,天熱了可能還裹著棉襖,最終因為沉迷在房間看書,錯過了考試而被中科大退學。
家長的包辦代替,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的生存發展的能力,是在殘害自己的孩子。兒童時期的習慣培養就像一粒種子,等到秋天要收穫的時節才匆匆忙忙開始播種,就已經太晚了。而在生命的春天就開始有意識有計劃地撒種、灌溉、施肥,才能讓這小小的種子及早發芽、茁壯成長。動手能力是孩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它的培養也要在兒童時期開始。很多家長都忽略這一點,一味追求學習成績,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影響孩子成長的中的很多能力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教學就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也就是要動手,去體驗生活,體驗知識。
人的思維發展與動手能力有直接的關係,動手的時候大腦皮層更加活躍,從而促進大腦發育。在我國,我們的孩子動手能力普遍不高,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跟中國家長尤其是老人們喜歡讓孩子幫孩子有關。比如孩子自己動手吃飯,有些家長看不慣孩子吃飯掉得滿地都是米粒,洗手洗得滿身都是水,索性替孩子包辦一切,認為這樣省心、省時、省事。尤其是老人怕弄的地上或衣服上髒兮兮的,他們就會控制住孩子的小手喂他們吃飯,剝奪了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影響了孩子動手能里的提高。其實,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溺愛孩子反而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孩子一天天長大,可生活能力差得不行。甚至有的孩子到了成家立業的年齡,還不會自己洗衣服、燒飯、打掃衛生……
包辦式教育一方面會 影響孩子適應新環境的能力,父母在孩子每到一個環境,有什麼不適應的情況都替孩子們處理好了,這樣孩子以後到了新環境沒有父母的幫忙,就很難去適應,這不是幫孩子,反倒是害了孩子,讓他們一直沒有得到鍛煉。另一方面會影響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過於溺愛孩子,讓孩子一直處於被動接受的環境當中,會讓孩子逐漸喪失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已經習慣了遇到問題父母就第一時間站出來幫忙解決,而孩子也習慣了有父母幫忙,思想上面有依賴,所以,也漸漸不去動腦思考如何去解決問題。
包辦式的教育看似是為孩子好,其實是對孩子不負責的表現,真正對孩子好應該是教孩子獨立的能力,讓他們遇事可以獨當一面。
孩子成長需要屬於自己的空間
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定的空間,家長不能緊抓著不放,也要適當的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摸索、去面對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動物,他們憑藉著自己的本領與天賦,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上生存下來。
居里夫人說過: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寬。在我們的人生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在有的時候,是沒有人會幫助自己渡過難關的,真正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
孩子的成長說到底是需要由孩子一個人經歷的事,家長最多只能是參與和陪伴,成長之路上更多的學習和體驗應該是由孩子自己完成。只是有些家長還沒有意識到這件事,他們把孩子攥得太緊,緊得沒有了"一個人"經歷成長的空間,結果失去了成長的機會。成長是任何人都不能代勞的事情。
做父母該要學會放手,首先要有"給孩子成長空間"的意識,很多家長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都懂得要給孩子一定的空間,但是卻沒有意識到2—6歲是一個人自我意識和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奠基階段,"成長空間"的給予需要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所以才會在孩子小時候過度地控制和干涉。
其次要從小事開始,家長放手孩子的成長當然也不能一次完成,也需要從小事開始一點一點地放手。比如從簡單的讓孩子自己拿勺子吃飯開始,到自己穿衣服、自己整理玩具、自己睡覺······從小事開始,當孩子的能力一步步提高,家長放手的領域也越來越大,這樣既給孩子和家長一定的適應和緩衝,也更加能夠保證安全。
最後實在不放心的話,就在一旁指導,家長擔心"孩子自己做會遇到問題"的心理非常能夠理解,但是這種"放手"在孩子的成長中又是必須的。家長可以折中選擇"放手—旁觀",讓孩子自己做,而自己不插手但是可以在一旁觀察和保護孩子。
最偉大的父愛母愛是放手,給你自由去體驗世界的權利,然後為你祝福
孩子在幼兒時期,對於父母是完全依賴的,因為他們沒有分辨能力,在這個階段,父母去事事為子女沒有任何問題。可孩子是慢慢長大的,他會在學校學習到知識,會在社會上學習到經驗,他會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他會有自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當他成長到可以自己獨當一面的時候,父母就應該選擇得體的放手,讓他去接觸這個世界,體驗這個世界,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一個成年人在選擇自己的生活是,需要的更多的是父母的支持和鼓勵,而不是事事不分場合的掌控。
熱播劇《帶爸爸出國留學》中,凱文的母親,為了在國外配孩子念書,失去的自己喜歡的工作,自己的愛人,自己的生活,她說孩子是她的命,其實凱文夠獨立,可以自己很好的生活,也很反感母親事事干涉自己。生活中,總有這樣的父母,以為自己是在愛孩子,卻不知道這種用生命去愛的方式,只會給孩子帶來無盡的困擾。父母愛孩子沒有錯,但這種愛是邊界的,尤其是在孩子成年之後,更要明白得體的退出。如果一個人已經成年,而他的一切卻還操控在父母的手中,那麼這完全不是幸福,而是一種悲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活得精彩,擁有自己與眾不同的人生風景,孩子才會在這種耳濡目染的影響下,把自己的人生也活得精彩。所以,為人父母不要不捨得放手,要讓孩子自己去經歷生活,在自己的經歷中不斷成長,不斷蛻變。 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從不是掌控,而是得體的退出!
