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高通李儼:建議為工業互聯網5G提供專有頻率

高通李儼:建議為工業互聯網5G提供專有頻率

2019年7月17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IMT-2020(5G)推進組聯合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共同主辦的2019年IMT-2020(5G)峰會在北京開幕。本次峰會以「5G商用 共贏未來」為主題,匯聚了國內外數十家主流移動通信廠商,共同探討5G標準、產業應用及最新發展趨勢。

會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依次參觀了英特爾、三星、中興、中國移動、華為、高通、國博電子、中國信科和中國信通院展台。

高通李儼:建議為工業互聯網5G提供專有頻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參觀高通展台

峰會上,高通公司技術標準高級總監李儼,針對工業互聯網垂直領域,分享了高通在5G技術方面的最新進展,以及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李儼指出,2035年之前5G將會給全球範圍內帶來12萬億美元的產出,而其中40%都將來自工業互聯網相關的應用。與此同時,工業互聯網在應用環境、頻譜、精準定位等多方面都對5G的發展應用提出了挑戰,而只有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產業協作才能真正加速工業4.0的轉化。

高通李儼:建議為工業互聯網5G提供專有頻率

高通公司技術標準高級總監 李儼

如下是李儼演講實錄:

各位尊敬的領導,各位嘉賓,大家早上好。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峰會時間,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期待的日子。我們常說這個峰會就像通信圈的春晚,每年在這個時間裡大家歡聚一堂,總結一下過去一年的成績,探討我們對通信技術未來的展望和發展,同時也分享一下我們所遇到的挑戰。

今天很高興能夠有這樣一個機會代表高通公司參加這個活動,分享一下高通對5G應用的一些展望,以及未來我們看到的一些挑戰。

過去一兩年我們大家都在談5G將會給整個社會生活和經濟系統帶來巨大的改善,我們預測5G在2035年之前會給全球範圍內帶來12萬億美元的產出。但是進入細分領域的話我們發現,其中40%是來自製造業、交通、物流以及能源等行業,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垂直行業或者工業互聯網的應用。

舉幾個例子來看。這裡是一個集裝箱碼頭的場景,在這裡面我們可以在幾萬平方米甚至是幾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提供現場的實時監控,藉助大量感測器對物料集裝箱進行跟蹤。無人碼頭的建設需要通過更先進的技術來支撐幾十輛、上百輛AGV(自動導引運輸車)的獨立運行,同時也要提供一些技術手段來支撐自主運行塔吊的獨立運行。這是一個非常有挑戰的環境,一方面是面積很大;另外一方面是需要滿足一種綜合的需求,它有低速的物聯網的需求,也有非常高速的實時性的要求,這種大容量的攝像頭,大容量數據的要求,是很大的挑戰。

我們再來看另外一個場景,這也是我們經常在工廠裡面遇到的,有運送物料的AGV小車,同時也有高速運轉的機器人,還有很多人在做具體的協作性操作。這個環境非常狹小,而通常在這個環境裡面挑戰更大,出現的干擾場景也會越來越多。此外,由於機器的高速運轉,需要緊密的協同一致,對整個通信的要求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所以我們一定要高可靠,低時延。

今天早上韋總在他的演講裡面提出了很多工業互聯網遇到的挑戰,這裡我就不再做詳細的贅述了。

說到工業互聯網、工業化革命,在座各位都在中學課本里讀到過工業革命1.0、2.0,甚至大家每一位都親身經歷了基於數字化改造的工業革命3.0。非常高興我們也能親身經歷一個時代,能夠利用今天的技術和知識,參與促進產業界工業4.0的轉化。工業4.0轉化的核心就是連接,我們把生產的各個環節、各個物料,所有的信息進行分享,這些信息匯總之後,我們能夠更加精準地分析,更有效地協調生產。

如大家所知,移動通信幫我們解決了連接的問題。其實不僅如此,移動通信過去二十年的發展,不僅提供了廣泛的連接,服務了幾十億用戶,同時也奠定了一個非常好的信任基礎,我們在過去幾十年里一直堅持高標準的安全性能力,現在我們可以把這個能力帶進工業互聯網,滿足其發展的需求。同時隨著過去十幾年移動通信的快速發展,我們可以看到,整個產業積累了大量移動計算的能力,積攢了很多像AI、XR等具體的技術儲備,當我們把這些連接、安全、計算等整體的能力帶給工業的時候,可以加速整個工業4.0的轉化。

今天我們都在談論5G的初始商用,實際上更多是eMBB也就是手機上網以及一些消費類的應用,但是它也可以支持一些工業的應用。工業互聯網給我們提出一些新的需求,需要增強系統性能來支撐。3GPP正在Rel-16裡面進一步增強這些能力,未來一年半的時間裡,我們需要不斷完善Rel-16的標準,同時跟產業密切配合,把這些新的功能,從紙面設計變成具體系統,來推動整個工業化革命的轉化。

