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SiC產業已經成熟,中國企業進入的窗口期正在關閉?

SiC產業已經成熟,中國企業進入的窗口期正在關閉?

來源:內容來自「泰科天潤半導體」,謝謝。

2019年中國IC產業發展利弊交織

2018年國際政治經濟形勢風雲變幻,發生了很多大家始料未及的突發事件。同時各國經濟形勢動蕩加劇,短期發展不容樂觀,很有可能進一步跌入急劇波動、甚至全面緊縮的低谷。對於中國半導體產業來說,這樣的宏觀局面往往讓人更加的擔憂和疑慮。那麼,2019年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是否能迎來轉機呢?

泰科天潤半導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彤指出,中國半導體的成長之路,本來就不是三年五年的事情,一來落後於國際產業這麼多,二來還處於初步布局階段,中國半導體發展必然是個長周期發展的持續性過程。這一兩年經濟環境的波動,對於中國半導體而言,反倒並不全是負面的衝擊。

「從這兩年來看,應該是利弊交織的。」陳彤認為。

從「弊」的方面來看,全球經濟下行、市場緊縮,肯定會加劇各企業惡性競爭,各大企業搶奪下降的市場份額。另外,在資本市場頻繁暴雷、普跌走熊的情況下,投融資機構普遍處於資源萎縮、行動保守的局面,也必然衝擊半導體產業的投融資需求。

從「利」的方面來看,在經濟下行、貿易摩擦增多的時候,各下游企業在降低成本的需求上壓力倍增,特別是一些大型龍頭企業,會在一定程度上開始國產化替代,這為國產的供應商提供了突破市場很好的機會。同時,國外的設備供應商、原材料供應商也會面對供需關係的調整,在價格和服務上轉變過去幾年較為強勢的立場,這些因素就為中國半導體產業鋪墊了一個降成本、打市場的有利環境。如果能結合各級政府的產業政策,中國半導體產業會有一個剝離喧囂浮躁、練好內功內力的良好機會。

陳彤建議,隨著全球經濟放緩,半導體產業步入供大於求的周期性低谷。2019年,國際貿易摩擦和爭端還會進一步加大,產業鏈上下游各個企業要謹防下遊客戶的黑天鵝事件,避免被單一大客戶或者大訂單一步拖垮。

SiC產業已經成熟,中國企業進入的窗口期正在關閉?

跨界造芯會造成一些典型偏差

2018年是中國晶元百花齊放的一年。除了很多傳統晶元企業造芯,很多新勢力企業也開始造芯,且這些新勢力企業均是國內耳熟能詳的企業,包括阿里巴巴、格力、小米、富士康等等。

而對於2018年的這一股跨界風潮,陳彤認為,一方面,這類資本在資本市場上有很強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他們的介入,有利於引導市場化資本對半導體產業的重視和投入,尤其在當前投融資大環境處於凜冬時期,無疑是很有積極意義的正面導向。但是另一方面,由於這類資本本身處於高增長高回報的生態價值鏈之中,因此對於半導體產業的專業性、長期性、高門檻理解不足,準備不夠,往往容易不顧半導體製造業的客觀發展規律,從自身的經驗出發,造成對整個資本市場投資的不當引導。對於產業發展節奏、目標項目判斷、技術發展趨勢上,這類資本的決策和動作的準確性,不一定能跟他們的號召力相匹配。

陳彤舉例指出,半導體產業的企業和項目,參加的是馬拉松長跑,這類的資本卻習慣於百米衝刺的短跑項目,覺得有信心一哄就見效,或者看重、以至鼓勵項目以短跑的策略去參加馬拉松,而最後很可能也就是造成另外一輪擊鼓傳假花的遊戲。

陳彤進一步指出,特別是這類資本往往過於相信資本的力量,而忽視了時間積累要素在半導體產業的一票否決作用。過了產業發展窗口,再多的錢也燒不出來,這是半導體產業投資的客觀規律,但是這類資本往往本著有錢就能追趕出來的心態,總覺得看不清、要等等,要看市場數據再大一點再作動作,結果就產生了最典型的誤判。

總體而言,陳彤認為,這類投資機構往往會造成一些典型偏差:輕製造、重設計;輕設備、重團隊;輕積澱、重奇穎;輕時間、重體量。能不能克服這類的偏差,從而真正的讓資本起到「栽真花種真樹」的理性作用,需要整個中國半導體產業生態共同的努力和傳遞。

中國企業進入SiC產業的窗口期正在關閉

近兩年隨著國家對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高度重視,以及在新能源汽車、AI、IoT和5G等新興產業的推動下,國內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正迎來飛速發展,眾多資金過億元的第三代半導體項目更是「捷報頻傳」,但是這些企業是否能在殘酷的競爭中存活下來呢?

