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國際經驗看中國社會智庫的發展路徑

從國際經驗看中國社會智庫的發展路徑

2017年民政部等部委印發的《關於社會智庫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將社會智庫定義為「由境內社會力量舉辦,以戰略問題和公共政策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為宗旨,採取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基金會等組織形式,具有法人資格,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指出,「規範和引導社會智庫健康發展,優化政策環境,對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國家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這一《意見》將社會智庫的定義以及作用進行了清晰的界定。意見要求規範和引導社會智庫健康發展,對發揮民間智力、為黨和政府決策服務具有重要意義。要堅持用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引領社會智庫建設,堅持把社會責任放在首位,緊緊圍繞黨和政府決策的重大課題開展諮詢研究。要優化發展環境,拓展社會智庫參與決策服務的有效途徑,完善社會智庫人才政策。要完善管理體制,建立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和信息公開制度。自此,國家為社會智庫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1

國際上社會智庫的運行邏輯

美國是全球智庫建設的先行者,他們在智庫建設領域取得的成績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可以通過觀察美國社會智庫的運行邏輯,了解國際上優秀社會智庫的發展思路。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美國社會智庫。它致力於打造全球政策研究中心網路,其研究機構分布在俄羅斯、中國、歐洲、中東、印度和美國。其研究成果為雙邊、地區和全球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全新的角度。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專門的細分領域的社會智庫。例如,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是一家私營的、無黨派的非營利性機構。這一智庫致力於使全球化對美國和世界人民有益,並為應對全球經濟面臨的挑戰研究出切實可行的新方法。

無獨有偶,美國企業研究所的研究領域則更為集中,其學者和工作人員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研究企業、美國實力和全球領導地位以及多元化的創業文化等領域。

當然,除了美國的社會智庫之外,歐洲的社會智庫建設在全球也是可圈可點的。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是一個來自德國的非營利性組織。他們的目標是促進和平、多元化、社會公正和使用非武力手段解決國家和社會衝突。同樣的情況在英國也較為常見,英國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是一個宣稱不效忠於任何政府的智庫。這一機構的研究領域聚焦於國防安全與衝突;此外也定期舉辦論壇、年會及一系列討論戰略的學術會議。

綜上所述,國際上大多數著名社會智庫的發展都比較有規律,研究領域也比較集中,有自己的細分角度。很多智庫每年都會發布書籍報告等,公布這一時間段的研究和調查結果,有的智庫也有自己的期刊,定期或不定期舉行論壇或學術會議,從而進行更好的交流。比如,英國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不僅有自己的內部出版物,還有一些主流的研究雜誌。同時,他還主辦香格里拉對話和國際戰略研究所麥納麥對話等會議,這兩個都是全球領先的安全議題論壇。

國際上一些新興社會智庫的出現填補了新領域的研究空白。但是,當前國際上社會智庫的地區分布極其不均衡。大量的社會智庫集中在北美洲、歐洲和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智庫數量較少,其他地區的智庫雖然也會對這些地區進行研究,不過距離、語言、文化等因素都阻礙了智庫對研究議題的深入。

2

中國社會智庫建設要精雕細琢

通過對國際上社會智庫的研究不難發現,社會智庫的重要意義正在逐漸凸顯。他們可以為政策制定提供足夠的智力支撐,也可以為國際話語權的獲得提供必要的途徑。因此,在新時代,做好中國的新型特色智庫建設,應該「取長補短」,通過對國外社會智庫的研究,將好的經驗和方案應用到中國社會智庫的實踐中來。

綜合來看,中國社會智庫在新型特色智庫體系中將主要發揮以下三個方面的作用。

第一,社會智庫是國家大政方針決策可以依靠的「外腦」;相對於國家高端智庫而言,社會智庫的建設也非常重要。中國有接近14億人口,除了在國家高端智庫服務的智庫研究人員之外,也有大量受過高等教育,在某些領域有深入研究的特殊人才。通過社會智庫的建設可以吸收更多的民間智慧,與此同時,應積極通過有關渠道向國家獻計獻策,充分發揮「外腦」的功能,解決中國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第二,社會智庫是國家對外宣傳工作的重要抓手。當前國際輿論場,「西強我弱」的現象仍然存在,要在國際社會上塑造話語權,更好地「交朋友」,社會智庫的作用非常關鍵。相比於官方智庫而言,社會智庫更「接地氣」,它們可以通過民間外交的方式,充分發揮社會智庫的優勢,積極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傳遞中國智慧。

第三,社會智庫可以成為服務社會、深入基層的重要依託。作為智庫主力軍的官方智庫,在人員數量上較為有限,囿於日常的科研工作需要,他們往往沒有足夠多的時間深入基層、深入到社會中。因此,積極發揮社會智庫的作用就變得迫在眉睫。通過社會智庫的建設,吸收更多的智庫專家,深入一線,做好田野調研,才能更好地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曾用「工筆畫」這一生動的比喻,明確指出共建「一帶一路」要做到「聚焦重點、精雕細琢」。這一指導思路對於中國社會智庫的發展也非常重要,只有認真做好「工筆畫」,才能讓中國社會智庫獲得有序發展,真正為中國崛起提供更多的支撐。

做好中國社會智庫,關鍵在「才」。中國的社會智庫需要像其他國際社會智庫一樣,吸收各種人才,加強人才引進,促成人才的流動。積極為研究注入新鮮的血液,從而提高研究質量,發掘新的研究視角或研究方法,更好地提供研究成果。特別是積極培育大量有田野調查經驗的區域國別人才,以及有深入一線實踐的社會型人才,才能讓研究更加「接地氣」,做到「源自一線,而服務國家」。

做好中國社會智庫,關鍵在「財」。在做好人才培養的同時,也要關注社會智庫資金的問題,對於中國社會智庫而言,他們面臨資金短缺的困難。一方面,他們沒有固定的政府財政投入;另一方面,他們很難募集到有效的社會資本。因此,社會智庫的發展很多時候都受到資金的制約。一個「財」字是很多社會智庫發展的瓶頸。因此,政府應該出台相應的管理辦法,對於一些做得比較好的社會智庫,建立一些政府主導的平台,引導社會資本與智庫的對接。

做好中國社會智庫,關鍵在「彩」。解決了資金和人才的困難之後,社會智庫要做好,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多彩,更要大放異彩。因此,社會智庫在建設過程中應該更加全面和多元化。不僅要有服務政策的專報信息,也要有服務社會的研究報告、公開出版物,以及積極在國際、國內媒體上發聲,服務國家發展的大局。此外,也需要積極開拓思路,在國際和國內舉辦相關的大型會議,打出中國品牌,唱響中國聲音,這樣才能讓社會智庫的發展光彩動人。

綜合來看,社會智庫的發展思路除了強調思想觀念、組織形式、運行機制、管理方式、制度規範要有所創新,同樣也需要加強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創新,才能真正成為官方智庫的有益補充,成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重要依託。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的崛起也處在關鍵時期,唯有積極依靠官方智庫和社會智庫的共同努力,才能為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復興提供更多的保障,才能讓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單位: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尉遲恭還是尉遲融——尉遲敬德更名之思
費孝通對早期中國社會學的認識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