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經》的修行大義(一)
《地藏經》的修行大義(一)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蔘學,2003年獲得南京大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2000年後,遵照母音老人的傳法囑咐,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
我們借著《地藏經》說說菩薩的修行。
修習佛法,應從哪裡起步呢?
應從體悟自心起步,我們修行佛法,不要落在文字上,不要落在意識上,我們要藉助於文字,藉助於善知識的開示,而向自心上體悟,誓願明悟自心。
現在,我們結合《地藏經》說說明悟自心、圓成佛道的修行過程。
許多念誦《地藏經》的人,他們不從自心上體會經義,而是把經中所說的那些事當作自心之外的事。更有甚者,把《地藏經》當作送給冤親債主的冥錢,把念誦《地藏經》的功德送給那些冤親債主,希望那些冤親債主獲得利益,不再找自己的麻煩。
如果一個人從《地藏經》中看不到修行成佛的方法,他只是看到了另一個苦難世界,那麼,對於這個人來說,這部《地藏經》就不是佛經,而是誦經者藉助於文字而生出的妄想。舉個例子來說:
有一位居士每天都念誦《地藏經》,他念誦到了什麼程度?他誦到了夜裡一個人不敢在家,他害怕鬼。這是怎麼形成的?他念《地藏經》時,他就想出了一個鬼觀念,他就想出了一個地獄觀念。他念了許多遍的《地藏經》,就等於想了許多遍的鬼觀念,就等於想了許多遍的地獄觀念。《地藏經》念得多了,鬼觀念、地獄觀念也就多了,他的心靈世界也就成了一個充滿鬼及地獄的心靈世界。如果這樣念經,這樣妄想,那就不是念經,而是念鬼,而是念地獄。
還有一位老太太,她天天盼著有個孫子。結果,她滿願了,她很高興,她向師父報喜,然後問師父:「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孫子更有福?」這個師父告訴她:「你念《地藏經》,把功德迴向給你的孫子,你的孫子就有福了。」這位老太太,回去就念《地藏經》。一部《地藏經》還沒念完,她就害怕起來。但是,為了孫子有福,即使害怕,也得繼續念下去。結果,念了一段時間的《地藏經》,把自己的精神念得錯亂了,被送進精神病醫院了。
《地藏經》的義,不是她所想的那個義。《地藏經》的義,究竟是個什麼義?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地藏經》的真實義。
我們先來看看《地藏經》的題目。《地藏經》的全稱是《地藏菩薩本願經》。現在,我們對《地藏經》的題目作一個解析。
問:如何是地藏?
答曰:地,就是心地。藏,就是寶藏。合起來就是心地寶藏。心地寶藏,不是別物,就是我們的佛性,就是我們的妙明真心,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問:如何是菩薩?
答曰:菩薩,就是返本還源的人,就是回歸自性的人,就是回歸「本真的自己」的人。這個「本真的自己」,就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我」,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的妙明真心,而不是凡夫所執著的「生滅的幻我」。
凡是誓願返本還源的人,凡是誓願回歸「本真的自己」的人,皆是菩薩。我們每個人皆有這個妙明真心。這個妙明真心本來就是佛。迷此心,即是眾生。悟此心,即是諸佛。
眾生,即是追逐幻相的人,即是追逐生滅法的人。由於執著這些幻相,由於執著這些生滅法,所以,就迷失了自性。迷失了自性,終日在生滅法里捕風捉影,就是在娑婆世界生生死死,輪迴無期。
菩薩,即是尋找心地寶藏的人,即是回歸自性的人。菩薩於幻相之中,而試圖出離幻相,然而,他卻不知,幻相非實。
佛又是什麼人?佛不是對象化的他,而是諸人「本真的自己」,而是諸人的妙明真心。明悟了自己的妙明真心,回歸了「本真的自己」,則名之為佛。所以六祖惠能說:「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佛是自心,菩薩是誓願覺悟自心的人。觀照自心,體悟自心,就是悟前菩薩的修行,就像《心經》上說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觀自在菩薩,就是觀自己的菩薩。觀自在的菩薩,皆是觀自在菩薩。只要我們反觀自見,我們自己就是觀自在菩薩。好多的學佛的人,他不是觀自在,他不是觀自己,而是觀他在,而是觀他人。
若人修行,向外觀他,向外找他,那就不是觀自在,那就是背覺合塵的凡夫。即使心外觀佛,即使心外找佛,那也是背覺合塵,那也是心外求法的外道。
問:如何是本願?