陳彤針對第三代半導體產業中的碳化硅領域分析認為,從國際產業動態來看,特斯拉Model3全面應用意法半導體的碳化硅器件,德國英飛凌正式提出收購意法半導體的要約,國際主流器件廠商紛紛與美國科銳鎖定長期碳化硅晶圓供貨協議,這些動態已經足以警醒中國功率器件產業,碳化硅產業已經成熟,而且中國企業進入碳化硅產業的窗口期正在關閉。

陳彤表示,未來五年,全球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產值將會由2018年的40億元向100億元突破,屆時中國如果還沒有一家企業擁有5億元市場的銷售業績(約5%的市場佔有率),那麼意味著中國企業將再次在功率器件產業上落伍,至少要再次承受15年、一整代人的落後。

「如果這樣,那麼中國半導體產業又將再次重蹈在硅IGBT上所經歷的覆轍:由於早期重視不夠、跟進不足,後期國外企業發展迅速、布局穩健、全面佔領中國市場,中國企業就已然錯過了最後的發展窗口時機。這時候我們國家想重拾發展,雖然重金投入、燒錢無數,卻是依然屢戰屢敗,不斷沉沒成本,最後我們國家面對的結局依然是全面落後的被動局面。」陳彤說道。

IC人才需在實戰中不斷試錯和成長

對於專業要求高、投入高、周期長、回報慢的半導體產業來說,人才是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而半導體產業的人才短缺也一直是業內熱點。對此,陳彤指出,半導體產業人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實戰中長期鍛打,不斷試錯,不斷成長。從理論到實踐、從學院到產線,無論是本科生還是博士生,都需要沉澱在產業生態和企業平台中,經過整個團隊的協同合作和長期試錯,長期糾錯,適時調整,才能真正成長為擁有產業化價值的人才。這是一個從武術套路到街頭團斗的根本蝶化過程。

陳彤認為,由於國內半導體人才的稀缺,各種過度資本化、政府尋租化的炒作項目往往層出不窮,造成了高學歷、高頭銜的人才,經常被各項目挖動流轉,無法在一個平台上長期積澱,結果是有光環的人才個人收入不錯,卻錯失長期積攢真正產業價值的機會。這種現象根本的原因在於中國半導體產業落後,無法快速形成高回報,進而滿足高學歷人才應得的社會滿足感;同時,雖然中國半導體企業競爭力不夠,但是各地方炒作、尋租、一哄而上的半導體項目又多,雖然結局是三年五年就垮掉,但是造成的半導體產業人才的極度不穩定、甚至亂象橫生現象卻不容小覷。這是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階段性問題和難點,是一個必然經歷的過程。

陳彤建議道,對於長期發展的具體企業而言,一定是需要諸葛亮的,但是企業更需要臭皮匠。光有諸葛亮是肯定沒用的,一般任何一個諸葛亮要發揮出他的價值,至少需要十個臭皮匠的支撐。而且如果某些諸葛亮型人才缺乏團隊精神的話,不但無法給企業創造價值,往往還會成為害群之馬。所以對半導體企業而言,在人才的組織和培養上,要更側重於細心、踏實、實幹、親和、開放的品性;不要過多看重或者高估人才的資歷背景、榮譽頭銜和文章專利。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繫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2009期內容,歡迎關注

SiC產業已經成熟,中國企業進入的窗口期正在關閉?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實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華為|晶圓|台積電|三星|IC|AI|封裝|AMD

回復 投稿,看《如何成為「半導體行業觀察」的一員 》

回復 搜索,還能輕鬆找到其他你感興趣的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導體行業觀察 的精彩文章:

通過,瀾起科技正式登陸科創板!|半導體行業觀察
博通Q2凈利潤同比大跌81%|半導體行業觀察

TAG:半導體行業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