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鹵城之戰誰打贏了?司馬懿:我俘斬萬人,諸葛亮:我獲甲首三千

鹵城之戰誰打贏了?司馬懿:我俘斬萬人,諸葛亮:我獲甲首三千

三國後期,諸葛亮和司馬懿有過一次精彩的對決,也就是鹵城之戰,三國演義中把兩個刻畫成一生勁敵,諸葛亮司馬懿也是在此戰中都展現出了各自的軍事才能。

很多人說諸葛戰術有出彩的地方,戰略上卻是失敗的,諸葛窮兵黷武,不顧國力,民力六出祁山,無功自死,死前設計殺害大將魏延,導致蜀國內亂不止,終至滅國,但對於蜀漢來說,偏安一隅,唯有以戰養戰,爭取戰略縱深,方能有一線生機,劉備伐吳失敗,蜀國國力與魏吳兩國已不可同日而語,滅亡只是時間問題,劉備託孤白帝城,諸葛亮真君子,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蜀國人才凋零,諸葛亮深知自己死後,蜀國的局面,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非功過,不能簡單的以勝敗為標準,也要看到當時歷史背景下的各方實力。諸葛亮北伐不成功主要原因是當時魏國也是上升期,人才濟濟,兵精糧足。歷史上以弱勝強,以小博大都必須要大的一方處於混亂衰退期才可能,所以諸葛亮是生不逢時,一人之力對抗天時。

諸葛亮與司馬懿對抗其實就是當時蜀魏頂級戰略家作戰,他們不在乎一場戰鬥的勝利,而是在乎西北戰略走向,諸葛亮是要大勝利而且部隊損失要少,以足夠的兵力威懾關內以佔領西北,司馬懿是要平或小敗掌握西北軍事集團,諸葛亮的逝世導致蜀漢的戰略目標沒有實現,而司馬懿做掉張頜西北軍權掌握在手中,回關內軍權在心腹郭淮手中,所以司馬懿謀反夏候霸第一時間就跑,這麼看最後贏得還是司馬懿。

話說回來,鹵城之戰除了雙方都記載的張郃死於木門伏擊戰之外,雙方都認為是自己打贏了,《晉書》記載,亮聞大軍且至,乃自帥眾將芟上邽之麥。諸將皆懼,帝曰:「亮慮多決少,必安營自固,然後芟麥。吾得二日兼行足矣。」於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塵而遁。也就是說諸葛亮聽聞司馬懿率大軍將至,諸葛亮急忙割了上邽的麥子充作軍糧,司馬懿給了諸葛亮兩年的割麥時間,最後諸葛亮和司馬懿列陣而戰,司馬懿使將牛金輕騎餌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蜀魏梁軍首戰,蜀軍是中計失利的,最重要的是,按照《晉書》的記載,亮屯鹵城,據南北二山,斷水為重圍。帝攻拔其圍,亮宵遁。追擊,破之,俘斬萬計。天子使使者勞軍,增封邑。可以說晉書中的諸葛亮是大敗啊,對於人才凋零的蜀漢來說,一戰損失萬餘將士,那就是大傷元氣了,可是如果司馬懿獲得此戰績的話,《三國志》中應該有記載,但是明帝紀中只有,秋七月丙子,以亮退走,封爵增位各有差。張郃列傳中也沒有關於此勝的記載,如果真的有的話《三國志》中必定會有所證據的。相對來說,《晉書》一直被認為是史料考究不充分的史書,「好采詭謬碎事,以廣異聞;又所評論,競為綺艷,不求篤實」,其中對於司馬懿的刻畫也必然是有所誇大,掩蓋敗績的。

《三國志》中描述的鹵城之戰則是另外一番景象,亮分兵留攻祁山,自逆懿於上邽。郭淮、費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其麥,與懿遇於上邽之東。懿斂軍依險,兵不得交,亮引還。首先諸葛亮是擊敗了郭淮費曜,才有了割麥的機會,而與司馬懿所率魏軍相遇後,並未爆發戰鬥,不存在司馬懿用計擊敗蜀軍的情況,是諸葛亮求戰不能而退守的,司馬懿追擊蜀軍至鹵城開始了對峙,當時司馬懿是有些由於的,張郃建議堅守不出,蜀軍因為糧草不濟終會退軍,司馬懿不聽,進軍紮營,但是又不和蜀軍交戰,下面將領又開始嘲笑司馬懿畏敵如虎,也不知道當時司馬懿在考慮什麼,但最終出兵是被諸葛亮擊敗的,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之,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這就和《晉書》記載的不一樣了,晉書中司馬懿是俘斬萬計的,結果這裡是魏軍損失甲首三千,還有武器輜重,相對來說還是相信《三國志》的記載的,《資治通鑒》也是採用了這種說法,也就是諸葛亮戰勝了司馬懿。

或許當時司馬懿心裡只想跟諸葛亮打平手,或者小敗於諸葛亮,一旦勝了諸葛亮曹睿會罷免司馬懿的兵權,兔死狗烹,曹睿一直防著司馬懿,諸葛亮幾次北伐,最成功的一次莫過於殺了魏國大將張郃,也不排除是司馬懿為了排除異己,畢竟當時張郃主張不要出擊,是司馬懿不同意,非要張郃出兵追擊,結果掛了。從這次交戰中,也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以少勝多,現在的人都因為諸葛亮沒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就評判諸葛亮軍事能力不行,不敢冒險,太謹慎,其實,稍微有點頭腦的都會認為子午谷那不是什麼奇謀,而是賭博,就算賭贏了也很難站住腳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塵封 的精彩文章:

諸葛瞻屢出昏招不一定是草包,或是想尋求一個正面擊敗鄧艾的機會
侯景擴軍用奇招,當兵給分老婆;他是導致侯景坐大的元兇!

TAG:歷史塵封 |