答曰:本願,就是發自內心的根本大願。
根本大願,就是誓願證得萬法的根本,就是誓願證得自性真佛。這樣的大願,是名根本大願,亦名本願。若不向萬法的根本上體悟,若不向自心上體會,無論所追求的事相是多麼的宏大,那也不是根本大願,那也不是本願。
問:如何是經?
從相上來說,經是聖賢所說的教典,經是聖賢對世人的開示。
從體上來說,經是千經萬論所指示的那一個。千經萬論所指示的那一個,究竟是個什麼?他就是我們的妙明真心,亦名無相真心,佛家所謂無字真經。一切萬法,不離方寸。諸佛教典,盡在一心。若無此心,誰來說法?若無此心,誰來受教?這個能生萬法的無相真心,這個能現萬相的無相真心,就是千經萬論所指示的這一部無字真經。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如何教導我們修行的呢?
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釋迦佛對文殊菩薩說:「文殊大士,你看看這些眾生多不多?」文殊菩薩說:「無量無邊的眾生,實在是太多了,我看不到眾生的邊際。」
文殊菩薩智慧第一,無量無邊的眾生,他尚且看不到邊際,其餘一切菩薩,及諸眾生,又豈能望其涯岸?佛說:「無量無邊的眾生,不但你看不到邊際,就是我釋迦牟尼也看不到邊際。無邊的眾生,皆是地藏菩薩已度、當度的眾生。」
文殊菩薩問佛:「地藏菩薩發這麼廣大願,他要度盡這無量無邊的眾生,這個菩薩真是了不起。」
釋迦佛說:「你看他是個菩薩,其實,無始劫來,他本來是佛,化身為菩薩,救度無量無邊的眾生。」
世人看到釋迦佛說,「無始劫來,他本來是佛」,就以為地藏菩薩這尊佛,他比釋迦佛還更早成佛。
世人看到「無始」這個概念,就生出了一種誤解,認為「無始」就是很久遠很久遠的某個過去。若是這樣理解「無始」,那就大錯而特錯了。
無始,就是沒有開始。沒有開始,就沒有終結。就像一個生命個體,百年之前,就是這個生命個體的開始。百年之後,就是這個生命個體的結束。這個有始有終的生命個體,那就不是無始無終的本真。
無始無終,無生無滅,這是什麼?這是地藏,這是諸人的心地秘密寶藏。這個地藏,無始無終,不生不滅,豈不是無始劫來早已成佛?諸人的本來面目,個個皆是地藏,個個本來是佛。
地藏菩薩無始劫來早已成佛,就是說一切眾生,無始劫來本來是佛。既然本來是佛,那就回歸這個「本來」,那就完全地融入這個「本來」。一切菩薩的修行,悉皆如此。
所謂的修行,並不是要修成一個什麼,而是在善知識的指導之下,識得自己的本來面目,回歸自己的本來凈土,成就自己的自性彌陀。
佛說地藏菩薩無始劫來已經成佛,就等於告訴我們大家,一切眾生,無始以來,本來是佛。一切眾生的修行,只是發現這個「本來」,回歸這個「本來」,向外不得一法。
一切眾生,背覺合塵,捕風捉影,流浪生死。無論是如何地捕風捉影,無論是如何地流浪生死,其實,那都是在自性凈土裡做六道輪迴的夢。這個六道輪迴的夢,本無實際,皆是泡影,所以永嘉大師云:「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徹悟了自心,融入了自心,此時,六道輪迴就會當下消失得無影無蹤,當下所呈現的就是一個本來清凈的凈土世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