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鄧艾偷渡陰平後,蜀漢其實還有大把機會,為何劉禪輕易就投降了?

鄧艾偷渡陰平後,蜀漢其實還有大把機會,為何劉禪輕易就投降了?

公元263年,鄧艾和鍾會率軍攻打蜀漢。鍾會所指揮的東路是主力,被蜀軍阻攔在險要之地劍閣。鄧艾指揮西路軍攻下沓中後,向鍾會建言:

「今賊摧折,宜遂乘之,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餘里。奇兵沖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會方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軍志有之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

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偷渡陰平」。過了陰平,鄧艾接連拿下下涪城、綿竹,直撲成都,劉禪開城投降,蜀漢滅亡。這也太快了點吧,以當時雙方的交戰狀態,劉禪完全沒有必要立即投降,蜀漢還能繼續苟延殘喘。

我們知道,三國中蜀漢實力最弱小。從長期來看,蜀漢跟曹魏對攻,蜀漢肯定先滅亡。鄧艾偷襲成功,確實偶然。但是,如果劉禪拚命抵抗,完全可以為蜀漢續命。即便成都守不住,可以南逃南中,或者東奔巴東,與東吳再次聯合起來。

要知道鄧艾本身就是孤注一擲,成都當時確實很危險,但姜維全師尚在間隔,而鍾會已經考慮班師回朝。試想,當年劉璋多麼艱難,即便如此他還是堅持了一年;再比如當年曹操大軍南下勢如破竹,孫權面對內部正見不統一時,最終依然選擇了對抗到底。

正如一些網友所說的那樣,「漢中之地尚在,姜維處劍閣尚在,南方安定,成都堅城,鄧艾一支孤軍,鍾會後路不安已議撤軍,如何不能守?此次若是大敗,司馬昭在國內還能否穩住陣腳又是兩說,憑什麼不能守呢?」

提到劉禪投降,有一個關鍵人物,譙周。當鄧艾逼近成都時,有人建議奔吳,有人建議奔南中,而譙周建議投降。蜀漢廟堂亂成一鍋粥,譙周則勸說:「今大敵以近,禍敗將及,群小之心,無一可保」、「明公西還,則邯鄲城民不肯捐父母,背城主,而千里送公,其亡叛可必也。」

劉禪就是再傻,他也能聽懂譙周所說的意思。劉禪本人也認為,益州本土勢力已經不願意幫助劉禪抵抗了。這時如果劉禪繼續抵抗,就算成都糧草充裕,城牆再堅固,也無法阻擋益州本土勢力的破壞。所以,對於劉禪來說與其說自己投降,不如說是蜀漢與蜀中豪族離心離德,最終促使了劉禪的投降罷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毛主席最喜愛的一本書,生命最後時刻還要讀,書里究竟寫了什麼?
載灃究竟有多無能?這個年僅25歲年輕人,短短3年就把大清埋葬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