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末的這兩位著名醫家,給中醫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漢末的這兩位著名醫家,給中醫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郡涅陽縣(今河南省南陽縣)人。東漢末年,社會動蕩,民不聊生,各種戰亂不斷。百姓為避戰亂而相繼逃亡,流離失所者不下數百萬。同時據史書記載,東漢桓帝時大疫三次,靈帝時大疫五次,獻帝建安年間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萬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難。

根據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序》所述,張仲景的家族本來是個大族,人口多達二百餘人。自從建安初年以來,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於傷寒者竟佔十分之七。面對瘟疫的肆虐,張仲景內心十分悲憤。他痛恨統治者的腐敗,將百姓推入水深火熱之中。對此,張仲景痛下決心,潛心研究傷寒病的診治。

張仲景曾仔細研讀過《素問》、《靈樞》、《難經》、《陰陽大論》、《胎臚葯錄》等古代醫書。其中《素問》對他的影響最大。張仲景根據自己的實踐對一些中醫理論作了發展。他認為傷寒是一切熱病的總名稱,也就是一切因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傷寒」。他還對前人留下來的「辨證論治」的治病原則,認真地加以研究,從而提出了「六經論傷寒」的新見解。

張仲景深研醫學,將其實踐經驗與臨床理論總結為《傷寒雜病論》一書,合一十六卷(北宋所傳《傷寒論》十卷,附方十卷,《金匱要略方論》三卷,即《雜病論》)。他在《傷寒論序》里說,當今醫生,不肯探求醫經(《素問》《難經》等),推演新知,各承家傳,始終守舊。問病狀務在口舌敏捷,辨脈象按寸不按尺,按手不按足(足脈)。草率處方,難治大病。和這些醫生相反,他是以極嚴肅的態度治病的。後世醫學者稱張機為醫聖,稱《傷寒》《金匱》為醫經。隨著時間的推移,《傷寒雜病論》這部專著的科學價值越來越顯露出來,儘管這部醫書在流傳過程中被迫分成了《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但《傷寒論》還是成為後世從醫者必讀乃至必背的重要醫籍。

名醫軼事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在告老還鄉退休的時候,正趕上那年冬天,寒風刺骨,雪花紛飛。在白河邊上,張仲景看到很多無家可歸的人面黃肌瘦,衣不遮體,因為寒冷,把耳朵都凍爛了,心裡十分難受。

回到家後,由於張仲景的名聲早已經聞名天下,所以很多人上門求醫。張仲景有求必應,整天都很忙碌,可雖然上門求醫的人很多,可張仲景依然挂念那些凍爛耳朵的人。經過研究,他研製了一個可以禦寒的食療方子,叫「祛寒嬌耳湯」。

祛寒嬌耳湯當初其實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藥物放在鍋里煮,熟了以後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再下鍋,用原湯再將包好餡料的麵皮煮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方子演變成餃子發展至今,成了闔家團圓的代表食品。

華佗

華佗是東漢後期著名醫學家。又名敷,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毫縣)人。以行醫聞名於 世,史傳說他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他擅長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尤其精於外科。

他首創開腹術,為後代醫家譽為「外科鼻祖」。《後漢書?華佗傳》載,如果疾病髮結於內,針灸藥物無法治療,華佗就讓病人以酒服「麻沸散」,等病人全身麻醉,毫無知覺後, 「刳破腹背,割除病結」,如果病在腸胃,就把腸胃切斷,沖洗,清除積穢,然後再縫合,敷上「神膏」,四五日後,創口便能癒合,一月之間病人就能完全恢復。這種在全身麻醉情況下的腹腔腫摘除和腸胃部分切除吻合術,今天做來也不簡易,而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華佗能熟練精巧地完成,並能達到在四五日癒合手術切口,與現代無菌手術的癒合期相一致的效果,不能不謂神絕。華佗在外科學和麻醉學上的深刻造諸,不僅在中國醫學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外科手術史和麻醉學史上也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其影響和啟發下,中國後世醫家研究麻醉劑取得不少成果。如宋代竇材用「睡聖散」作為灸治前的麻藥。《世界醫學史》的作者西歐魯氏說:「阿拉伯醫家知用一種吸入的麻醉劑,恐從中國人學來,稱為中國希波克拉底的華佗,很精此技術。」可見華佗的麻醉術在國際上具有深遠的影響。

名醫軼事

華佗善於應用心理療法治病,有一郡守得了重病,華佗去看他。郡守讓華佗為他診治,華佗對郡守的兒子說:"你父親的病和一般的病不同,有淤血在他的腹中,應激怒他讓他把淤血吐出來,這樣就能治好他的病,不然就沒命了。你能把你父親平時所做過的錯事都告訴我嗎?我傳信斥責他。"郡守的兒子說:"如果能治好父親的病,有什麼不能說的?"於是,他把父親長期以來所做不合常理的事情,全都告訴了華佗。華佗寫了一封痛斥郡守的信留下,郡守看信後,大怒,派捕吏捉拿華佗,沒捉到,郡守盛怒之下,吐出一升多黑血,他的病就好了。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因為襄陽之戰時右臂為魏軍毒箭所中。後來,傷口漸漸腫大,十分疼痛,不能動彈。華佗為關羽剖臂刮骨,去除骨上劇毒,而關羽神色不變,仍然與人下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譚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凌遲在中國被徹底廢除是因他一句話,可惜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他
阿膠雖好,但是要會吃才行!這種吃法你應該沒見過!

TAG:譚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