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BBC的紀錄片,也太太太牛X了吧

BBC的紀錄片,也太太太牛X了吧

要說2019年最火爆的小說作者,那非大劉劉慈欣莫屬了。

尤其是春節檔經過《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輪番轟炸後,這個名字已然成了當今中國科幻界的一個高峰。

了解中國科幻,先從閱讀劉慈欣的作品開始。

BBC的紀錄片,也太太太牛X了吧

硬科幻小說最奇妙的地方就在於,它能瞬間就將你的思緒從眼前的雞毛蒜皮拉到廣闊無垠的太空。

這也就是為什麼影sir一定要為大家推薦這部科幻紀錄片的原因。

看了它,彷彿世間的一切的煩惱都不值得一提了——

《行星》


The Planets

BBC的紀錄片,也太太太牛X了吧

作為良心和口碑保證,「BBC出品」這幾個字在紀錄片界就代表著權威、科學、全面,當然對於影sir來說,BBC還代表著「必看」。

尤其是BBC出品的自然類紀錄片,光是畫面就讓人嘆為觀止。

而這次,他們將視角看向了更為遙遠的宇宙。

BBC的紀錄片,也太太太牛X了吧

《行星》將圍繞太陽係為觀眾介紹那些我們熟知卻又陌生的「鄰居」——八大行星。

BBC的紀錄片,也太太太牛X了吧

喜歡看星際科幻片的觀眾一定知道,行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上面生活著各種我們沒有見過的生物,發展著我們人類過去幾千年都無法企及的技術。

不過那些都是小說或者電影里的劇情,這部《行星》將為你揭開那些隱藏在神秘面紗之後的變幻莫測。

BBC的紀錄片,也太太太牛X了吧

第一集為我們講述了太陽系裡距離太陽最近的兩個行星——水星和金星。

水星,雖然名字里含有「水」,但卻是最為「乾涸」的行星了,因為它的表面常年被太陽炙烤,白天最高氣溫可以達到400多度。

BBC的紀錄片,也太太太牛X了吧

由於沒有大氣,到了晚上氣溫又會驟降到零下180多度。

BBC的紀錄片,也太太太牛X了吧

由於軌道呈特殊的橢圓形,再加上離太陽太近,這些因素都給人類近距離了解水星帶來了困難。

因此水星也是人類迄今為止探索最少的類地行星。

美國曾經向水星發射過探測器,但考慮到各種因素,探測器根本無法實現直飛,它必須要掠過地球,再掠過金星,

通過引力減速,最終在經歷了長達7年的宇宙漫遊後,才成功進入了水星的環形軌道。

BBC的紀錄片,也太太太牛X了吧

然而探測器捕捉到的這顆行星,表面卻是布滿了隕石坑,滿目瘡痍。

最大的隕石坑,直徑長達1550公里,相當於從北京到甘肅這麼長距離。

BBC的紀錄片,也太太太牛X了吧

緊挨水星的是金星。

我們常在新聞里聽到金星凌日,實際上作為地球的近鄰,金星的體積和地球相當,但不同的是它的上空被厚厚的一層雲所包裹,造就了它低調的本質——

人們根本無法通過望遠鏡觀察到金星的表面。

BBC的紀錄片,也太太太牛X了吧

於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金星都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

但隨著火箭發射,探測器穿越厚厚的金星雲層,一個隱藏了幾十億年的星球,終於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BBC的紀錄片,也太太太牛X了吧

由於溫室效應,它的表面溫度甚至比水星還高!

一片荒涼,沒有任何生命生存的跡象。

BBC的紀錄片,也太太太牛X了吧

這些年被討論最多的行星,那一定就是地球的姊妹——火星了。

有證據表明,火星和地球誕生於同一時期,而在火星是否孕育過生命這個問題上,《行星》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但因為某種原因,在40億之前,火星發生了變故,氣溫開始升高,大氣越來越稀薄,河流開始乾涸,直到被完全蒸發。

風暴的摧殘,讓火星的表面最終成了一個布滿沙粒的貧瘠之地。

BBC的紀錄片,也太太太牛X了吧

與之相反,地球反而開始變得溫暖潮濕,並最終誕生了生命的跡象。

BBC的紀錄片,也太太太牛X了吧

而那些人造衛星傳回來的火星近照,就是最好的證據。

BBC的紀錄片,也太太太牛X了吧

水手谷是火星最為具有特點的峽谷之一,長度4500公里,是太陽系已知所有行星里最長的峽谷。

跟它比起來,地球上的峽谷就太不值得一提了。

BBC的紀錄片,也太太太牛X了吧

《行星》就像一本歷史書,只不過是這本書的主角是宇宙漫長發展過程中,一個極不起眼的星系中的幾顆極不起眼的行星。

太陽系究竟是怎麼誕生的?

中國有盤古開天闢地,西方有上帝七日創造世界,但實際上我們所在的太陽系最初是一片粉塵,在引力的作用,岩石逐漸形成,軌道初見端倪,

八大行星各不干涉,在各自的軌道上記錄著宇宙的奧秘。

BBC的紀錄片,也太太太牛X了吧

除了常規的科普,《行星》還為我們介紹了那些被我們忽視的「衛星」。

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和質量最大的行星,也正因為如此,它也是太陽系裡衛星最多的行星,沒有之一。

BBC的紀錄片,也太太太牛X了吧

其中最惹人關注的就是木衛二,很多人都在糾結火星上是否有生命,人類未來將殖民火星等等。

但木衛二的可能性顯然更高。

木衛二的表面非常光滑,因為上面覆蓋了一層厚厚的冰。

BBC的紀錄片,也太太太牛X了吧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太陽終有一天會老去,當恆星走向衰亡時就會變成紅超巨星,這時的太陽釋放的能量也將達到目前的數千倍。

這就意味著木衛二表面的冰層將會融化,溫度升高,也許這顆衛星能夠抓住機會,繼而變成第二個地球呢?

BBC的紀錄片,也太太太牛X了吧

上世紀美國和蘇聯接連發射探測器,為人類研究行星前行了重要一步。

然而看似很容易「點火-發射」實則需要十幾年的準備,以及幾年的宇宙飛行,才能降落在那些神秘的未知世界,僅僅幾個小時。

而有些飛船蓄力幾年,僅僅是為了那驚鴻一瞥。

BBC的紀錄片,也太太太牛X了吧

這是《行星》給觀眾帶來的最直觀也是最為震撼的感受,人類太渺小了,但人類在對宇宙探索道路上從未放棄過。

那一張張激動人心的照片的背後,是數千名科學工作者的汗水和智慧的結晶。

向那些科學工作者致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雜誌 的精彩文章:

看了7月片單,鄧超和許晴的新片這是要躺贏啊

TAG:電影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