預計明年一季度將要完成的Rel-16版本,針對工業互聯網我們解鎖了一些新的功能,包括5G專用網路的增強,包括許可頻段、共享頻段和免許可頻段等頻譜上的使用,以及工業環境裡面很重要的URLLC增強,也就是低時延、高可靠性的增強。此外,還有前面嘉賓提到的對時延敏感網路的增強,尤其是在OT環境,即運行環境的時鐘系統和移動通信系統之間的耦合,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另外,還有之前幾位嘉賓沒有談到的,我覺得也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關於定位,尤其是精準定位的需求。工業自動化,很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發現每個生產要素在哪裡,需要精準定位。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增強相關標準,實現這種亞米級、分米級甚至厘米級的精準定位。

今天由於時間關係,我不會詳細談這些技術,但這些技術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挑戰。這些挑戰來自多方面,比如剛才提到的很多具體的要求,以及接下來要談到的獨立組網。如果談到消費類電子產品5G手機或者SA獨立組網和非獨立組網有什麼差別,用戶體驗有什麼不同,在座各位可能會有不同看法,但是如果進入到工業應用環境,大家的意見很可能是高度一致的:即一定要用獨立組網的技術來支撐工業應用環境。

與此同時,這裡面除了挑戰之外,隨著我們進一步深入行業也看到一些機會。具體來說,往往這些工業應用環境都是區域性的應用,即便像剛才我提到的港口,它也不過是在幾平方公里的區域使用。這樣就提供了一種可能:我們可以用更好的技術在這個區域里去解決安全性的問題,同時我們可以用一些其他的技術,在這個區域內優化整個網路的性能,來支持URLLC這樣的功能,這就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機會。我們可以針對行業用戶具體的區域性要求,只在客戶關注的區域內對網路進行優化,建設獨立組網的基站系統、網路系統,對無線產品進行優化,來支撐他們的使用。

真正區域化的使用,目前我們看到了兩種方法。傳統電信運營商往往是希望對一個局域性的網路進行優化,來滿足客戶的工業應用要求。而很多垂直行業中的大企業,出於可靠性的要求,他們也在考慮希望能夠建立5G專有網路來獨立運行。實際上這給產業提供了兩種不同的研發方向或發展方向。我們也希望全行業,包括運營商、設備製造商,能夠真正和垂直行業的用戶近距離溝通,不斷交流,縮短雙方之間的差距以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單一的5G專有網路的研發方向,來加速這個進程。

產業協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頻譜,也就是工業應用到底是在哪個頻段上去支持它。剛才提到運營商可能是希望在運營商特有的頻段上進行支持,比如今天運營商在4.9G的頻段上相對獨立一些,這是一種可能性。同時,有些行業應用也開始在共享頻率上去建立系統使用。我們需要技術升級,保證他們在共享頻段上,也能實現技術要求。我們也看到一些國家,比如德國等歐洲國家,已經分配了3.7G,專門用於垂直行業,用於工業互聯網,他們能夠在工業環境上,在區域性上獲得一個專有的頻率,來建設專有網路以保證性能實現。這是一個很好的趨勢。在考慮分配一個專有頻率用來支持行業物聯網時,還要考慮在這個頻率上整個產業的生態系統的發展,就是我們用什麼樣的方式能夠保證在這個頻率上的基站、終端等整個產業環境的進步,把成本降下來,實現設備的可用性、多樣性。

高通不僅僅是在紙上去驗證我們的概念,同時我們也做了很多實驗系統。例如,我們在高通總部聖迭戈的一個工業倉庫里,做了一個實驗驗證平台,基於工業互聯網的一些功能,在同步運行的環境下,建了幾個小型基站,可以支持CoMP,進一步增強URLLC高可靠性,同時TSN在這個環境里運行,去驗證高通提出來的技術,來促進整個標準化的進程。

今年4月份,在德國漢諾威的展會上,高通攜手整個生態系統推出了十多項基於5G的應用場景,通過現場演示的場景,開啟了整個工業互聯網應用的大環境。

高通也將進一步與IMT-2020(5G)推進組、工業互聯與自動化5G聯盟(5G-ACIA)等產業里的夥伴緊密合作,來共同推進基於5G的工業互聯網的應用。

做一個總結,5G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機會,我們把連接、安全和集中計算的能力帶給工業,促進了工業互聯網的轉化。我們也希望行業能夠認真考慮為5G工業互聯網提供專門的頻率,來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同時我們在技術上也要不斷創新,在專有物聯網、專用頻段或者共享頻段上不斷提高性能,滿足整個行業的應用需求。

最後,我們也祝願大家在明年一年的時間裡,能夠共同推進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和發展。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繫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2009期內容,歡迎關注。

高通李儼:建議為工業互聯網5G提供專有頻率

2019半導體行業資料合集 長期有效!

半導體行業觀察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實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導體行業觀察 的精彩文章:

博通又準備收購晶元公司?
這家AI晶元公司將成為英偉達GPU的最強挑戰者|半導體行業觀察

TAG:半導體行業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