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什麼是廳堂式教堂?什麼叫地獄劫?講講布里斯托主教座堂的故事

什麼是廳堂式教堂?什麼叫地獄劫?講講布里斯托主教座堂的故事

上一篇:

布里斯托最出名的景點大概要數克里夫頓弔橋,地圖上看,從大教堂一直向西順著河邊走就能到。路上看見一處漂亮的塗鴉,據說布里斯托市區內的塗鴉不少,我們最後一天的行程中還專門安排去逛一條塗鴉街呢。

沿著公路走了很長一段,開始懷疑是不是該往山坡上走了,也不知到大橋附近還有沒有小路上去,畢竟弔橋是在高處的。我們看到沿途的院子里有住戶,便上前打聽。那位大姐非常肯定地說:「你們走的沒錯,繼續順著河邊公路旁的這條小道走,一直走到無路可走了,就會看到上山的台階了。」

我們記住大姐的話,順著路肩一米多寬的小道走啊走,果然,繞過一段垂直的石壁,前方露出一段隱蔽的石階,石階與公路之間沒有再留下任何路肩的空隙,因為再往前不遠就進隧道了。順之形路上到坡頂有個觀景台,所觀之景便是克里夫頓弔橋。

觀景台上有塊牌子詳細介紹了這座跨越埃文河、連接東岸克里夫頓和西岸利伍茲的弔橋。它由英國著名機械土木工程師布魯內爾(Isambard Kingdom Brunel,1806-1859)於1830年設計,原計劃1831年開始建造,但由於資金缺乏和其它原因幾次被迫中斷。布魯內爾去世後,他在土木工程師學會的同事對原設計做了部分調整後繼續完成,終於在1864年建成通車。

走到東側橋塔附近,仔細欣賞一下這座世界聞名的鐵鏈橋。據說世界上首次蹦極就是牛津大學危險運動俱樂部的成員於1979年4月1日從這座橋上跳下去的。

大橋東北方向有個克里夫頓天文台,在那附近欣賞弔橋又是別有一番風采。

回去的路上經過一個綠色的山坡叫布蘭頓山,山坡不高但坡頂有個磚塔,是俯瞰布里斯托城的絕佳之地。

這座32米高的磚塔叫卡伯特塔,建於1897年,用以紀念1497年威尼斯航海家約翰·卡伯特(John Cabot,1450-1500)在英王亨利七世贊助下從布里斯托出發跨越大西洋抵達北美洲紐芬蘭島400周年。由此可見,布里斯托雖然不在海邊,但它通過埃文河與布里斯托灣相連,在幾百年前是英格蘭西南部一個重要的出海口。

這座塔無人值守,登塔自然也無需花錢,只是上下的樓梯較窄,自己注意安全便是了。好在來這參觀的遊客不多,我們是等下樓的人走完才上樓梯的,免得錯身擁擠。等到頂上,視野果然開闊,向北可以俯瞰威爾斯紀念樓。

向東可以看到弧形的市政廳和它旁邊的主教座堂。

遠處的尖塔是聖瑪麗紅崖教堂。

南邊是優雅的住宅區。

向西極目遠眺,還能看到克里夫頓弔橋,目測我們的高度與弔橋的高度差不多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蟲游世界 的精彩文章:

阿普斯利大屋,昔日威靈頓公爵府,倫敦最不容錯過的博物館級豪宅
阿姆斯特丹王宮-上:被嫌棄的「世界第八大奇蹟」

TAG:書蟲游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