1、適當推出保護傘,孩子會變得更強大
小羽已經上小學四年級了,但是一直都不敢一個人睡覺,總是要父母在身邊陪著自己才會入睡。平時吃水果需要父母洗好,切好,拿到面前,穿衣服要家長幫忙扣扣子,甚至有的時候連吃飯還要家長喂上幾口才能吃完。
雖然同齡的其他孩子甚至更小的孩子早都已經能獨立的做這些事情,但是小羽的父母並不覺得小羽有什麼不同。他們認為只要小羽在學習上成績優秀,那麼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差點也沒什麼,畢竟孩子還小,還是要以學習為主,其他的事情父母都可以代勞。
溫室里的花朵,最容易受到暴風雨的摧殘,時刻受父母保護的孩子,最容易被困難擊倒。家長的過度保護,等於切斷孩子發展的道路。所以要將孩子溫柔的推出保護傘,他才能變得更加的強大。
2、伴隨孩子自由成長
睿智的作家冰心曾說過:「讓孩子像野草一樣自由自在地生長。」人生來不是為了讓別人去「管」的,自由是每個人骨子裡最珍愛的東西。孩子尤其應該舒展他們的天性,無拘無束地成長。兒童是一個完美獨立存在的世界,他幼小身體里深藏著無限蓬勃的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長中有一種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達潛力,就如一顆種子里藏著根莖、葉片、花朵,在合適的條件下自然會長出來一樣。家長不應該過多的約束孩子的天性,而是要予以正確的人生方向引導,伴隨孩子自由快樂地成長。
3、放手,是父母對孩子最深的愛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與挫折,讓孩子早點去接觸這些,會促使他們想辦法去克服,這是一種成長的表現,如果父母一直以錯誤地方式保護著孩子,不放手的話,他們會成長的很慢,甚至不會成長。最好的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最偉大的親情是一種適時地放手。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這樣做
1. 放手讓孩子做家務:
首先,做家務有利於培養孩子具有責任感,俗語說,自己的事自己做。就是說做人要有擔當,也就是要有責任。自己的書包自己整理,自己的衣物自己洗,家裡的家務有時間自己也要做,所有這些,自己不找借口推諉給家人,這就是擔當,這理應成為自己的一種責任。其次,做家務有利於培養孩子養成愛勞動的習慣。愛勞動習慣的養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孩子要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做家務活倒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值得提倡。
2. 放手讓孩子選擇:
在人生路上,沒有誰能夠替代準的一生,也沒有誰能無時無刻陪伴著誰,所以父母應該學會放手。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學會在風雨中成長強大,學會忍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遇到什麼先躲到父母的羽翼下。孩子應該從小就培養他自主選擇的能力,父母也不要事事替孩子做決定,應當適當引導孩子,養成自主選擇的習慣。父母的角色是引導孩子投入生活,讓孩子學會與父母分離。如果不讓孩子去親身體驗,如果父母不懂得放開孩子的手,孩子永遠都不會獨立行走。
3. 放手讓孩子探索:
孩子的世界總是充滿了好奇,總要探索世界,但是父母卻常常阻止、代勞,在孩子一路成長中,為了節約時間、精力,為了避免孩子受苦受累,父母在不經意之中就阻止了孩子的探索,代勞了孩子的行動,結果無數的孩子被養成了畏手畏腳的「巨嬰」。父母應該放手培養,讓孩子自主探索世界。
探索對於孩子來說更是感知世界的途徑,也是學習認知的方式,家長要學會做一個愛的守望者,給孩子最好的守護,陪著孩子一起開啟探索世界的奇妙之旅。好的教育,是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
世界上最堅強的人就是獨立的人。——易卜生
※科比生涯總薪資3.28億美金,只排歷史第五,在他前面都有誰?
※曾經成績輝煌的鄧亞萍,如今過得怎樣?目的被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TAG:匯聚言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